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買老屋、裝修老屋不走冤枉路:屋齡40年老屋可能發生的5大問題

屋齡40年以上還該買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3-14

瀏覽數 7,300+

《老屋裝修基礎課》/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老屋裝修基礎課》/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雖然老屋屋齡可能高達3、40年,但因為坪數實在、公設少等優點,一直是購屋族的選項之一,不過相對於新成屋,老房子容易在買了開始裝修才發現問題,因此想買老屋翻修,購屋前應該知道如何避開風險,買對老屋,做對老屋裝修。將空間基礎打好,老空間也能住得長久!(本文節錄自《老屋裝修基礎課》一書,作者:東販編輯部,台灣東販出版,以下為摘文。)

挑選老屋:精準看屋,避開問題老屋

房價居高不下,為了想買間房,許多購屋者便從新建案轉向購買老屋重新翻修改造,雖說老屋價錢較低、坪數實在,加上有些老屋地理環位置佳,但老屋翻修工程比新屋裝潢複雜許多,更別說可能在拆除之後,才發現隱藏大問題,導致費用無限增加,嚴重的還可能還變成危樓。

要怎麼避免踩雷,買到問題老屋?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買屋前做好功課,才能從看屋開始,就成功避開問題老屋。

一、老屋建築類型

隨著時代與生活的轉變,建築種類也會有所不同,除了依喜歡的建築類型挑選,不同建築有不同的問題要注意,以下是幾種常見老屋建築類型。

透天住宅

早期人口沒那麼密集,透天厝是最常見的房屋類型,因此很多透天老厝,尤其是台北,屋齡甚至比屋主年紀還大,很多人以為透天厝任意改變格局,應該不會有結構問題,其實不一定。

首先,若曾在頂樓、前後院加蓋,要先確認是否合法,接著再看加蓋出來的建築是屋主自己動手,還是有請專業工班來進行建造,因涉及結構安全,要特別注意。

另外,透天厝看屋的另一個重點是樓梯動線,通常單一樓面坪數不大,樓梯會佔去較多空間,若原本動線設計不佳,而導致未來裝修需修改樓梯來牽就格局,有可能要付出更多時間與金錢。

老式公寓

老公寓最常見陽台外推、頂樓加蓋等問題,除了自己想買的房子不要有違建,若鄰居有過於誇張的違建也盡量避開,以免買到未來有糾紛或者結構已不穩當的建築。

最後可前往查看老式公寓的外牆、樓梯間等公共空間,看看外牆是否有明顯剝落、裂縫、水漬等現象,這些區域通常是最能反映出建築確實屋況的地方。

電梯大廈

電梯大廈除了查看自己要買的房子裡外,也要到公共區確認實際屋況。因集合式住宅內有公共設施,要確認公設內容是否合用?出入大門及停車場有無安全疑慮?大廈內部管理是否良好、正常?社區內環境的維護狀況,以及鄰居有無佔用公共空間等問題,都是購買大廈住宅時要事先觀察的。

買屋時建議不要只去一次,在白天可去看房子的採光、座向、窗型等屋況,晚上則確認與鄰居的隔音效果、社區是否有怪氣味,如下水孔外溢的臭味、或鄰居廚房排煙對著自家窗戶等生活實況。

(延伸閱讀│買房裝潢費該花多少?專家:用「時間」或「空間」來考量預算

二、屋齡

老屋顧名思義,就是有一定年份的房子,再怎麼堅固的房子一定會因為時間變老變舊,而不同屋齡的房子老化程度也不一,各自要面對的問題也不同,因此購買前屋齡也要列入評估。

20~29年

最資淺老屋,正常情況下建築結構應該堅固,外觀若保養得宜也不會太差,不過,20幾年前蓋的房子,當時住宅電器化程度較低,用電形式與用電量都與現今不同;加上水電管路均為耗材,原則上15~20年就應換新,因此,即使購屋後格局適用不需重新裝修,也可能要重新規劃水電管路。

30~39年 

遠見39週年超值回饋 | 現在訂《遠見》最划算,再享限量贈品!

屋況多半已呈現自然老化,水電管路應該要全面更新,牆面可能出現壁癌、漏水現象,所以少不了要進行鋁窗、泥作、木工方面的工程。

此屋齡房子還有一件事要特別確認,由於30幾年的房子正值民國70幾年的海砂屋、輻射屋等汙染嚴重時期,購屋前應先請仲介提出安全證明;或者上各縣市政府網站查詢,確認是否為海砂屋、輻射屋、地震屋、山坡地房屋等。

40年以上 

40年以上的老屋除了可從外觀目視有無牆面歪斜,或可用乒乓球測試地板傾斜狀況外,還要弄清楚房子是RC結構還是磚造屋,由於此屋齡的房子除了有30年以上老屋問題外,可能還需以植筋或鋼構方式加強結構安全。

另外基本上40年左右的房子銀行貸款的成數相當低,若位於市中心的話還有土地價值,否則未來脫手可能更難。

三、屋況 

雖然都是老屋,根據年份不同,老屋的屋況不盡相同,但實際屋況對於購屋後翻修的費用影響極大,因此若能在一開始看屋時就對屋況做出預判,多少能避開問題老屋。

管線老化 

主要鎖定電路與水路,專家建議超過十五年就需考慮將管線全面換新。尤其電路不易檢查、又具危險性,加上現代家庭電器用量大幅增加,而早期的總電量安培數多半已不敷使用,必須重新向電力公司申請。

至於水路,除了依漏水情形來決定要不要重新佈線外,早期住宅水管的材質若為鐵管、塑膠管則有生鏽、卡垢疑慮,產生飲用水健康問題,建議還是換掉。

而除了室內水管,也應查看幹管是否有漏水問題,還有就是由外面接進來公共幹管若未更換,即使室內已經換管,但從水塔至居家段仍有汙染問題,因此需從公共水塔直接拉管重設。

設備老舊

設備包括衛浴間內設備、廚房三機、冷氣空調等,是否需要更換的考量重點依序為:1.設備是否還堪用?2.機能是否合用?3.衛生性及舒適度屋主是否能接受。

通常若有重新裝修設計者設備多會跟著換新,但有些老屋可能近幾年已做過維修及設備更換,因此,新屋主可依照自己的需求來決定是否沿用,若預算不足也可日後再作更換。

結構損壞

老屋最擔心前屋主們是否曾作過結構變更,尤其若未經評估就變更格局可能造成房屋結構失衡,導致危險,應請前屋主提供房屋「竣工圖」,若有樑柱變更過盡量避開不買,或另請結構技師作評估。

若室內已重新裝修過無法觀察屋況,可由公共設施如外牆、Lobby、樓梯間等地方,詳細查看是否出現每層樓同方向性的裂痕、頂板混凝土塊剝落以及樑的水平裂縫、柱子的垂直裂縫,藉此評估屋況安全性。

漏水

此部分漏水主要指牆面、天花板的問題,尤其在外牆部分最簡易的勘查就是察看有無明顯水痕;但室內若已有裝修過恐怕不容易看到,建議可以從公設去看,了解外牆或屋頂防水是否需重作。

蟲害

許多老屋有蟲害問題,主要是室內潮濕造成寄生的蟲卵得以孳生繁衍,需要依個別屋況檢視,了解發生蟲害問題是在於氣候、環境,屋內通風不佳、濕氣不易蒸散,或是木作家具導致,若屋內有木結構者更要小心評估,以免購屋後要花大錢作結構修復,恐怕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夫妻存到第一桶金別拿來買房?財務規劃「這樣做」結果大不同

《老屋裝修基礎課》,作者:東販編輯部,台灣東販出版

《老屋裝修基礎課》,作者:東販編輯部,台灣東販出版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