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倒數中!邁向2024,全球經濟將如何走出混沌?哪些產業是關鍵重點?
「『䋎』為『綻』的古字,我認為這個字最能代表2024年,」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以說文解字的方式,形容2024年的經濟前景。他說,「䋎」就是在「最黑暗的時刻,等待朝陽綻放的那一瞬間!」另方面,若用綻放的「綻」解讀,代表現在要用「定力」,等待花朵盛開。
誰能與AI碰撞出火花,就會是下一個世代的王者
李鎮宇說, 2024的綻放與AI應用有緊密的關係,明年將是AI落地年,從產業鏈的上游到下游,再到應用層面、商業模式的出現,將成為除了換機潮外,另一股推升電子製造業的力道,這也代表明年的龍頭產業應會輪動回科技業。
在科技業谷底回升的2024年,李鎮宇也提到,台灣整體的IT供應鏈,會在未來十年間更上一層樓,只要誰能與AI碰撞出火花,誰就會是下一個世代的王者,也預期最快明年、最慢三年內,台灣加權指數超越香港恆生指數。
不過,雖然2024年的經濟前景,看似可樂觀看待,但也並非全無挑戰。李鎮宇提到,全球經濟在綠色能源轉型中,可能因成本提高,而引發「綠通膨」,再加上歐盟已在今年10月試行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可能形成綠色貿易壁壘。也就是說,供應鏈因碳關稅的緣故,可能變得更加碎片化。
可以預期的是,未來企業若要設廠,並非以最低成本做為第一考量,而是「最低碳關稅」,且優先挑選貼近市場的地區設廠。因此,在全球逐步邁入碳有價時代的此刻,2024年將是政府與企業「碳轉型」的關鍵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