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版飲食指南第一章「健康飲食型態的深度剖析」的第二節「其他飲食成份」,探討會吃到但不一定健康,甚至可能有害健康的常見飲食成份及相關問題,舉七種成份:添加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膽固醇、鈉、酒精、咖啡因。咖啡因被納入常見成份加以探討,而非被歸入健康飲食。
新版指南說,咖啡因不是營養素,但是飲食中常見的成份,它是一種刺激物(提神、興奮物質),可存在於天然植物中(像咖啡豆、茶葉、可可亞豆、可樂豆等),也廣泛添加於食品與飲料中;在臺灣,咖啡因常被加到藥酒中。依現行美國與臺灣法令,有包裝的食品若添加咖啡因,須標示出來。各食品與飲料添加的咖啡因含量,差異非常大!
至於「咖啡因對健康到底好不好」,新版指南說:對咖啡因的研究,現有證據大多聚焦在「咖啡」的攝取上;溫和的飲用咖啡,指每天3到5個咖啡杯量以內(一個咖啡杯8盎司,大約240c.c.),也就是一天不超過720~1200c.c.、咖啡因攝取量400毫克以下,這可以存在於健康飲食型態當中;也就是,想健康吃的人,每天喝一些咖啡是OK的。
健康成人,喝點咖啡無妨
對喝咖啡鬆口,飲食指南解釋,有強而一致證據顯示,健康成人,溫和咖啡攝取量,不會增加重要疾病風險(像癌症),也不會減少壽命(如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若干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喝咖啡對糖尿病似乎有保護作用,尚非臨床試驗證據,指南未納入,沒表態咖啡對健康有無正面效益。
對本來沒喝咖啡的人,指南不建議開始喝,係考量高咖啡因含量飲料對心血管和其他健康影響仍不明確,且含咖啡因飲料常添加糖、奶精、全脂或半脂牛奶,有可觀的額外熱量,應注意限制攝取。
臺灣有首歌叫《美酒加咖啡》,是心情不好的人在喝的。這次飲食指南談到酒和談到咖啡因時,都特別對酒精與咖啡因混合的危險,提出警告。美國食藥署2010年曾對四家生產含咖啡因酒品的廠商發出警告信,指出在酒精添加咖啡因是「不安全的食品添加」;這些業者後來接受忠告,停止製造含咖啡因酒品。咖啡因有提神效果,飲用含咖啡因的酒,可能導致消費者喝下更多酒,更易酒精中毒及傷害健康。美國認為不安全的「美酒加咖啡」,臺灣卻大做廣告,向農勞漁工推銷,相當諷刺。
簡單來說,這份美國新版飲食指南並未特別提及咖啡對健康有什麼好處,如果你是健康成人,沒有懷孕或哺乳,喝點咖啡無妨。喝咖啡最好是喝黑咖啡或只加低脂牛奶,不要加糖或奶精。同時,酒加咖啡,是不安全的組合,一點也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