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銀行發布統計,2023年10月職缺數有108萬,其中將近四分之三的職缺屬於技職類職務,具備職場即戰力的「實務型人才」當道!崑山科技大學致力產學合作,強調學習接軌職場並掌握產業發展趨勢,培育學生成為後AI時代的搶手「薪」人才。
技職人才一直都是台灣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企業對於技職人才也抱持高度好感,因此,具備「產業即戰力」的技職人才,在就業市場中將擁有更大的優勢!身為技職教育領航者,崑山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崑大)長年投入產學合作,在地利優勢下持續與業界緊密接軌,歷年產學合作績效卓越。112年度再次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選拔為產學績優單位,自96年起已12度獲得此榮譽,4度獲得私立科大第一,豐碩成果傲視其他科大。
建置實習基地,接軌學業與就業
崑大之所以能成為產學合作的標竿學校,來自於歷年來積極爭取教育部各項補助,將經費用在打造實習基地、挹注師生研發資源開創產學雙向串聯,培育企業所需人才,產學佳績備受肯定。
崑大已六度獲高教深耕補助,在總補助為全國私立科大第一的優渥條件下,年年更新學習設備模擬業界工作環境,打造類產線基地,以產業趨勢為主軸,建置「車用零組件生產自動化類產線基地」、「織物染整及印花類產線基地」、「智慧聯網自動光學檢測類產線基地」,及「機聯網、感知系統、機器人工程師iPAS實作考場建置暨人才培育計畫」,加上自行成立的「國際咖啡認證中心」、「時尚藝廊」與「烘焙類產線」等,共15間類產線工廠作為學生的實作場域,接軌學業與就業,讓學生到崑大就學即就業。
對焦產業需求,培育最夯人才
除了善用教育部補助,崑大也與超過3700家廠商建立產學夥伴關係,攜手為企業打造頂尖人才,如與台灣愛普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成立首間「Epson機械手臂南部訓練中心」;與「上銀科技」共同掛牌啟用全台唯一「機器手臂維修訓練中心」;與群創光電建置「群創光電先進封裝COG實驗室」訓練業界人才等。
在淨零趨勢下,各國正積極發展電動車產業。台灣電動車產業鏈正逐步成形,為了培養最夯的電動車人才,崑大與公信電子、雍御企業簽署合作攜手建置「電動車產業技術研發暨人才培育中心」,更順勢成立「公信電子南部研發中心」。同時也攜手合擎、智乘、信通、浩瀚、創奕、星博、佳晟、群星等業界,以及工研院、資策會資安所等法人及各級學校成立「大南方電動車產業人才培訓聯盟」。
不僅如此,更進一步切入電動車供應鏈,組成專業的「電動車酷跑艦隊(KSU-EV Cool-Power Team)」,由企業端提供相關軟硬體技術支援校園產業研發基地,同時與崑大的機械、電機、電子與資訊等各系所產學合作,讓崑大躍身成為電動車技術研發重要基地和人才培育的重要搖籃。崑大更趁58校慶之際舉辦「電動車產學成果捐贈典禮」,大秀技職教育成果,蒞臨參與盛典的賴清德副總統更高度肯定崑大的產學績效及培育業界人才的用心。
名師授課,打通學生任督二脈
有鑑於技職教師必須比一般教師有更多的產業敏感度,崑大重金禮聘業界大師蒞校授課,讓學生跟隨大師學習,建立專業技能並且開拓視野。像是公信電子董事長暨聯電榮譽副董宣明智、成大半導體學院院長蘇炎坤、台灣Panasonic集團前總經理林淵傳、南科管理局首任局長戴謙、「台北世大運神片導演」的Bito創辦人劉耕名導演、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師羅耕甫、曾被《時代》雜誌兩度譽為「印度洋上最偉大廚師」的江振誠、麵包冠軍吳寶春師傅、時尚教父洪偉明、國際名模林韋君及洪曉蕾等,皆是崑大的名師團隊。
展現研發與創新能量,崑大人才備受肯定
此外,崑大也鼓勵師生積極投入研發爭取專利,在112年的「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崑大獲得3銀8銅1友達光電特別獎,獎牌數榮登全國大學第一,更連續2年獲得企業特別獎。勇奪獎牌的師生團隊,其發明都已經獲得專利,充分展現研發與創新能量。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崑大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成5,逾5成畢業生薪資高於4萬元,為中南部私立科大第一。儘管AI科技造成產業迅速變動,但在校方從師資與實習場域兩造著手的重金育才下,無論時代怎麼變,崑大人都能成為企業愛用的「薪」未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