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訂遠見雜誌兩年送一年,還送為你精選的必讀好書!

我國。我國?我國!

劉紹銘
user

劉紹銘

1987-05-01

瀏覽數 11,250+

我國。我國?我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7 / 5月號雜誌 第011期遠見雜誌

除了中國大陸和台灣,中文刊物出版得最多的地區應是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由於出版地不同,像「美政府保護主義對我不利」這麼一個句子,「我」究竟是誰,也因環境有別而各具特殊身份。

中國只有一個

在大陸和台灣報章上出現的「我」,地位毫不含糊。在香港呢,讀者心裡有數。「大公報」的「我」,是「香港時報」心目中的「你」。不肯認同國共兩個政府,但從未放棄「在野」中國知識份子襟懷的報人倒也乾脆,杜絕私念,心中無我。大陸歸大陸,台灣歸台灣。國家雖然分裂,但中國只有一個。

美國也有不少中文刊物,但立場和經濟來源,多屬大陸和台灣的「緒餘」。香港來的報紙雜誌,不是航空版就是海外版。

在美國策畫、印刷和出版的雜誌,近年倒也不少。也許是編輯和作者各有寄人籬下的辛酸,筆下的「我」,僅屬小我。如果讀者看到在這些刊物中出現的「我」產生幻覺,以為這是美國或美國政府的代稱,那是自作多情。

本來,就法律與人情來講,在美國的中國知識份子,如果人了美籍,大可名正言順在美國出版發行的刊物上宣稱:「我政府正視日本軍國主義復活」。但讀者看了這麼一個標題,絕對不會聯想到這個「我政府」就是白宮。

一「我」分為二用,大概只有在自由放任慣了的美國社會才可以行得通。你做了公民,應該當兵時當兵,納稅時納稅。其餘細節,概不過問。

「我政府」不是白宮

但如果國會那一天要一統天下,立法規定凡在美國境內登記出版的外文刊物,說到「我國」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話,那情勢就會改變了。

一個拿了外國護照的中國人,有錢而又有閒情的話,可以在兩三天的飛行時間內,從報紙的方塊字上歷盡五個不同「我國」的滋味。假定你從香港早班機出發飛北京,吃過午飯搭下班機返港。趕得上的話,還可到台北宵夜。第二天由台北啟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以新聞記者的眼光看,上述五個「我國」,在言論自由上各有顧忌。大陸和台灣的民主運動,最近鬧得如火如荼。如果兩個政府不犯「時代錯誤」用暴力鎮壓,報界的言論尺度,也會採相應的放寬。就拿台灣來說,如果「民主進步黨」與執政黨「溝通」成功,取得法定地位,那麼國民黨迫於形勢,不得不開放報禁。報禁一開,一言堂就變眾議廳。我這個看法也許樂觀點,但心懷魏闕的海外中國知識份子,到今天沒有看破紅塵,也就是依賴著這種「審慎樂觀」的心理支持。

全年唯一超值優惠!兩年訂閱送一年,最低25折起,錯過要再等明年!

星馬問題更複雜

身處星、馬「我國」的新聞界,議論時政的顧忌,層次比在大陸和台灣的同行還要複雜。中國報人的顧忌是政治性的,而星馬的同業(尤其是馬來西亞)所受到的困擾,除了政治現實外還要面對宗教和種族等敏感問題。譬如說,「有識之士」不會在新加坡大放厥詞說政權不應世襲,該由民選。

在大馬,你清心直說回教這種信仰,是實施民主、法治和現代化最大的障礙,不管你理論怎麼站得住腳,在當地政府說來卻是罪無可逭的異端。

大馬華人的隱衷

知識份子到了重要關頭,欲言又止,就等於一個醫生替病人診斷,明知對方患的是腦癌,卻不敢給他施手術,諱言害的只是偏頭痛,只消服用阿斯匹靈就可藥到病除。

就大馬的情形而論,文人筆下明裡雖慣稱這塊蕉風椰雨的土壤為「我國」。心中一定有難言的隱衷。照美國憲法規定,非土生土長美國公民從政的唯一限制,就是不能當總統。其餘各種衙門,門戶大開--只要你拉夠選票。或是總統、州長之類的在朝高官看得起你,給你一個委任高職。

大馬華人學者中,馬來文造諳精深得可以替他們編字典和寫教科書,那麼在學校教書,區區一個講師或許可以讓你「濫竽」一下;講座教授這個殊銜或行政工作,永遠不會輪到你。假定你從二十五、六歲開始就獻身馬文教育,四十歲左右你的馬來人高足就搖身一變成為你的頂頭上司--雖然他的「母語」在你看來跟他做學生時期一樣的狗屁不通。

回首故國河山

到了五、六十歲,你的徒孫當了院長、校長,你還是「堅守崗位」。不是能力不及人,而是「保護主義」的犧牲品。

我國。我國?是耶?非耶?

過去十多年來,我跑過世界不少名都大邑。但不論身處倫敦、巴黎或吉隆坡,王昭君斷腸的聲音,「回首望故國」,總教我驀然回首,朦朧中看到天山、長城、日月潭、阿里山。

而用當地目來水泡出來的龍井茶,竟有長江水的韻味。

如果這輩子注定流落異鄉,看來還得選擇一個容許我指稱「我國」為中國的地方。

(劉紹銘為威斯康辛大學中文系主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