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贏家的飛狐計畫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2006-02-01

瀏覽數 18,200+

贏家的飛狐計畫
 

本文出自 2006 / 2月號雜誌 新塞翁學

日前馬英九市長和台北市十五位國中候用校長座談,會中有人提問:現在的家庭普遍少子,教育該如何調整?

馬市長答說,應該朝教育精緻化走,培養年輕人的領袖氣質,使他們能夠欣賞同伴的長處。

領袖要件∕學習團隊承擔

一位中年企業家決定暑假把他上中學的兒子送到紐西蘭,參加一個在牧場辦的夏令營,因為這個營隊安排的課程,「可以訓練孩子如何和團隊合作,完成那些野外求生考驗。」

團隊合作,不只是父母、老師希望孩子從小養成;在企業工作的領域,也成為是否成功致勝的要件。

一群在大學企管所教授EMBA課程的老師也曾提出過這樣的討論:在分組上課中,是否「以該組最低分為共同分數」,還是「以該組平均成績為共同分數」?

這個討論的背後,就是強調團隊合作,同一小組的學生,彼此對大家都有共同協助、共同承擔的責任。

曾經打過橄欖球的男士都知道,球員之間如果沒有互相的信任和信心,沒有共同得分的強烈意志,那個向後傳出去的球,是拋不出手的。

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一群人的智識肯定高過一個人,團隊的力量一定大過個人的力量。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領袖考驗∕重組團隊默契

管理諮詢專家道格拉斯‧史密斯(Douglas Smith)曾對團隊下過定義:團隊是指一群具有互補才能的人,他們有共同的願景、清楚的目標和方向,然後一起努力達成,並且共同承擔責任。

1995年,企管顧問巴特曼(John Butman)曾出版過兩本企管小說,其中一本專門討論團隊致勝,名為《飛狐行動》。

書中描寫一家FCI公司,面臨產品走下坡、利潤漸減的困境。總裁為重振威勢,發動「飛狐」行動計畫。

他親自擔任新產品開發召集人,籌募組員,克服重重阻礙(謠言、疑惑、對立……),發揮領導者的勇氣、策略。在十二個月中,「飛狐」成功上市,成為華爾街的亮星。

這個故事的主軸是:「團隊合作」推動組織致勝。

2006年,《遠見》雜誌邁入第二十年,自1月1日起,我們有了新總編輯——楊瑪利。

瑪利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留學澳洲;在雜誌領域工作近二十年,得過許多的採訪報導獎(包括花旗銀行新聞報導獎、吳舜文新聞報導獎、金鼎獎公共服務獎……)。她的許多優點中,最大的優點是,具有組合「團體合作」的特質。

團體合作將是未來工作的趨向。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