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透過擔任團隊領袖,累積了許多珍貴的經驗。因此,我建議你一旦獲得這樣的機會,一定要積極把握。透過領導團隊,能培養出不同的視野和心態。但是,這不代表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過這個角色。能左右團隊合作結果的,領導能力與追隨能力同樣重要。團隊要朝目標前進,不只需要有人領導,也要有其他人願意支援。(本文節錄自《Google愛用的人才》一書,作者:草深生馬,任性出版,以下為摘文。)
儘管如此,市面上的書籍大多數都是關於如何當個好領袖,少有人探討如何當個好隊友。
不少人在求職時,最煩惱的是如果自己沒有領導過任何團隊,面對相關問題時,究竟該說些什麼。
但其實這樣的人,反而多半都是「神隊友」。
說到追隨能力,你可能會浮現人們跟在領袖身後的畫面,但其實,真正的追隨指的是「加速團隊行動」。
以我為例,我大學時曾參加壘球社。我從沒打過壘球,技術很差,只是一般的社員,無法上場比賽。儘管如此,我仍舊思考自己能為球隊做什麼,例如:練習時大聲喊出聲音、營造愉快的練習氣氛等,想辦法提振大家的心情。
即便以贏得下次比賽為目標增加練習量,倘若成員缺乏拚搏的心態,便難以提升隊伍的實力。但我認為,如果是在充滿活力、歡樂愉快的氛圍中,大家會更樂於練習,於是便想盡辦法營造這種氣氛。
儘管訓練相當嚴格,隊員們卻非常開心。所有人的行動都是為了達成贏得下一場比賽這個目標。這個例子明確說明了領導能力與追隨能力其實是一體兩面。
然而,並不是所有領導者都能展現其領導能力。此處的領導能力,是指對團隊的成果有責任感,會自行思考如何活用自己與他人的強項,積極為團隊貢獻的態度。
領導不需要頭銜。只要有心,且積極為團隊貢獻,無論是何種頭銜,都可以利用經驗培養相關能力。
(延伸閱讀│哈佛學生的成就與個人特質幾乎無關?「這種人」更能發揮潛力)
如果要舉出沒有頭銜便做不到的事,我認為唯一的一個,便是決策。一般成員無法做出最終決定。例如訂定年度目標,即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最終選擇權還是在領導者手上。
真正的領導者,是站在團隊最前線,並朝民主決議目標前進的人。
此外,如果你能確實展現追隨者的精神,將來一定也會有人請你擔任領導者的角色。那些為了達成目標而努力邁進的人,對於團隊來說至關重要,擔任要職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追隨能力或許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領導能力。持續付出和努力,不僅能促使自己成長,還能獲得他人的認可。
換句話說,做為一名追隨者,也能在無形中鍛鍊你的領導能力。
什麼特質的人是Google愛用的人才?
◎Google人的口頭禪:「你需要幫忙嗎?」神隊友比好主管更受歡迎。
◎你這一季的目標是?「跟前一季一樣」,Google人不會這樣訂目標。
◎「我沒有失敗,只是學到行不通的方法。」這是我們開發產品的心態。
(延伸閱讀│升主管是種成長痛,不當不行嗎?職場專家:你有很高機率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