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目標可言的「閒談」,看似沒完沒了、不著邊際,其實還是能發揮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它能替人際互動加溫暖場。既能提升熟絡度、增進彼此交情,還能藉由閒話家常了解對方的人品與性格。(本文節錄自《活用人性弱點の說服心理學》一書,作者:神岡真司,方言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通常若打完招呼後就沉默以對,會很難得知彼此個性和想法合不合,也較難以切入談判主題。
畢竟忽然切入正題難免也有些唐突,所以,就儘管放鬆心情聊天吧。政治、宗教或抨擊他人的敏感內容當然少碰為妙。
如果找不到共通話題,氣氛只會更顯「窘迫」;反之,只要是彼此都能認同並產生共鳴,那麼什麼話題都可以試試。
「五感」是引發共鳴的利器
招呼之後加上「天氣話題」,或使用「關心語氣」交談,都是還不錯的選擇。只要接著再向對方「表示體貼」,就能為自己提升好感度,比如說:
「早安,今天從一大早就好熱啊。」(聊聊天氣)
「對了,你們總公司非常氣派呢 」(關心語氣)
「剛剛下了大雨,腳沒被淋濕吧 」(體貼氣氛)
在這之後就依照對方說的話適度「應聲」,並「附和」對方引起共鳴,如同玩聯想遊戲那般,以接龍方式延伸話題即可。這其實不難,但還是會有人覺得要讓話題源源不絕並不容易。
這時候,請記得善用「五感說話術」,此處所謂的五感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這5種人體感知。也就是說,要使用你的眼、耳、鼻、舌、膚這五種感官去發想各種話題:
無論是任何所見所聞,抑或感受到的氣息、味覺、手感等等,甚至是在你記憶中的片段,全部都可以與眼前的事物做連結,從而轉化為談話的主題。
而與此同時,對方還能夠透過自己的五感對你的發言進行體會,雙方之間的互動氣氛可能因此出乎意料地十分熱絡。
無論是過去經驗、湊巧發生,或是正在眼前的所有人、事、物都可以經由你的五感表現帶給對方不同的感受,而如此一來,就能輕而易舉地相談甚歡。
「萬用話題」先備妥,談天不怕沒話說
如果還是覺得有些聊不起來,建議你可以把準備多時、隨時能用上的「祕密武器」給搬出來用,既能產生意想不到的驚喜感,也能使現場氣氛更加熱絡,下面舉一個淺顯易懂的例子:
A:「就是這麼一回事,嗯……。」(沉默)
B:「我懂了,原來是這樣啊……。」(沉默)
A:「對了,雖然完全是題外話……你平常會吃生雞蛋拌飯嗎?」
B:「啊!生雞蛋拌飯,哈哈,偶爾會吃,怎麼了?」
A:「你知道原本只有日本人會吃生雞蛋拌飯嗎?」
B:「咦?真的嗎?為什麼?是因為日本人主食是米飯的關係嗎?」
A:「好像是因為日本的雞蛋採收與出貨流程有一定的品質控管,所以就算生吃也不用擔心。」
B:「喔—那麼,雞蛋原本不能生吃嗎?」
A:「嗯,似乎是因為腸道沙門氏菌容易附著在蛋殼上,所以萬一細菌增殖,就會很危險。」
B:「咦—我都不知道有的雞蛋不能生吃耶,長知識了。」
只要像這樣,在適當時機裡插入趣味小知識,小小展現自己知性博學的一面,就能讓談話氛圍活絡許多。
因此建議你平常一有靈感或什麼想法浮現,就先去查好相關資料,這樣,當往後遇到「對話冷場」的情況,就能派上用場了。
不過事前準備一定要做足,以免說到一半被對方問倒,結果把本來努力炒熱的氣氛給白白浪費掉。
以下舉出一些範例供各位參考,只要懂得妥善利用,很可能就會為談話帶來出其不意的樂趣:
「你覺得北極和南極哪邊比較冷嗎?這其實和冰層厚度有關喔。」
「你知道拿坡里義大利麵是日本發明的嗎?義大利當地並沒有這道菜喔。」
「帝王蟹並不是真正的螃蟹,反而和寄居蟹是親戚呢。」
只要平常多涉獵一些有趣的雜學知識,就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發揮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