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百億營造老將到新創領航者,張正岳與崴正團隊共創共好、迎向建築新未來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08-08

瀏覽數 200+

崴正營造創辦人 張正岳
崴正營造創辦人 張正岳
00:00
00:00

在產業快速轉型的洪流中,唯有具備長遠眼光與堅實行動力的企業,方能破浪前行!曾帶領傳統營造公司締造百億營收的張正岳,選擇在風雨未歇的產業變局中突圍,創業成立崴正營造僅三年,即取得百億接單成績,並以「人才、創新、價值」三大核心價值,引領營造業轉型蛻變未來新樣貌。

在創辦人張正岳眼中,建築不只是單一結構的累積,而是一場集體智慧的實踐,更是見證城市變遷、時代轉型與價值創造的載體。

掌握變局迎低谷,以誠信立足

「這幾年建築行業所面對的,是破壞式創新的風暴。」張正岳一語點出營造產業面臨的艱鉅挑戰。從人口結構老化、少子化導致技術工人斷層,到高房價與政策調控抑制買氣,致使全台成交量暴跌等挑戰重重。然而,他不以此為悲觀預測,反而視為蛻變契機。「現在是講究戰略與布局的時代。」張正岳強調,他深信在市場變幻翻轉之際,唯有回歸企業本質、重新定義價值鏈,才能走出一條專屬自己的未來道路。

回顧個人生涯,他以「兩座百岳」來形容自身歷程,第一座,是從工地現場的繪圖員出發,一路晉升為大型營造企業的領航者;第二座則是放下過往輝煌,從零出發創立崴正營造,三年內締造百億業績。「金盃、銀盃不如客戶的『口碑』,做事要誠信,為人要正直。」這是張正岳始終不變的人生信條。因此一路走來,他視客戶為恩人、員工為家人、廠商為兄弟,以誠信為基礎,建立信任關係。也正因如此,在當前缺工成常態的營建產業環境中,崴正不僅人員及物料調動穩定,更以好口碑迅速站穩市場腳步。

崴正營造高階團隊

崴正營造高階團隊

以三大轉型戰略構築崴正2.0

穩穩跨出創業的第一步後,張正岳更提出了「數位轉型、低碳轉型、精實管理」三大方向,作為崴正2025年的核心策略,並著手落實於組織架構與現場工務中。在數位轉型方面,崴正一步步實踐從紙本到數據驅動,包括導入BIM(建築資訊模型)、AI智能與IT整合的「工地雲」平台,將工地的流程標準化、系統化。張正岳指出:「營造業過去比較缺乏數位思維,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建立數位DNA,讓每一筆資料、每一個流程都有依據與軌跡。」

看見全球永續浪潮席捲,崴正也展開低碳轉型的步伐,讓工地也能成為永續標竿。除了發表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昭示追求永續決心,還攜手大學於台中水湳設立碳盤查標竿工地,採用ISO 14064標準,導入月度碳排追蹤制度等;而公司內部也導入電子表單與建立遠距會議等措施,共減少碳排超過60公噸,持續守護超過300棵樹。此外在團隊的精實管理方面,則透過標準化流程、制度紀律與人力資源系統架構,讓崴正能有效降低現場作業的錯誤率與人力成本,讓每一位夥伴都能在制度中發揮最大能效。從三大面向出發,一步步構築崴正2.0,為企業轉型奠定厚實基礎。

崴正營造透過兒童永續劇場與大眾共好。

崴正營造透過兒童永續劇場與大眾共好。

建立企業大學,翻轉產業人力困局

另一個嚴峻的挑戰,莫過於營造業人員流動率普遍偏高,更是人力資源的長期戰爭,但成立剛滿三年的崴正離職率卻低於兩成,且有六成員工在職滿兩年以上。「企業能否永續經營,關鍵在於人才。」張正岳有感而發,為此他還建立內部培育體系磐石菁英學苑,持續推動修習學分、升遷考核制度,有系統性培育人才與接班梯隊。

「我們就像是一支職棒球隊,每位工地主任都要培訓出第二棒接班人,才能穩健交棒。」他以球隊比喻人才培訓機制,以實際行動翻轉傳統營造業的人力思維,展現對組織未來永續的深思熟慮。

精緻建築為志,智慧營造為道

持續思考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創造新價值,「No ESG, No EPS.創新與永續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是生產力與獲利的關鍵。」張正岳也明確描繪企業的方向,「我們2030年的目標,是讓崴正成為精緻建築的首選品牌,精工即是我們的價值象徵。」張正岳明確描繪企業的未來定位,更積極導入數位工具及創新動,為崴正注入前瞻精神與轉型韌性。

「你如果不活在未來,未來也終將活在過去。」張正岳笑說,這是他帶領崴正團隊一路向前的信念與經營哲學,而崴正的成功,從來不建立在價格,而是奠基於信任、扎實的制度與創新領先。在他的帶領下,這不只是一家營造公司,更是一個以智慧、永續與人本為初衷、正邁向未來的建築實驗場,為營造產業樹立新典範。

永續新主張 綠色公民大調查
數位專題

永續新主張 綠色公民大調查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無人能置身事外!《遠見》發起「綠色公民大調查」,探究日常生活減塑、減碳行為,反思如何為環境永續共盡心力,展現台灣邁向淨零的決心!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