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明明不蠢也不笨!一個人「不會做事的原因」只有兩個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3-06

瀏覽數 54,500+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編按:
團隊永遠找不到對的人才嗎?兩成的高績效員工,創造了公司八成的業績,剩下的則是普通員工,或是後段班的員工。改變後段班員工的「行為」,讓他們蛻變成有能力的幹才,提升工作產出,也能解決缺人問題。(本文摘自《不懂帶人,你就做到死又留不住人!》一書,以下為摘文。)

對六成人而言,「此處」是絆腳石

六成的普通人一旦自尊心受損後,就不會再有所行動了。取自pexels

六成的普通人一旦自尊心受損後,就不會再有所行動了。取自pexels

占有六成的普通人。他們是公司內部的絕大多數,很容易在無意識中認為「自己位居主要階層」,導致他們會有「自己能夠做到應該做的事」這種「認知上的錯誤」。

這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明明就是自己無法做到的事,他們卻遲遲不願站上「將不會做的事變成做得到的事」這條起跑線上。

面對這樣的他們,你直接點出「其實你們不會做」,並不是聰明的做法。因為這只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若是兩成高效能人士的話,當他們有自己做不到的事,被他人指摘出來的時候,他們會改變行為,讓自己「下次一定能夠做到」。因為這是他們修復受傷自尊心的方法。而且,實際上他們也會真的做到。高效能人士非常清楚,為了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絕對不可以採取與上一次相同的行為。

然而,六成的普通人一旦自尊心受損後,就不會再有所行動了。因為他們知道採取與上一次相同的行為,會得到同樣的評價。

也就是說,他們不僅不會修正自己的行為,反而是退縮了。因為他們完全不知道實際上要怎樣做才好。

對於這些沒有自知之明,也不想多加了解的六成人士,若要改變他們這一點,本書所介紹的「行為教科書」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行為教科書中,會將工作標準化,讓任何人都能夠做得到。它並不是顧及特別的個人而完成的。若是你能夠採取「我已經試著將公司的工作重新標準化了,請大家各自確認看看」這種暗示性做法的話,就可以讓他們在自尊心不受傷的情況下,願意加入其中,成為一分子吧!

在採取具體行為的過程中,當他有所察覺之時,便會督促自己去學習知識及技術,日積月累之後,也會養成每日回顧反省的習慣,並同時學習到意識、動機和理念這一部分。

注意兩成能力差的人所具有的發展性

好好引導後段班員工做出成果,他們將有可能變得長期對公司有貢獻。取自pexels

好好引導後段班員工做出成果,他們將有可能變得長期對公司有貢獻。取自pexels

不論是在多麼知名的大企業中,也存在著兩成工作能力差的人,並且大部分的上司對他們都感到束手無策。

然而,在我看來,沒有人比他們更有發展性了,要是對他們置之不理,十分可惜。他們自知拿不出成績,平時就覺得臉上無光。因此,好好引導他們做出成果,他們將有可能變得長期對公司有貢獻。

他們並非如上司所認為的,「不管要他們做什麼,都不會做」,他們只是不知道做事的方法,才會做不好。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在職場上工作,怎麼會連做事的方法都不知道?」但是,有這種認知的人才是在狀況外。他們之所以不懂做事的方法,是因為沒有人教。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理由。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那麼,所謂教導下屬做事是指什麼樣的事呢? 只是把方法告訴他們的話,並不能算是教導他們。在教導之後,上司要等到下屬做出成績,才可以自我評價說:「我有教導了。」

讓他們具體採取與業績息息相關的行為,總之,就是幫助他們做出一次成績來。

一個人「不會做事的原因」只有兩個

高效能人士不需要被詳細地教導,也可以憑自己的感覺做出成績,然而其他八成人士如果沒有被教導的話,便無法做出成果。

一個人無法做出成果,只有兩個原因:

1 「不懂」做出成果的「方法」。

2 即使知道方法,也「無法持續」到成果出現。

一個人無法做出成果,只有兩個原因:不懂做出成果的方法、即使知道方法,也無法持續到成果出現。取自pexels

一個人無法做出成果,只有兩個原因:不懂做出成果的方法、即使知道方法,也無法持續到成果出現。取自pexels

首先,所謂「不懂方法」指的是什麼呢? 以業務為例,就是「不懂商品的銷售方法」。

對此,本身是高效能人士的經營高層或管理幹部可能會這麼想:「不會有這種事吧?不就是說明商品的魅力,讓顧客購買而已嗎? 銷售方法這麼基本的事,應該不會不懂吧?」

然而,他們真的就是不懂。就算他們腦子裡懂,也不知道要採取什麼具體的行為才好,因此做不出成績。

另外,也常有「本人自以為懂,實際上卻不懂」的例子。特別是在六成普通人當中,有很多都認為「自己懂銷售」,卻無法將東西賣出去。

這是因為他們表面上看起來有在跑業務,卻漏掉了與簽約成交息息相關的重要行為(精確行為)所引起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不應該有「因為下屬永遠都拿不出成績而心生厭煩」的想法。原因是出在教導者這一方,請你務必瞭解「令人生厭的,是遲遲不教他們與成果息息相關的行為的自己」。

在不懂做事方法的下屬面前,你必須要先做的事,是分析拆解那些與成果相關的行為,並加以言語化,寫成淺顯易懂的文章,讓每個人都可以隨時利用。

這就是製作行為教科書所需的作業。

《不懂帶人,你就做到死又留不住人!:行為科學教你量身打造團隊的SOP使用手冊》一書,石田淳著,如果出版。

《不懂帶人,你就做到死又留不住人!:行為科學教你量身打造團隊的SOP使用手冊》一書,石田淳著,如果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