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為二十四節氣的「小暑」。記得小時候,母親會隨著二十四節氣的變化,相應調整飯桌上的三餐飲食,二十四節氣,是一本行動指南,每一個節氣的到來,都意味著天地之氣的轉換,把握時間的節氣,跟著節氣吃,遵循大自然的節奏,應時而食,也許就是最好的「吸收天地之氣」的方法吧。(本文節錄自《節氣餐桌手帖》一書,作者:梅依舊,高寶出版,以下為摘文。)
熱到「絕食」?是呢 !煙火瀰漫的廚房,滾熱的油鍋,做飯變成一件很糾結的事情。兩個人的晚餐更像是應付了事:電壓力鍋將綠豆煮成湯湯水水,全素的快速簡便菜,荷蘭豆、芹菜、藕尖椒炒在一起,蔥花6、7 粒,加鹽半勺,香油2、3 滴,多菜一吃,色香味俱全。
細細想來,看似簡單的快速簡便菜,隨著個人搭配不同,也是可以千變萬化的。既簡單又快捷,短短幾分鐘就可上桌,最大的特色便是快。
下班時,順帶拎回一顆西瓜,沉甸甸的,令人感覺圓滿而安樂。
刀輕輕一劃,就裂了開來,捧著半個西瓜,黑瓜子悠閒自在地躺在紅紅的瓜瓤中,拿湯匙挖著吃,將紅瓤挖盡,製造一個完美的中空半球,然後飲下一汪紅汁,立即就感覺到透心涼。
西瓜消夏日暑氣,清熱生津,解渴除煩。中醫裡將它稱為天然「白虎湯」。但其性寒,貪吃恐傷脾助濕,古人因此稱它為「寒瓜」。
用新鮮的西瓜外皮煮成西瓜皮涼茶也未嘗不可, 只是口感微苦、生澀一些。若想好味,可加入紅茶、蘋果、玫瑰茶、荷葉等,都是清暑益氣、祛濕又滋養的選擇。
晒乾後的西瓜皮可製成中藥西瓜翠衣,是清熱燥濕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中寒濕盛者忌用。西瓜霜噴劑就是以西瓜皮為原料製成的。
當你因吃多了白玉團團的荔枝而上火時,可以喝杯翠衣銀花飲,用乾瓜皮和金銀花煎飲代茶消解。
(延伸閱讀│一個人究竟要多少衣服才夠?衣櫃只有25件衣服,不再為換季傷腦筋)
小暑湯:烏梅三豆飲
古人將小暑節氣的飲食概括為:三花、三葉、三豆、三瓜。
此方出自宋代醫學著作《類編朱氏集驗醫方》。三豆飲微甜而清爽,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藥茶。三豆飲解盛暑之毒,還能祛痘、除痱子、小孩子也可以放心喝。
根據自身情況,可以斟酌添加以下小暑三豆飲的配料:愛出虛汗,再加麥仁;心火旺,加帶芯蓮子;脾胃虛寒、易腹瀉,加大棗生薑;心血虛,加龍眼肉。
烏梅三豆飲是在三豆飲的基礎上加了一味烏梅,喝起來像是一杯酸梅湯,總是讓人感覺帶著古老的味道,味濃而釅,甜酸適度。
食材
紅豆.............................30 克(也可換成黃豆)
黑豆.............................30 克
綠豆.............................30 克
烏梅.............................40 克
調味料
冰糖.............................. 適量
清水.............................. 適量
做法
1 紅豆、黑豆、綠豆洗淨,浸泡2小時。
2 砂鍋中放入紅豆、黑豆、綠豆,加適量清水。再放入烏梅。
3 大火煮滾,轉小火煮至豆子軟爛;放入冰糖煮化即可食用。
時光是一圈圈年輪,在周而復始的季節輪轉中,以四時之味刻錄每日光景,調理身心起伏。透過時令食材搭配的食帖、茶方、小點將日子串起,將每頓餐食都當作與生活的一次對話。
願我們都能在節氣提醒中,照顧自己與身邊所愛之人,留一點胃口給今天,好好吃飯,也好好生活。
(延伸閱讀│7月天赦日在「這天」:想擺脫衰運,2025絕對不可錯過這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