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華投信發布下半年展望,預期全球政治經濟局勢持續波動,但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下半年全球股市長多趨勢不變。預估台股大盤區間為21000-25000點, AI將引領台股重回成長創高之路。
復華投信海外股票部副總胡家菱表示,今年的市場狀況極具挑戰性,從年初以來幾乎每週都有新變數,包括美中關稅爭議升溫、地緣政治衝突不斷,但市場反應出現高度韌性,股市多已充分消化利空消息,美股指數甚至創下新高,展現資本市場對不確定性的調適能力。
她進一步分析,在戰爭與高關稅風險中,市場焦點轉向美國經濟是否能穩健支撐全球股市。從美元指數、黃金、原油價格來看,儘管有突發事件,但市場波動有限,顯示投資人信心穩定。以色列與伊朗衝突、美國介入後風險迅速下降;而俄烏戰爭雖未停火,但對金融市場的直接衝擊已相對減弱。
美國仍是全球資本主要歸宿
在匯率方面,今年全球出現劇烈波動,也推動投資人重新審視資產配置與國家布局。儘管美元出現資金分流至其他市場的趨勢,但從企業獲利動能與科技創新來看,美國依舊是全球資本的主要歸宿。
胡家菱也提到,歐洲雖有資金回流,但在科技創新與企業競爭力上,美國仍占優勢。尤其是大型科技股在關稅壓力下展現強大轉嫁能力與韌性,成為市場長期配置的重要方向。她指出,市場逐漸體認到,關稅雖然帶來成本轉嫁,但不會直接轉化為消費物價全面上漲,對通膨壓力的影響可能有限。
她援引Bloomberg全球政策不確定性指數指出,4月曾達歷史高峰,但市場已逐步消化衝擊,尤其是主要國家對美政策反應強硬,不再全面讓步,顯示談判策略更趨多元。至於美國財政赤字占GDP比重,近年已持續上升,且兩黨皆有高度支出傾向,進一步加深債務疑慮。
關稅恐推高美國赤字占GDP比率至9%
胡家菱認為,關稅措施實為美國平衡赤字、刺激內需與重塑供應鏈的手段之一,但成效有限,未來財政壓力恐進一步推高赤字佔GDP比率至9%,引發市場對美元資產穩定性的關注。然而在4、5月的市場修正後,美國政府開始收斂極端言論、釋出具體政策,市場逐步穩定,投資人信心也逐漸恢復。
就產業面觀察,胡家菱強調,美國企業獲利動能強勁,尤其是S&P 500企業預估2026年成長率仍有近15%。儘管本益比偏高,但相對歐洲與亞洲其他市場,仍具吸引力。此外,美國AI、半導體、通訊與工業類股表現亮眼,反映科技與製造業回流趨勢持續增溫。
她指出,AI產業仍是全球資金關注焦點,包括大型科技股、軍工航太、Fintech、能源、資料中心、電力基建、AI晶片與先進封裝等相關產業皆可望持續受惠。以NVIDIA為例,其市值已突破4兆美元,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象徵。
下半年影響台股兩大因素
復華投信國內股票部主管呂宏宇表示,雖然上半年台積電股價表現亮眼,漲幅高達75%,但整體台股表現仍落後於海外市場。不過,台灣市場仍具備許多亮點與投資機會,尤其AI產業的強勁動能,成為支撐台股的重要主軸。
復華投信預估台股大盤區間為21000-25000點, AI將引領台股重回成長之路。
下半年影響台股表現的關鍵因素主要有兩項:一是美中關稅的不確定性,二是匯率波動。這兩大變數導致上半年台股走勢極為震盪。不過,AI電子產業的表現成為穩定市場的關鍵支柱。4月市場大幅修正後,AI概念股快速反彈,並重回高點以上水準,顯示AI相關企業具備強勁基本面支撐。
在景氣指標部分,目前台灣景氣燈號轉為黃紅燈,可能接近高檔區間,但不同於2022年通膨上升、利率大幅調升的情況,現階段屬於利率即將反轉向下的初期。預期未來台股走勢可能以高檔震盪為主,產業面則逐步反映不確定性消除後的復甦動能。
AI仍是成長股的主旋律
呂宏宇指出,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消除,AI將成為布局成長股的主旋律。即便有關稅議題干擾,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資本支出仍持續成長,預估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仍處於黃金成長期;因AI伺服器量產瓶頸已克服,從關鍵零組件生產到後端組裝測試,台廠為主要參與者,將挹注設計代工(ODM)、關鍵零組件及IP設計服務等產業的營收動能。
此外,機器人是邊緣AI的殺手級應用,預估人形機器人未來將呈現指數型成長,建議可從減速機、傳動元件產業尋找投資機會。
非電產業布局,呂宏宇認為,壽險業接軌IFRS17後,股票部位將取消覆蓋法,顧及股價震盪帶來的影響,未來金融股布局將傾向選擇高息低波標的。此外,因關稅政策導致美元走弱、新台幣購買力增強,可選擇賺台幣、花美元及擁有資產之內需產業,例如航空、旅遊、食品、餐飲、零售、電信及資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