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陪讀」容易讓親子關係陷入緊張狀態?父母教養時容易陷入兩個情感誤區

給陪讀一個理由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2-01-07

瀏覽數 64,050+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編按:網路親子作家「雙丁麻麻」是全職媽媽,育有兩個兒子「胖丁」及「小可丁」。她一邊陪讀一邊發現,若是母親想在「督促孩子學習」與「兼顧親子關係」的夾縫中生存,最主要應釐清的部分在於:倘若陪讀時親子衝突是無法避免的,身為母親該守住的底線為何,該在哪些地方堅持到底,又該在哪些地方眼睛閉閉。(本文摘自《陪讀的刻意練習》一書,作者為雙丁麻麻,以下為摘文。)

「你們升小學後,想要媽媽陪你們讀書和寫功課嗎?」
「好啊,我們做什麼都想要有媽媽陪~」 

給陪讀一個理由

親愛的雙丁:

關於「媽媽究竟要不要陪讀」這個問題,基於尊重我也和你們討論過好多遍,從中班到大班,簡直討論到最高點,但我內心始終沒有答案,總是非常搖擺。

由其他過來人媽媽的經驗得知,陪讀很容易讓親子關係陷入高度緊張的狀態,所以我曾跟你們解釋,陪讀會讓我們很常吵架,但你們似乎覺得問題不大,尤其胖丁不愧是家中長子和理性代表,堅定地重申「吵架後想辦法和好就好」之立場,甚至還勸我不必過度緊張。

雙丁啊,雖然我也想二話不說,沉溺於你們對我毫不掩飾的愛之中,但我明白這是你們「現在」對於寫功課這件事情沒什麼概念,對於讀書壓力缺乏經驗所做出的判斷,然而身為母親不能就這樣把責任推到你們身上,必須「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兩個「教養情感誤區」

雖說面對未知選項,參考他人經驗有助於做出適合判斷,但人畢竟是情感動物,有所謂情感誤區,就用教養作為例子,在媽媽讀到的一些教養觀念裡,說明父母教養孩子最容易陷入兩個「教養情感誤區」:

1. 不知不覺承襲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忽略了時代正在轉變更替,很多教養觀念需要與時俱進的改變。

2. 對於原生教養方式產生強烈抗拒,「無論如何都不要變成那樣父母」的執念太過強烈,導致忽略對現實的周全考量。

父母教養孩子最容易陷入兩個「教養情感誤區」。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父母教養孩子最容易陷入兩個「教養情感誤區」。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思考「陪讀」的利弊

對於「是否陪讀」,由於聽過很多過來人經驗,所以媽媽有很多感覺,但做決定不能全憑感覺,應該要試著去理解,別人之所以決定陪讀或不陪讀背後的原因,不如就媽媽蒐集到的情報,將各式各樣的考量因素彙整後進行討論,試著做出做最適合我們家之「有意識的選擇」:

【趁遠見週年慶訂,一年送半年】中階主管必收>>看懂產業趨勢,升遷與轉型的關鍵利器!

經濟考量:

家教或安親班的費用不是一筆小數目,付出不一定有所回報,這筆支出應佔家庭總支出多少比例?這問題牽涉到長遠的家庭規劃,需要父母達成某種程度上的共識,否則日後容易衍伸為意見不合的爭端。

時間考量:

超時工作的職場文化,讓父母回家後早已疲累不堪,在工作型態無法隨意更動之前提下,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更有效兼顧孩子的學習進度和品質。

情感考量:

由於孩子還小自律性不高,寫作業和讀書通常被歸類在親子關係中的地雷區,考驗陪讀者的智慧與耐心,地雷有的能避,有的會爆,一旦爆炸後作用力可大可小。

健康考量:

安親班的餐食多半外包,睡覺時間也可能因為接送導致延後,成長階段「學習成果」與「營養睡眠」同樣重要,父母如何掌握其中分寸也是另一層面的考慮要點。

雙丁啊,雖然漫漫陪讀人生,我也很怕空餘你們對我的恨,但媽媽喜歡看帥哥的事眾所皆知,在我偏頗的認知裡,男孩兒是愈高愈好,所以為把握你們黃金長高期,盡可能讓你們早睡是我的首要目標,綜合以上媽媽還是決定先陪讀囉~

後記:

雙丁啊,雖然註定和你們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至少能夠相親相愛不相殺(愛心),關於陪讀我可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你們皮最好是給我繃緊一點。

(雙丁:媽媽你不是說不相殺,你口氣為什麼聽起來有點凶狠?)

《陪讀的刻意練習:養成孩子自主學習的教養魔法》,雙丁麻麻著,三民書局出版

《陪讀的刻意練習:養成孩子自主學習的教養魔法》,雙丁麻麻著,三民書局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