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安靜的方式改變世界」這些成功人士都是內向者,致勝關鍵在「這特質」

讓低調的你,發揮高效影響力:沉著冷靜、專注深入,正是你的致勝關鍵。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11-03

瀏覽數 1,750+

《內向者的勝利》/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內向者的勝利》/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比爾蓋茲賈伯斯歐巴馬梅克爾、村上春樹等成功人士的共通點是:內向」,並且將內向者的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世界上有超過3分之1甚至一半的人都是內向者,而內向者一直在默默地改變世界。事實上,內向、害羞而且敏感的人,既不是悲觀,也不是畏懼人群。他們只是與外向者有著不同的傾向,甚至在生理上也是如此。(本文節錄自《內向者的勝利》一書,作者:朵莉絲.馬爾汀,先覺出版,以下為摘文。)

演員艾瑪.華森、高爾夫球選手馬丁.凱默爾、時尚設計師嘉貝麗.斯特雷爾(Gabriele Strehle)、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伯,以及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做事情低調安靜、私生活嚴格保密、態度謙虛、不會刻意引人注目。

他們既成功又顯眼、有趣,但同時也謹慎、敏感,甚至還有一點害羞。這就是內向型的人,他們專注於內在。內向(introvertiert)一詞源自於拉丁文的「內部」(intro)和「轉向」(vertere)。擁有內向性格的人無所不在,以下這些人很可能就是內向者:

●有個同事總是比別人早到,因為只有在沒人打擾、沒人盯著自己的情況下,她才能發揮出最好的創造力和組織能力。

●有位IT專家,他的點子讓公司成為業界的隱形冠軍。但每當公司聚會要他上台說幾句話時,就會面紅耳赤。

●有個孩子,放學後寧可待在房間裡編織夢想或動腦,而不想參加生日派對或是去踢足球。

●有個人氣很高的演講者,比起在滿場的觀眾前演講,她更害怕那種看似輕鬆的閒聊。

●有個媽媽,在社區遊樂場裡寧願自己看雜誌,也不想加入其他家長的八卦。

●有個老闆會專心聆聽、仔細思考,然後在當天稍晚發一封電子郵件說:「你的提議說服了我,繼續深入研究吧!」

●有個朋友平時話不多,但只要一提到公路自行車和最美的阿爾卑斯山隘道,就會立刻眉飛色舞。

(延伸閱讀│70%成功人士是內向性格!內向孩子是被低估和誤解的沉默天才

內向者既不是悲觀,也不是畏懼人群 

由於內向的人傾向保留和退縮,與大多數人截然不同。他們不符合這個時代的理想性格:外向、隨和、善於溝通。熱情的問候、即興的演說和張揚的表現,都不是他們的風格。

這種差異會讓外向的人感到困惑,覺得這是一種缺陷,有時甚至視為冒犯。對於那些以參與和融入為樂的人來說,內向者的保留和沉靜態度,很容易被視為不合群,甚至是放不開。如果內向性格的人取得顯著的成功或表現出敏銳的洞察,可能還會被指責為傲慢和不接地氣。

事實上,內向、害羞而且敏感的人,既不是悲觀,也不是畏懼人群。他們只是與外向者有著不同的傾向,甚至在生理上也是如此。他們天生腦部活動性就比較高,對刺激的反應更強烈,對多巴胺(一種能增強感知能力的神經傳遞物質)也更敏感。在日常生活中,這意味著:外向的人所享受的刺激和興奮,內向的人往往難以承受。

為了擺脫日常生活的喧囂並為自己充電,他們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當外向的人和朋友吃完飯後一起去看電影時,內向的人更喜歡在家裡追劇。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害怕人群、社交或閒聊,而是因為對他們而言,隱私是一種深刻的需求。

就像外向的人追求盛大的生日派對和廣泛的人脈一樣,內向的人更喜歡在獨處、兩人世界,或是小規模的親友聚會中找尋快樂。

訂閱遠見×科學人,養成深度思考力!雙刊一年只要$3,980>>

時代在變,安靜就是力量

內向者和外向者對於世界的感知如此不同,以至於有時候彼此之間就像是外星人和地球人一樣陌生。如果你是屬於安靜的那群人,那麼許多日常情境都會讓你感覺自己活在一個錯誤的星球上。

無論是高鐵上不斷響起的手機鈴聲,或是好友長達三天的婚禮,在在都表明這個世界似乎比較適合那些活躍、吵鬧的人,而非沉穩、安靜的人。

然而,時代在變。隨著蘇珊.坎恩的《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以及希薇亞.洛肯的《內向者的優勢:安靜的人如何展現你的存在,並讓別人聽你的》這些書籍備受討論,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差異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與此同時,內向的人不僅成了《明鏡週刊》的當期標題,甚至還上了《時代週刊》的封面—這些通常只有像安潔莉娜.裘莉、iPhone這樣的巨星和熱門話題才能占據的版面。從那時候起,商業界也開始意識到,那些不起眼的獨行俠可能擁有巨大的潛力,例如更強的理性、創造力和同理心。

(延伸閱讀│內向又默默付出的人,更要讓形勢站在你這邊!別讓「預期失敗」的痛苦阻礙你的發光

給內向者最實用的6個行動指南

●內向者的新陳代謝通常較快,因此精力儲備很快就會消耗殆盡。為了維持身體機能,可以在兩餐之間,再攝取3到4次小點心。

●打造屬於自己的「可攜式心理空間」。換句話說:隨身攜帶那些讓你感到愉悅、又能彰顯自我價值的東西。

●善用大自然的力量。只要在戶外待上1個小時,就能讓我們感到更專注、更樂觀,也更放鬆。相同的休息時間,無論是在咖啡廳還是家裡客廳,都無法達到相同的效果。

●當有人問你意見時,擺脫必須提供解決方案的壓力,以鼓勵的眼神看著對方。沉默有助於加深思考,給予對方時間,讓他們自己想出解決的方案。

●在你開始演講之前,先深呼吸──聲音教練稱此為「開場停頓」。藉由短暫的停頓來收斂心神,你提升了觀眾的期待感,同時表現出自己不是一個隨便亂講話的人。

●善用服裝語言。在與客戶會面、演講或慶祝活動時,穿得像你渴望擔任的那個職位一樣。

(延伸閱讀│「當內向是種天性,做自己就是義務!」在喧鬧世界裡,更要找到自己的聲音

《內向者的勝利:盡情發揮天賦優勢,你也可以》,作者:朵莉絲.馬爾汀(Doris Märtin),先覺出版

《內向者的勝利:盡情發揮天賦優勢,你也可以》,作者:朵莉絲.馬爾汀(Doris Märtin),先覺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