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年輕人不想在職場升遷,不等於不想成功

郭家齊
user

郭家齊

2025-06-05

瀏覽數 10,700+

在一般的公司組織裡,升遷代表要管理更多人,做更多的事,也要花上自己更多的時間,因此造成年輕人反而不愛升遷。Unsplash by Carl Heyerdahl
在一般的公司組織裡,升遷代表要管理更多人,做更多的事,也要花上自己更多的時間,因此造成年輕人反而不愛升遷。Unsplash by Carl Heyerdahl
00:00
00:00

編按:許多Z世代職場工作者「不想升遷」的想法,並不是悲觀的表現,而是新世代正在尋找屬於他們的工作意義。而當「升遷」不再是衡量職涯績效的主要標準,企業該做的,是為年輕人重新定義成功。

在我剛入職場的那個年代,升遷代表了責任、舞台、薪資的成長,也是對自我人生的一種肯定,也有很多人當作成功的象徵。但現在愈來愈多30歲以下的年輕人,對於升遷這件事,不但覺得無感,還可能主動避開。

其實,這代表的不是「年輕人不夠努力」,而是大家對於這個制度是否還值得努力的省思。

不是不想努力,而是不想「變成那樣的大人」

許多Z世代的職場工作者,從小就看到父母為了工作努力,換到的卻是工作和生活失去平衡,於是對這樣的價值觀產生了疑慮。從他們初入職場,就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更強的工作壓力,代表的是要犧牲生活,那真的是我要的嗎?」的確,如果你看公司愈高職務的人,通常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都不是太好。

相較於更好的舞台,以及賺更多錢,更多的新世代價值觀,是在思考:「我願不願意一直過這樣的生活?」面試的時候,我喜歡問求職者未來五年、十年的生涯規劃。幾年前,我比較常聽到升遷為主管,或是在公司有更大舞台的想法。但這幾年,更常會聽到的,是希望找到一種生活的平衡。

Z世代在追求什麼?不是位階,而是自主與彈性

在一般的公司組織裡,升遷代表要管理更多人,也要花上自己更多的時間。在公司的位階雖然變高,但少掉的,是對自己時間控管的自主與彈性。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公司發現,年輕人更願意接受自己成為多元的「斜槓角色」,卻對傳統的升遷制度無感。因為如果愈多的私人時間代表自由,那升遷顯然不再是通往自由的路,而是讓自己步入了更多限制。

再加上,許多企業的升遷制度仍停留在工業時代。也就是以年資換責任、以服從換階層。但在數位時代,創意與效率常來自越級協作與靈活決策,那些「不想升遷」的年輕人,未必貢獻少,反而是體制讓他們難以施展。傳統的升遷制度,顯然和新世代年輕人追求的並不一樣。

遠見39週年超值回饋 | 現在訂《遠見》最划算,再享限量贈品!

在新的價值觀下,企業該怎麼辦?

過去,我會不斷對大家推銷「升遷」帶來的好處,甚至為此出過一本書(書名:《至少努力當上主管一次吧》)。不過,後來發現這麼做的效果並不大,因為整體的價值觀,和新世代想像的差異過大。

如果「升遷」不再是衡量職涯績效的主要標準,那做為企業端,我們該做的,就是為新世代的年輕人重新定義成功。成功可以很多元,不一定是要職級的往上升,也可以是技能的橫向深化,讓自己在公司擔任更多不同的橫向角色。

新世代「不想升遷」的想法,挑戰了我們對職涯、成就與努力的想像。但它並不是悲觀的表現,而是新世代正在尋找屬於他們的工作意義。也許,我們該做的,不是勸他們接受這套制度,而是與他們一起,重新設計一個值得被投入的未來。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拍拍圈科技共同創辦人)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