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系列】躍升為全球流量霸主的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年度利潤也超越騰訊和阿里巴巴,關鍵原因是以很複雜的演算法黏住年輕人,以及一個很樸素的創業初衷。
TikTok只是一款很受歡迎的App嗎?英國《經濟學人》記者作家斯托克.沃克(Chris Stokel-Walker)不這麼認為。
「迄今為止向國外擴張的最成功的中國大陸公司之一」「TikTok挑戰和取代了矽谷在社交媒體領域的主導地位」,斯托克.沃克在新書《TikTok解密》一書中寫道。
這位長期關注全世界網紅和社群平台的媒體人,如此定位TikTok:
▋它不只是一個手機裡的應用程式,它的本質是社會的關鍵驅動力。
▋它預告了未來科技的走向。
▋中國大陸企業制定出新的遊戲規則,正在重塑世界。
這正是對TikTok之所以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洞察之一。
只是,TikTok的快速崛起,不僅對印度,也對美國發起了直接挑戰,導致眼下陷入了東西方的文化和政治旋渦,從而遭受打壓和排擠。
TikTok下載量逾15億,用戶多為年輕人和兒童
TikTok超越Google成為全球訪問量最多的網站,躍升全球流量霸主,早已經不是新聞。
想要靠流量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也在TikTok找到了YouTube以外的淘金新樂園。
截至2023年1月,TikTok在全球擁有15億月活躍用戶,主要是大學以下的年輕族群為主,台灣的愛用者並囊括眾多還在讀國小的兒童,這個年齡群體在社交媒體上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消費潛力。
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下轄抖音和今日頭條,2022年利潤不但超越了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還首度超越大陸互聯網公司市值第一大、騰訊,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成長至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500億元)。
很難想像,這些都是在短短3年之內做到的。實際操盤人,正是2021年從小米集團跳槽至字節跳動的周受資。
這位今年40歲的新加坡財務高手,還剛剛獲得美國《時代》雜誌2023年世界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同時入榜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之父、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
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一戰成名,面對參眾兩院議員質詢TikTok的數據安全與有害內容,相互交鋒4個半小時,口才便給,翩翩風度引發眾多網友按讚。
TikTok賺錢之道,普通人和中小企業都能致富
到底是什麼原因令TikTok獲得如此爆炸性的成功呢?
「公司的使命,是激發創意、帶來愉悅,」周受資接受TED總裁暨首席策展人安德森(Chris Anderson)採訪時表示。
基於這樣的願景,TikTok為用戶提供三樣東西:一扇發現之窗,一幅創造之畫卷,第三是為用戶帶來一座連結的橋樑。
周受資分享,讓TikTok真正變得與眾不同的,是背後的「發現引擎」,這個底層邏輯與其他社群平台完全不同。
其他社群平台的重點在人際關係,也就是讓用戶跟認識的人互動,看到的是所認識的人產生的內容。進一步引申的話,本來就有名氣的人,愈容易快速得到大量粉絲。
而TikTok的重點在興趣,你認識誰不重要,你做的事情跟別人的興趣有關,你就會紅。TikTok上很多人可以紅很快,跟他/她一開始有沒有名沒關係,而是跟內容多有趣有關係。
我們給用戶看他們喜歡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給普通人,提供了一個讓他們能夠被看見的平台。
周受資強調,只要有才華,就非常非常容易在TikTok上被發掘。
舉個例子,目前TikTok上關注量最大的內容創作者,是位名叫卡比(Khaby Lame)的黑人,一個無名之輩,卻擁有1.6億個粉絲。
TikTok「第一網紅」來自塞內加爾,這位現居義大利的前工廠工人,在自己的短影音中完全不講話,所做的就只是展示自己擁有的才華,憑藉著搞笑、表情管理特別到位的創造力,隨隨便便變個魔術、出席活動等,毫不費力就贏得千萬瀏覽。
「在這裡,只要有才華就能被聽見看見,你就有機會成功,這就是我們給用戶提供的東西,」周受資認為在TikTok走紅的門檻是如此之低。
最近,周受資與一群創作者共進晚餐,其中一位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開了一家墨西哥Taco餐廳,陰錯陽差成為網紅的故事也是驚呆了所有人──老闆嘗試在TikTok上發布餐廳美食的短影音,然後光是去年一年,就賺到了大約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0萬元)的收入。
「我看了他創作的內容,看完之後立刻餓了,」周受資笑著評價道。
演算法複雜,催生「發現引擎」
提供許多中小企業和無數普通人一個絕無僅有的發聲機會,為TikTok帶來了海量的平台用戶,不斷成長。
若想複製TikTok紅遍全球的成功模式,或許要先搞懂平台背後複雜的演算法。
難得的是,周受資也在這次訪談中,披露了TikTok的演算法祕密。
「一堆影片裡面,我喜歡一、二、三、四,你喜歡一、二、三、五,他喜歡一、二、三、六,我們都喜歡一、二、三,這定義了我們的共同興趣,那麼四、五、六雖然不一樣,但很可能也會是我們所共同喜歡的,就會推薦給你我他,」這位哈佛商學院的高材生說:「機器學習、推薦算法,其實就是數學而已。」
人們的觀看時間、按讚、分享等行為,都會構成「興趣信號」,讓演算法知道個人的興趣是什麼,然後極其快速地展示與用戶真正相關的內容。向用戶推薦個性化的內容,無疑可以增加用戶的黏性和停留時間。
「機器做的是識別人們的興趣點,所以如果你發布的內容對很多人來說沒什麼意思,就算平台給予很多曝光的機會,也得不到你想要的走紅,」周受資說。
這就是「用戶生成內容」(UGC)的魅力所在,內容要真的能讓觀眾產生共鳴才行,一旦觸發共鳴點,便會病毒式傳播開來。
TikTok之所以成功,除了因為它提供了創新的短影音平台,專注於年輕用戶,重視用戶參與和個性化推薦,同時,它不斷改進和創新,這些因素共同促使TikTok成為一個風靡全球的社交媒體巨頭。
值得注意的是,TikTok還在持續進化中。
以「衍生品」BookTok掀起的新風潮為例,誰也沒想到一個談論書籍並鼓勵人們閱讀的社群,竟可以在全球擁有1200億次觀看量,人們是如此熱衷於BookTok上學習烹飪、科學原理等,甚至是學習怎麼打高爾夫。
TikTok的強勢領先,處處顯示著成功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