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離岸風電是台灣產業發展的優勢領域,更是需才孔急的「燙金產業」!明新科技大學瞄準熱門產業就業市場,集結校內外跨域資源,創立半導體學院、開辦風電學位學程,強化學生的專業力、AI力與英語力,打造超搶手未來人才。
半導體產業可謂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護國神山」,明新科技大學率先於2021年2月成立半導體學院,匯聚應用材料、光電、電機、機械、工管系跨界專業資源,整合類產線、產學攜手專班、封裝工程師鑑定培訓營、封裝證照認證、半導體學院「五箭」齊發,不僅成為台灣學生選讀的大熱門,還吸引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等國學子,希望未來透過雙聯學制晉身半導體新貴。
訓考就業一條龍 培育半導體封測實務人才
受惠於鄰近新竹科學園區、新竹工業區等絕佳的地理優勢,超過20年來明新與產業攜手育才,更深耕封測業,2017年獲得力成、矽格、愛德萬、優貝克等大廠贊助,打造首座「半導體封裝測試類產線」教學環境,全球第五大封測廠力成捐贈封裝機台與耗材,並派出業師與明新合開「半導體封裝設備實務」課程,提供學生至力成實習的寶貴產業經驗。
明新科大教務長杜鳯棋強調,明新打造封測業「訓考就業」一條龍服務,重點培育半導體產業封測製程、廠務實務人才。2020年與工業局合推「封裝工程師能力鑑定」證照制度,2021暑假舉辦96小時的封裝工程師能力鑑定培訓營,有28名學生通過考試,取得工業局、電電公會聯名的封裝工程師證照,立即成為力成、景碩等大廠新進員工。未來更將發揮地利之便以及半導體產業深耕優勢,申請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持續攜手我國半導體大廠育才。
風電學位學程明年招生 培養綠金新貴
淨零、綠能是未來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字,在再生能源中,離岸風電是台灣的優勢。明新緊扣未來綠金產業脈動,已獲得教育部核准增設風電學位學程,預計於2023年招生,將鎖定土木與建築、電機與電子、機械等三個高職群科招生,培養風機運轉維護與智慧機電管理人才。
風電機組屬於高度複雜專業的工業產品,需要大量高階技術人才團隊,杜鳯棋進一步說明,例如離岸風機水下基樁、水上的風機機組、儲能與電力輸出等工作,仰賴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機械、電機、應用材料專業,明新將整合校內相關科系跨領域專業,並且輔導學生取得測量、電銲、電力電子、輸電地下電纜裝修等專業證照,培育離岸風電機電整合人才。
杜教務長進一步指出,由於長期輔導桃園幼獅工業區,新竹工業區更座落在校園3公里以內,明新精準預見工業4.0趨勢,建置「智慧製造產業人才培育基地」,導入五軸CNC铣床加工機、車铣複合加工機、雷射切割機、3D金屬積層製造機及史陶比機械手臂等硬體設施,並獲得企業贊助智慧製造關鍵軟體,包括台灣奧奔麥科hyperMILL、台灣歐特克及達康科技Fusion360及PowerMILL、仁安資訊RenAnSoft、實威科技SolidWorks等,學生有如置身於製造業現場,進行精密加工的工序設計及模擬訓練,強化設備監控、智慧生產等工業4.0的專業養成,提升實務職能。
推動雙 A 教學 優化資訊力與英語力
資訊力與英語力是未來人才必備的關鍵能力,明新從大一就導入程式語言與人工智慧課程,也開辦全英文授課,並推動AI與AR的「雙A」情境學習,建置AI教學教室、APEC國際會議模擬MR教室,幫助學生進行有趣、生活化、科技互動的情境式沉浸式學習,逐步墊高資訊力與英語力。
在資訊力方面,明新與台灣微軟合作,強化教師人工智慧教學能力。從109學年度起開設「程式設計」、「人工智慧」課程,列為大一入學必修學分;並建置兩間AI應用與創客教室,帶領學生深入學習人工智慧與手作創作主題。明新科大副教務長洪君伯分享,透過跨領域課程及微學分課程,鼓勵各系學生多元接觸AI;進階的專題課程則引導跨系跨域合作,發展出多元產業創新應用。
在英語力方面,雙語教學推動資源中心的APEC國際會議模擬教室,藉由AR、VR等科技引導學生勇於發言互動,融入全英文情境。在基礎英文與專業課程中,明新也漸進式實施全英語授課(EMI),並在專業課程中導入英語專業詞彙,輔導學生通過PVQC專業英語測驗。此外,預計年底前線上英語學習教材將啟用,納入空中英語教室教材、多益與全民英檢模擬考、AI檢測等功能,持續善用科技,優化學生未來競爭力,打造搶手的「燙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