加了薪卻變更窮?「安靜破產」正在發生,「它」偷偷吃掉你的未來

高物價、低薪資,「通膨」如何影響你的人生?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10-22

瀏覽數 1,500+

《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上一代人能靠努力、靠存錢、靠穩定工作買房、養家但我們這一代,面對的是「低利率、高物價、薪水停滯」的現實努力仍然重要,但「只努力」已經不夠。因為努力賺來的錢,會被通膨吃掉;只有讓錢學會「自己工作」,你才有機會不被時代拋下。(本文節錄自《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一書,作者:吳建泳,感電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常聽人說:「我沒亂花錢啊,怎麼還是存不到錢?」

真相是——你的錢正在被一個看不見的怪獸慢慢啃食。它不會發出聲音、不會發通知,但它每天都在你生活裡出現。那就是:通貨膨脹。

當我第一次體會通膨的威力,是在早餐店。以前一杯豆漿15元、蛋餅一份20元;現在同樣的組合就要100元。薪水好像沒變,但荷包卻明顯變輕……通膨就像空氣,隨時包圍著我們。

你感覺不到它,但它的影響無所不在。它讓我們的薪水逐年失去購買力,也讓「努力工作就能致富」這句話,變成一種溫柔的錯覺。

如果你一年加薪3%,但通膨是4%,加薪不會讓你賺更多,反而是實質上變窮1%。通膨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不痛不癢」,讓你在沒有感覺的情況下,被一點一滴剝奪財富。

薪水在倒退,生活在上漲

很多人把「物價上漲」當成商家貪心或政府失策,但我想告訴你:這其實是全球結構的結果。原物料價格、能源成本、供應鏈、人力市場——這些環節任一個震動,最終都會反映在你手上的發票上。

我以前也覺得,錢放銀行最安全。那段時間,我每個月努力定存,心想這樣總比投資安全吧?

直到有一天我算了一筆帳:一年期定存利率1.5%,但那年通膨率是2.6%。

這代表什麼?代表我辛苦存的錢,表面上變多了,實際購買力卻變低。通膨就像一個沉默的稅收機器,讓「不理財」的人自動繳稅。這稅,不用立法,不用催收,卻無法逃避。

我們以為安全的地方,其實是最危險的地方。當我們什麼都不做、把錢放在帳戶裡看起來「穩穩的」,實際上是讓通膨怪獸每天咬掉一口,只是你沒感覺而已。

我常說,這是一場「安靜的破產」。沒有人會通知你,但10年後你會發現:你愈來愈努力,卻愈來愈不自由。

(延伸閱讀│高階主管勤奮工作25年頂多「不窮」?他向資產破億妻子學「理財3件事」

投資不是貪心,是自保

有一次我在演講上問聽眾:「你們覺得投資的目的是什麼?」

訂《遠見》,尊榮享有《張忠謀自傳》,邀您讀見一代巨人的智慧人生>>

有人回答:「賺錢。」但我說,不。

投資最重要的目的,是讓錢的成長速度比通膨更快。否則,你的薪水永遠追不上物價的腳步。

投資不是冒險,而是抵抗。不投資,看似保守,其實是最激進的冒險。因為你在對抗的是整個經濟環境。

想像一下,如果你每年薪水成長2%,但生活成本成長4%,那麼就算你努力加班、接案、副業,也只是在補上被通膨偷走的那2%。

當然,我不是要你立刻買股票、炒幣或追高基金。真正的投資,是先理解遊戲規則。先搞懂利率、通膨、貨幣政策,然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節奏與工具——這樣你才不會被市場的情緒帶著走。

在《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裡,我花了很多篇幅講「總體經濟」。不是要把你變成經濟學家,而是希望你別再被新聞標題嚇跑。

當你理解經濟運作的邏輯,就會知道為什麼聯準會升息、為什麼美金走強會讓物價上漲、為什麼投資市場會突然翻盤。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通膨機制運轉的結果。

靠薪水的時代正在結束,靠資產的時代才開始

上一代人能靠努力、靠存錢、靠穩定工作買房、養家但我們這一代,面對的是「低利率、高物價、薪水停滯」的現實努力仍然重要,但「只努力」已經不夠。因為努力賺來的錢,會被通膨吃掉;只有讓錢學會「自己工作」,你才有機會不被時代拋下。

投資不是一夜致富,而是一種長期抗通膨的生活策略。你可以從最小的金額開始,ETF、基金、債券、外幣、房地產、甚至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只要能讓錢的成長速度超過通膨,你就在往自由的方向前進。

別讓怪獸吃掉你的未來

通膨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它不像地震颱風那樣劇烈,卻比任何災難都持久。你今天沒做選擇,明天它就替你做了選擇——那個選擇,通常是讓你變窮。

這不是一場投資比賽,而是一場時間競賽。你不需要比別人快,但必須比通膨快。當你懂得讓錢成為夥伴,而不是只依靠勞力,你就不再是那個被怪獸吃掉的受害者,而是能駕馭風險、掌握未來的人。

(延伸閱讀│他0050獲利了結買瑪莎拉蒂?財金教授:這不是一夜致富的故事

《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從薪水變薄到物價飛漲,搞懂投資與資產配置,賺到財富自由的第一桶金》,作者:吳建泳(오건영),感電出版

《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從薪水變薄到物價飛漲,搞懂投資與資產配置,賺到財富自由的第一桶金》,作者:吳建泳(오건영),感電出版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