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積電Logo近日遭美媒批評不合時宜,引發熱議。但同時,黃仁勳稱台積電為「Marvel」公司,張忠謀以「命運之約」形容創業歷程。究竟,這座護國神山的Logo為何設計小寫t與神祕黑點?其實,背後有著台積電凝聚品牌價值與台灣精神的深意。
令人費解的logo設計和黑點之謎
2025年7月,美國媒體《Fast Company》刊登美國品牌行銷學者鮑依(James Bowie)的文章,以令人費解(baffling)、過時(outdated)等字眼,批評台積電的企業識別標誌(Logo)不合時宜、也未能反映其全球影響力,應該重新設計了。這個評論在台灣的新聞媒體也引發一波討論。
台積電Logo於1988年發表。2000年左右,做過小更動。把背景晶圓上的黑點(黑色方格)數量減少至11個,並從中間位置移開,讓正中tsmc這四個商標紅字更為凸顯。
外界也批評台積電的Logo說:「如果沒有那些黑點的話,那個背景的晶圓圖形,很容易會被認為是羽毛球拍,或者廸斯可夜總會裡面掛的晶球。Logo上面那些散落在上下兩邊的黑點,到底是什麼東西?難道是代表瑕疵品或有缺陷的晶片嗎?」
對於logo中tsmc的T字為何用了小寫的t,在Logo剛設計完成時,當時的財務副總洪鐵城就說過,是因為小寫的t有「出頭」的意象。而對於黑點方格的象徵,至今沒有任何官方的說法。
外媒常用King of Chips(晶片之王)或Chip Titan(晶片巨頭)來稱呼TSMC或創辦人張忠謀。《紐約時報》的文章甚至說:「如果說,全球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是一系列高風險的牌局,那麼張忠謀(TSMC)就是經營賭場的沉默莊家。」黃仁勳公開推崇台積電是「世界科技公司賴以發展的平台」。在各國競相投入AI算力的巨額投資時,TSMC又被說成是AI軍火商(AI Arm Dealer),這幾種說法,在形象上的差異頗大。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台積電的真面目呢?
不予人以易窺的神山和晶片之王
玉山是台灣原住民心中的「神山」。清朝的陳夢林作《望玉山記》說:「大賢君子欲從之而末由,羽客緇流徒企瞻而生羨。是寰海內外,獨茲山之玉立乎天表,類有道知機之士,超異乎等倫,不予人以易窺,可望而不可即也。」張忠謀被外國媒體稱為晶片之王,TSMC在台灣被稱為神山,「不予人以易窺,可望而不可即也。」這個說法,用來形容台積電或張忠謀,也是滿貼切的。而競爭者在技術和規模上,追不上台積電的心理狀況,也近乎:「欲從之而末由,徒企瞻而生羨。」
在輝達和Intel合作的記者會,黃仁勳先表明,代工還是會找台積電,又說:「對台積電的魔法,再怎麼誇讚,都不為過。」(You cannot overstate the magic that is TSMC.)
前美國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在參觀TSMC之後說:「神奇的小國家,黑魔法!」(Amazing Small Country,Black Magic.)
Magic的說法意味著,台積電持續的技術突破,千軍萬馬總動員的產能擴充,生產線靈活應變的能力,都近乎「化不可能為可能」的神奇,連對台積電相當熟悉的黃仁勳,也想不出別的形容詞,就用「魔法」來形容之。
在層層PIP(機密資訊保護)之下,外人難窺探台積電的內部運作。「Black」就是形容一種「看不透奧妙」的感覺。清朝的曾國藩也說過:「君子有高世獨立之志,而不與人以易窺。」真正的高手,不會輕易讓外人看出內心或底牌。
以下,將透過解讀tsmc Logo這個「立象以盡意」的企業符號,試圖揭露台積電「不予人以易窺」的面向。先解讀Logo正中的TSMC四字縮寫的多重意義,再發揮聯想力和一點幽默感,找出黑點方格蘊含的TSMC成功密碼。我們將發現,台積電的特質,和今天在全球科技產業的存在感,豐富了這個logo的底蘊和傳承意義,而其最強大的意義,並不存在於任何官方的表述中。
初代當家的急務和信念的傳承
台積電初成立時,張忠謀身兼工研院、台積電、聯電的三個職位,難以全時間扮演TSMC的「頭家」,找了戴克斯(Jim Dykes)擔任第一任CEO兼總經理,來「當家」經營台積電。在台積電的一年半工作期間,生意規模還很小,戴克斯花了最多功夫去主導的大事,就是公司的商標跟Logo、名片、信紙的整體設計。隨著TSMC 後來的發展,這個公司的代表符號,成了他留在台積電的最重要傳承印記(legacy)。
Logo和徽章的意涵及傳𠄘
在普林斯頓的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有個傳說,首任院長Abraham Flexner一上任,在大樓還沒蓋好之前,也還未聘用任何研究人員,他就先請人設計了研究院的Logo、徽章和印章,整體設計是以真(Truth)和美(Beauty)為信念(motto)。Logo左右兩邊的雅典娜、維納斯女神分別代表真與美,中間則置入智慧之樹(tree of knowledge)。這個對「真與美」執著的追求,成為之後高等研究院傳頌的風範。
那麼,台積電Logo原始設計的意涵和後來的發展,傳遞了那些公司的信念?
從願景、使命、核心價值,來解讀TSMC
1988年初,戴克斯在矽谷,以「東方四小龍和半導體產業的新秀楷模」(emerging role model)為題做演講,說:「我深信,我們堪稱半導體產業全新商業模式的先驅。我們是一家擁有獨特角色的加值製造商……我們不擁有自己的設計或產品。TSMC的成立,就是為了做為強化客戶從設計到產品上市之間,所有可能性的一個橋梁。」
戴克斯面對國外客戶,在TSMC字面上的意思: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之外」,將tsmc的四個英文字母,做了衍生的詮釋:
Total Share Manufacturing Capacity,意即:完全產能共享,有如一大廚房。
Total Service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全面製程一條龍服務,包括:光罩、前段製程,測試封裝,全方面的專業晶圓代工。
Capacity指向:大產量。Capability指向:高良率。這兩個敘述都表達了,從一開始,TSMC就將自己定位為IC產業的幕後推手(hidden enabler)。TSMC這個符號,一開始就承載這個公司未來發展的願景和使命。
我們依台積電歷來對願景、使命和核心價值的一貫敍述,TSMC四個字母也可以涵蓋四個motto(工作信念):
T:Technology Leadership,技術領先。
S:Service Oriented,服務導向。
M:Manufacturing Excellence,製造卓越。
C:Commitment,信守承諾。
在鳳凰城對台灣半導體的預言:Great!
1988年5月,戴克斯又在亞利桑那的鳳凰城的一個聚會上說:「我到這裡談台灣半導體的前景,這個展望,一句話,就是棒(in a word, great)。…….與一群自豪、有才能且勤奮努力的人們合作,……可以建立長期互利的合作關係。」
2025年初,張忠謀接受acquired podcast訪談時說:「tsmc's size and importance exceed my expectation.」今天台積電的規模和地位,超乎張忠謀本人預期的成就,讓戴克斯說的「in a word, great」成為一個傳奇的預言。1988年,戴克斯在亞利桑那的這一席話也似乎預告了,30多年之後,TSMC終於來到鳳凰城,進行美國歷史上超大規模的投資建廠。
1988年10月,剛退伍的黃永盛到台積電報到,人事單位發識別證時對他說:「現在公司有四百多人,你的員工編號是00675。」他嚇了一跳,「怎麼,這公司才成立一年半,前面已經有兩百多人離職了?」他不知道的是,甚至第一任總經理戴克斯和財務副總洪先生,也已經先後離開了。這時候公司的規模和業績都太小,戴克斯宣稱的「in a word, great.」有如一句籖詩,還要等待時間來驗證。
TSMC:張忠謀和台灣社會的互相成就
常有外國人問,台積電成功的祕訣到底是什麼?在一場對日本的人演講,我提到,曾經在台北和一位前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見面,他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像TSMC如此重要的公司為什麼會出現在台灣?」考慮台灣和日本之間的產業淵源和對方的身分,我嘗試提出比較幽默而且別人不會忘記的說法。
印尼的前貿易部長Gita Wirjawan問史丹佛大學的黃漢森(Philip Wong)教授:「很顯然TSMC有了一個成功的祕方,……但到底是什麼造就了TSMC能發展成今天的面貌?」曾經在台積電擔任首席科學家的黃漢森回答:「It's Taiwan Society.」「那就是台灣社會。它是一個由所有這些因素組成的網絡,甚至更多我可能沒有深入探討的因素。所以,正是這些因素,這些關係的集合,造就了這家公司成為今天的樣子。」
套用黃漢森的措詞「Taiwan Society」,我就TSMC 四個字,給出了一個令在場聽眾爆笑的說法:
TSMC = Taiwan Society & Morris Chang
TSMC,是台灣社會和張忠謀的相互成就。依張忠謀的話:「是我成就了台積電,也是台積電成就了我。」
Rendezvous:張忠謀和台灣的命運約會
至於為什麼TSMC的T是Taiwan?而不是張忠謀職業生涯發跡的Texas?
張忠謀在自傳說,1985年他到台灣,是「我與命運有一個約會」。一位跟張忠謀工作過的人說:「看到Morris 用Rendezvous 這個法文字,來形容他和台灣命運的約會,我想起自己大學時候的英文作文。當時為了表現水準,還特別用了這個我以為比較典雅的法文字,來描述和同學之間的聚會。結果王德威老師委婉告訴我,Rendezvous,是指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對象,約定發生的相聚,有一點神祕、浪漫的色彩,不是一般的聚會。Morris 用這個字,真是感性傳神表達了他和台灣的命運約會,以及之後『向前只有一條路』和TSMC 的相互成就。」
1985的命運之約,是張忠謀的人生轉折,也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爆發的臨門一腳。個人和台灣的歷史機運,透過整個社會擁有的各種關係恰好的交織在一起。這種人際脈絡和社會關係,就像logo上面那些似乎散開又好像有某種結構的黑點一樣,讓台積電發展成今天的樣貌。
TSMC Logo的祕中之祕
針對品牌專家也感到費解的台積電Logo 符號之謎,這裡先對TSMC的四個英文字母,從企業品格的觀點,做以下的解釋:
T:Trust,信任。
S:Secret of Secrets, Recipe of Success,成功的祕方。
M:Corporate Character的3M面目、三個支柱。
C:Commitment,承諾。
為什麼說T代表trust(信任)?2023年,黃仁勳專程到台北,做為李國鼎獎典禮的特別來賓,向得奬人張忠謀致敬說:「信任是最根本、最關鍵的邊界技術,也是最難建立和維持的。」
C代表Commitment,承諾。這是從公司一開始就有的說法,堅持對台灣、員工、股東、客戶,還有整個產業的承諾。
M的三個面目或小寫m字體的三個支柱,則指:Morris、Moore、Marvel。代表台積電的企業性格(Corporate Character)。第一個M是指創辦人張忠謀(Morris)的經營理念和領導力,他堅持誠信、創新,專注晶圓代工本業;第二個M則代表摩爾定律(Moore's Law),要當技術推進的守護者;第三個M則是Marvel(奇蹟),代表製造工藝、效率的極致化。Marvel這個說法也是套用黃仁勳的話:「TSMC是個集結工程、製造、營運合一的Marvel。TSMC is a Marvel(TSMC是一個漫威奇蹟)。」股神巴菲特在年度會議的時候,談到台積電,也說:「Marvelous People, Marvelous Company. (了不起的人,神奇的公司)」
S,這個祕密中的祕密,可以說是台積電組織運作的祕方,包括Service(服務)、Speed(速度)、Scale(規模)、Symbiosis(產業鏈共生關係)、Synergy(同心協力)、Spirit(精神)。祕方需要靠人來發揮。晶片戰爭的作者Chris Miller說:「the Workforce is really where the Special Sauce of these companies lies.」意思是說:「員工團隊才是能將這一切付諸實現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企業文化就是由一群善用這些祕方的人,對一個企業發展所發揮的隱形力量。
黑子的美麗與哀愁:幕後推手的光榮與辛酸
在談過TSMC四個字母的多重意義之後,那台積電Logo上面那些黑點方格,到底是代表什麼東西?
日本的《鑽石週刊》,2023年曾經報導過NVIDIA的AI晶片大爆發,也造成日本的材料和設備廠商業績大成長,包括從前做味精起家的「味之素」公司,就在先進封裝的材料方面扮演了「黑子の凄み」的角色。
黑子,是日本歌舞伎,負責舞台布置,並幫助演員換裝的黑衣人,台上不露臉的配角。若是少了他們,戲就無法演出。用「黑子」來形容日本企業在半導體最前線扮演的角色,是一種既光榮又辛酸的感覺,也就是「既美麗又哀愁」。台灣常說的隱形冠軍或幕後英雄,大概也是接近這個意思。
黑點不是瑕疵,是所有成就TSMC的隱形元素
綜合言之,台積電logo上面的分散、低調、不搶眼的黑點方格,不構成主要圖案,就象徵所有成就TSMC發光發亮的隱形元素,包括:外人難以窺視的內部運作、不露臉的幕後推手、所有付出血汗淚的黑子們、深不可測的技術根底、台灣的社會底氣。
在台灣這個矽島上,先有「造山者」們的拓荒奠基,黑子們一次次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在使命感的驅動和信念的堅持下,聚集了所有的社會底氣,培養出技術實力,打造出令人驚嘆有如「黑魔法」的晶片王國奇蹟,才造成了令人仰望的「護國神山」。
本文的最後,以英國樂團Little Mix一首歌《Black Magic》的歌詞,致敬所有成就TSMC 發光發亮的黑子們:「就是,因為你屬於我,我掌握了祕方,它被稱為黑魔法。」
Boy, for you belong to me, I got the recipe
and it's called black magic.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