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用餐時間這個小動作,真的能幫助睡眠?住在加州的46歲女士琳德曼身體力行,表示失眠問題都不見了! 其實,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團隊的近期研究也證實這一點。還有人因為吃飯時間改變,從此更容易維持窈窕身材,還能降血糖!到底如何找出自己最適合的用餐時間?請見完整解析。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住在加州的46歲中年女士琳德曼(Sarah Linderman)一直飽受失眠之苦。她坦承,每天晚上都在床上翻來覆去。即便好不容易睡著,總是在凌晨3點就醒來。
後來,她經醫生建議調整晚餐,包括採取地中海型飲食;以及進餐時間提早。醫生規定,她必須至少在每晚入睡前3小時用晚餐。結果琳德曼驚喜發現:「我很快就感覺到自己變得容易入睡!」
主張不吃加工食物,堅持原型食物與低脂的地中海型飲食,早已被許多研究推崇是促進人體健康的優良飲食法。吃得健康能夠有益睡眠,也不令人意外。但是琳德曼變得好睡,不只是吃得對,還有吃飯時間的調整。
這讓人不禁好奇,改變吃飯時間這個小動作,真的能帶來如此神奇的效果?
美國哈佛醫學院教授席爾(Frank Scheer)也認同這觀點。他指出,在每晚臨睡前還大吃特吃,會喚醒胃部活動,反而干擾了睡眠。換句話說,不要太晚吃晚餐,更能促進睡眠品質。
提早晚餐時間,還能降血糖
另外,提早吃晚餐,不只能幫助睡眠。經許多研究證實,竟然還有降血糖效果!也相對不容易變胖。
例如,2022年印度曾有一項刊載在《IJEM》期刊上研究指出,他們將一群第二型糖尿病患的晚餐時間,從晚上10點改至8點前後。結果證實,就此大幅降低了,這群糖尿病患者隔天早晨的空腹血糖。
另外,根據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團隊近期針對晚餐時間與減肥的研究,他們找了一群18至30歲的年輕志願者來做實驗。這群人分為晚上10點才吃晚餐以及6點就進晚餐兩組。
結果發現,晚上10點才吃晚餐那一組,會導致餐後血糖比早一點吃晚餐的人,增加18%和膳食脂肪氧化減少10%。這些代謝不良的後果,可能長期導致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發展。 尤其是晚一點吃晚餐又提早睡的人,狀況還更明顯。由此可推論,應該要提早一點吃晚餐,比較能預防變胖,輕鬆做好體重管理。
每天最佳用餐時間,如何計算?
既然提早吃晚餐,有這麼多好處。那麼每天最佳的晚餐時間,到底要提多早?如何計算出來?
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專家們認為,理想的晚餐時間應該是,每個人「昏暗光線褪黑激素起始時間」(DLMO, Dim Light Melatonin Onset )前至少3小時。
所謂的DLMO,就是每個人晚上體內開始分泌褪黑激素並發揮效果的起始時間。對很多醫學研究專家來說,這是重要指標,因為褪黑激素就是我們人體天生的安眠藥。何時分泌?是否受影響?都會深深影響着我們的睡眠品質。
至於如何測量自己的褪黑激素夜晚分泌時間?現在可以透過運動手環等健康監測工具來掌握。不過,沒有工具也沒關係,專家指出,只要你不是工作型態特殊需要輪班,或特別早睡晚睡的人,通常來說晚上18:00到20:00之間吃晚餐,都可以趕在身體分泌褪黑激素前好好消化食物。
但是要注意的是,當你中年後,晚上分泌褪黑激素時間會提前。所以,如果你也是屬於有睡眠困擾的熟齡人士,不妨試著比年輕時再早一點吃晚餐,說不定問題就迎刃而解! 此外,喝咖啡時間也可適度調整。
睡前仍可吃零食,只要掌握3要件
當然,想必許多人一定會抱怨,提早吃晚餐以後,如果晚上肚子餓,難道只能挨餓?專家建議,其實睡前仍可以吃零食。
這不是很矛盾嗎?已經提前吃晚餐,又要吃零食?其實,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睡眠與晝夜規律中心主任希昂(Marie-Pierre St-Onge)與一些專家指出,只要符合以下3個條件即可:
1. 少量
2. 控制在睡前一小時前吃完
3. 選擇對的食材,最推薦蛋白質和健康碳水化合物的組合,例如幾片水果加上一小杯優格,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入睡。另外,喝點牛奶也可以。但酒精儘量避免,那是干擾睡眠的大敵。
總之,改變晚餐時間不僅能改善睡眠品質,還可能幫助你不會變胖。因此,「早睡早起身體好」這句格言,以後還可以加上「早吃晚餐」!尤其是對步入熟齡的你來說,會更有感。不如就從今晚開始,提前吃晚餐,也許你會發現,睡意來得愈來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