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心理學的「空椅療法」:擅長對話的人,下意識會「這樣說」

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1-17

瀏覽數 8,000+

《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觀察一下身邊在職場、生活中如魚得水的人,其實並不是會把說話技巧發揮到極致,而是能夠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他很清楚能讓別人感到如沐春風的機制,以及把話說得深入人心的技巧,這麼一來自然能掌握對話節奏,構築良好的人際關係。(本文節錄自《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一書,作者:桐生稔,商周出版,以下為摘文。)

要自然而然掌握對話節奏,就必須以對方為中心來鋪陳對話。

簡而言之,就是看穿對方想說什麼,並主動詢問。

可能會有人懷疑:「這真的有可能做到嗎?」

就結論而言,只要經過訓練就一定可以做得到。

也就是訓練「if you」的思考方式。

從「if you(如果是你的話?)」開始馳騁想像力

所謂的「if you」訓練法,就是思考「如果是你的話?」,在說出對方想聽的話之前,先想想看:「如果是自己,會想要聽到什麼樣的話呢?」

這就是訓練自己思考對方腦海的方法。

現在我要出兩個題目給大家。

請大家當作是練習,試著思考看看吧!

●例1:假設你被醫師告知「要是不減10公斤,一年後就會因糖尿病而離開人世。」

你會希望醫師用什麼方式告訴你這個事實呢?
★思考時間:請你思考10秒

如果是我,我會希望醫師這樣告訴我:「桐生先生,您還有很多該做的事還沒做,現在還不到離開的時候,請您想辦法在一年內減重10公斤吧!」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要是醫師這樣對我說,我肯定能燃起鬥志。

如果是你,你希望醫師怎麼跟你說呢?

●例2:你在工作上犯了錯,主管非常生氣。

你希望主管用什麼樣的方式對你發火呢?
★思考時間:請你思考10秒

如果是我,我會希望主管這樣責備我:「我現在非常生氣。像你這樣的人竟然會犯這種錯,發生什麼事了嗎?」

雖然主管是在對我生氣,但這樣好像會有種受到肯定的感覺。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空椅療法」

假設在你眼前有一張空座椅,讓自己坐進那張椅子,思考「如果是自己會怎麼想」。如果是思考自己會怎麼想,應該每個人都可以輕鬆想像吧!

心理學中的「空椅療法」(《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商周出版)

心理學中的「空椅療法」(《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商周出版)

接下來再讓對方坐進那張椅子,思考「對方會怎麼想」。先想想看自己、再想想看對方,藉此培養想像力。反覆練習後,便能強化大腦中的神經元突觸,讓想像成為習慣。

最重要的並不是傳達得多好,而是有沒有傳達給對方。

「傳達」與「傳播」是完全不同的層次。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意是天壤之別。

《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作者:桐生稔,商周出版

《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作者:桐生稔,商周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