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四大基金獎加持,安本穩居最大贏家

三年基金得獎王〉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4-10-01

瀏覽數 18,200+

台灣四大基金獎加持,安本穩居最大贏家
 

本文出自 2014 / 10月號雜誌 你所不知道的新五大醫療危機

基金公司的知名度高、品牌青睞度高,是不是就代表旗下基金的績效一定好?《遠見》追蹤台灣四大基金獎項:「晨星最佳基金獎」「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理柏台灣基金獎」與「傑出基金金鑽獎」,從中找出中獎率最高、最會得獎的基金公司,試圖找出答案。

「晨星最佳基金獎」、「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選,由國際基金專業研究與評鑑機構「晨星」(Morningstar)主持,用的是晨星的資料庫。「理柏台灣基金獎」是另一國際基金專業研究與評鑑機構「理柏」(Lipper)主導,而「金鑽獎」則是國內「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

分屬上述三大陣營的四大獎項,每年共頒發近200個獎,只有2013年度除外。因2013年度的金鑽獎著眼於所評鑑的2012年度發生「盈正案」等重大基金經理人風紀事件,為警惕業界,金鑽獎該年度基金獎項全部從缺。

只計基金獎 排除團體、個人

《遠見》統計各家基金公司最近三年得獎總數,不同天期的獎項都單獨計算,例如一支基金若同時得到三年期與五年期獎項,就算得到兩個獎。為聚焦在基金得獎率,本調查只統計基金獎項,排除團體獎與經理人個人獎項。

另方面,為避免只採單一年度、只看一年成績的誤差較大,因此檢視2014年、2013年與2012年共三年榜單。而因為當年度發表的基金獎是依照前一年度的績效,因此,最早涵蓋到2011年,也就是全球告別金融海嘯陰霾,景氣正式復甦之後。

再者,因為四大基金獎都有檢視不同天期的績效表現(多為量化,但也涵蓋質化表現);或者,也有必須成立一定時間才能接受評鑑的規定。因此,本刊此份統計資料算是涵蓋了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從谷底、反轉到成長的整個經濟週期。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遠見》並將基金公司依據在台銷售的基金總數分組,A組為三年來年平均銷售(含代理與發行)61檔以上境內、外基金;B組為銷售41~60檔;C組為21~40檔;D組為20檔以下。若每年發行不到10檔則不計入統計。

究竟這三年來,誰最會得獎?A組三年來共有6家進榜(指得過四大獎的獎項),富蘭克林以25.7%的得獎率奪冠、富達(14.2%)、國泰(13.9%)分居第二、第三名。B組共有11家角逐。最後由富邦(17.6%)拿下第一,德盛安聯與貝萊德緊追在後。共12家進榜的C組中,安本以58.7%遙遙領先,得獎比率更是各群組之冠。本土投信復華與永豐分居二、三名。有八家競逐的D組,駿利也以超過五成的得獎率居冠(52.4%),而統一與霸菱則為二、三名。

答案出爐,平均每年銷售約21檔基金的安本,是近三年來最會得獎的基金公司。2012年共有8檔基金得獎、囊括19個獎項;在金鑽獎停頒的2013年還有5檔基金受獎、擁有11獎項;2014年則是4檔基金得獎、共6個獎。

知名度高 未必比較會得獎

「品牌知名度高,不一定就比較會得獎!」晨星台灣經理曾淑雲說,基金評鑑當然不看品牌,而是有許多量化與質化指標,像晨星還會依照每年景氣議題而調整權重,例如在金融海嘯期間,就把風險管理的權重加大,希望基金經理人能更看重風險控管。

碁石智庫總經理陳蘭會則說,在某些景氣、某些市場好時,若剛好該基金公司的主力產品就布局在此,那就會反映出不錯的報酬率,例如近年美國股市大走多頭行情,含有美股與美國資產題材的基金報酬率都頗為顯著。像是駿利的「駿利美國創業基金」這一檔,就在2014年一舉囊括6個獎項。

選購基金固然不要迷信名牌,但參考基金獎項,又怕會有今年得獎、明年不得的疑慮?專家提醒,每一個基金獎都有自己的評鑑方式,投資人除了看誰得獎,不妨也留心它為何得獎。多參考幾年基金得獎榜,若一檔基金或基金公司的表現多年來持續穩定,應可優先納入考慮名單。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