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接班始末,《遠見》以10年長度做完整檢視帶你看。2013年台積電啟動雙執行長接棒,也曾盛傳是接班人選的蔣尚義則宣布退休。10年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竟突然也將「退休」,持續引動大眾討論。回頭看,當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布局正確?前外資分析師,最近被列入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的楊應超,一語道破:公司要一個老大負責,雙首長制通常沒好下場。背後意有所指為何?
2013年,台積電張忠謀啟動雙首長制接棒,11月宣布升任原有的共同營運長劉德音,魏哲家接棒共同執行長。而一度盛傳也是接班人選之一,亦曾和此兩人同任營運長的蔣尚義,則於10月31日退休。2018年6月,張忠謀正式宣布退休,劉德音則升任董事長,魏哲家則任職總裁。
在上週劉德音突傳退休後,這些年台積電這一盤棋是否下對了?又是否有其他原因影響接班歷程,遠見以10年長度作檢視,完整帶你看。
護國神山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突然宣告退休,本周仍然受到矚目,可望接任的繼任者、現任總裁魏哲家,甚至比劉德音年長一歲,這讓退休常見理由的「年紀」,變得不成理由,所以「劉下魏上」理由究竟是什麼?
從台積內部傳出來的可能訊息是,劉魏兩人共治,如同雙頭馬車。
求證於關注台積電多年的外資分析師、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他表示大有可能,「因為,雙首長制多數沒有好下場,公司要一個老大負責,雙首長制就像『雙頭馬車』,很容易讓兩個人競爭,其實不是很好一個策略,接班要接的乾乾淨淨,就是選一個人」。
除了競爭資源、耗費溝通成本,以至於部分空轉,更麻煩的是權責不清,出事是誰的責任?成功又是誰的功勞?創辦人張忠謀選定兩人接班,劉魏都已是萬中選一的優秀人才,就算是張忠謀用心安排了,雙首長分工又共治、職稱幾乎相近,但可能仍舊讓一號人物的「董事長」,二號人物的「總裁」,雙雙受到掣肘。
產業人士直率地觀察,「張創辦人個人非常優秀,在美國科技產業可以做到高階經理人,真的非常厲害。但在接班安排上,張可能過於自信,覺得沒有一個人可以接得下他的位置,需要有兩個人才接的下,這可能就是錯誤的」。
但問題是兩個人無法「合作」?似乎又不是。
一位同時跟劉魏共事多年的台積高階主管,對魏哲家管理風格表示讚賞,認為他「活潑、務實,蕭規曹隨」,認同魏哲家「人和」的特長。
若非不合,劉德音的去職,推敲起來還是服用「AZ」的副作用,AZ不是輝瑞疫苗,而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簡稱AZ)新廠的問題。
電機背景的楊應超,旅居亞利桑那州多年,在荒漠裡看著台積美國新廠建起,也見著台積電與當地勞工的摩擦,他感慨「都是台灣人,當然希望台積電好」。
台積電國際經驗不足,教訓很慘痛
台積電美國新廠,是台積電編號21的晶圓製造廠(Fab 21),共有兩期工程,總投資金額約為400億美元,為亞利桑那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也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Fab 21於2020年5月宣告定案、2021年4月動土、2022年12月舉辦移機典禮。
原定第一期工程將於2024年,開始生產4奈米製程技術,第二期工程預計2026年,開始生產3奈米製程技術,兩期工程完工後將合計年產超過60萬片晶圓,終端產品市場價值預估超過400億美元。
但第一期工程建廠卡關,劉德音在2022年第二季法說會上表示,「我們正遇到一些挑戰,能在半導體設施中熟練地安裝設備的專業人員數量不足。我們正在努力改善此一情況,包括從台灣調派經驗豐富的相關專業人員,以在短時間內培訓當地技術員工。預期N4製程技術的量產時間將推遲至2025年」。
問題是美國當地勞工問題嗎?英特爾在鳳凰城有上萬名員工,有經驗的供應鏈伙伴也不再少數。
楊應超分析,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有三大問題:鳳凰城不是竹科、美國職場文化、國際經驗不夠。
他表示,台積電在台灣是龍頭,要什麼有什麼,大家都會配合。要水要電要土地,能跟政府談資源;員工加班、供應鏈協力,都有很大的話語權,但到了美國就不一樣,資源取得是另一回事,尤其鳳凰城原本就有超大地頭蛇英特爾intel。
另外,美國補助資金還未到位、人力資源計畫的不足,更是看到台積電國際管理經驗的不足,「晶圓廠延後一年啟用,損失極大,其實企業裡董事長為決策負責而離任,其實也是很平常的事」,楊應超直言。
關於台積電國際談判經驗不足,另一位趨勢觀察家有更深刻的描述,「當時台積電跟美國視訊談判時,美國那邊一字排開9個人,包括不同執掌的官員、律師等,台積電只有劉董事長等一兩個人,當然不是談這場就決定了,但這件事就能看出台積電國際經驗不夠,太多細節沒準備好」。
獨當一面之後,又是新局
倘若美國新廠是問題癥結,魏哲家接任下屆董事長之後(人選看來是沒有懸念),他該如何收拾美國新廠問題?
「給CC(魏哲家)一點時間,Morris(張忠謀)看中他,他一定蠻厲害的,」楊應超認為,期望台積電這幾年學到的經驗,能夠轉化成新的動力,知道自己缺什麼、也能知道怎麼補上,現在談的不只是技術領先,還有政府關係、地緣政治,「他(魏哲家)現在獨當一面,承擔全責,是一個新開始,他的挑戰不少,但是我對他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