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3個「每日離線練習」:手機成癮者如何實踐「數位極簡主義」

擺脫手機成癮,進行數位排毒。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05-09

瀏覽數 22,000+

《理想生活的關鍵字》/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理想生活的關鍵字》/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我有一個習慣,晚上、假日這些工作外的休息時間,幾乎不用手機,處於一個訊息不回、信箱不看,電話接不到的狀態,就好像隱居了一樣。因為我想要在可自由運用的有限時間內,好好和重要的家人相處,認真過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本文節錄自《理想生活的關鍵字》一書,作者:Kasin,以下為摘文。)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習慣很誇張,但是在這之前我其實是個手機成癮者,甚至是重度的社群媒體使用者。每幾分鐘都想點開社群媒體,看看有沒有新的貼文、新的限時動態、新的回饋或者新的訊息,正中軟體設計者的圈套。

著迷於拉霸的快感,時間都被自己滑掉了,導致對我真正重要的事零進度,比方說想看的書不斷順延、工作無法專心。意識到自己就算脫離了買買買的購物慾,卻又掉入另一個剝奪注意力的成癮深淵。

此外,對內向的我來說,手機也是逃避尷尬的工具。在捷運上、朋友聚會上,忍受不了靜默、無所事事的狀態,自然而然就會伸手解鎖螢幕,躲進虛擬的世界,假裝我很忙,忙著漫無目的地滑動態,或者無意識地把信箱、Line、蝦皮、訊息全部點一遍,現在想來實在很沒意義。

平日4小時,假日8小時,手機時時握在手上,一秒也不離身。低頭滑手機儼然成為第一順位的兼職工作,但沒有收入也沒有成就,假日還得拚命加班,嚴重的情況還會讓兼職工作影響到正職工作,不覺得愈想愈不對勁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識了數位極簡主義這個詞。一開始可能會誤以為是當個原始人,不用手機、網路等數位產品,其實不是。

數位極簡主義的核心價值在於「有意識地使用數位科技」,懂得拒絕不必要、多餘的資訊,並且,讓自己從被控制的奴隸狀態重新掌握主控權,將珍貴的注意力和時間用在值得的地方。這讓我開始審視手機與我的距離,並且做出實際的調整行動。

斷捨離不必要的雜訊

我們會斷捨離不必要的物品,應用在數位世界的第一步便是清除雜訊。關閉通知,不要讓惱人的聲響和紅點點任意干擾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取消電子報、廣告信,既減少資源浪費也能避免荷包失血;整頓追蹤帳號、好友。

我刪除了現在不關注的議題,無交集的友人和總是負能量滿滿的帳號;刪除可有可無的app,我的做法是刪除購物、娛樂的app,讓手機呈現生產力工具的狀態,誘惑會減少一大半。

如果你想要擺脫社群的魔掌,也可以選擇刪除所有社群app。我的手機裡看不到臉書和Instagram,Instagram我只裝在平板上,等於我出門的時間完全無法使用,但兩年來幾乎沒有任何困擾。

當Instagram癮頭起來時,我會問自己接下來的行為是投資、消費或浪費,停下來思考一下,慾望也會消退。

3個每日離線練習:擺脫手機成癮,進行數位排毒。(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3個每日離線練習:擺脫手機成癮,進行數位排毒。(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主動預約離線時間

生產力習慣有個原則是為重要的事預約時間,在數位排毒時,我們可以主動預約離線時間,在這段時光中把手機、平板、電腦等螢幕收起來,利用自己多出來的數個小時,專心投入在那些想做的事情上。

免費報名|8/17(日)賴佩霞@基隆塔《靜心的力量》新書分享會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在手機裡設定每日的21:30~7:00停用,幾乎所有app都會鎖上無法運作(除非輸入密碼),在此之前我會把需要處理的事情解決掉,離線時間就和帥哥聊天、寫手帳、閱讀,不僅更容易入睡,同時創下寫滿365天日記、每年閱讀50本以上書籍的里程碑。終於,想做的事情都一一完成了。

後來我也試著在假日停止使用社群媒體。過去我都會在假日發文和讀者們互動,長年下來感覺自己好像沒了不動腦的休息時間,有一直在工作的錯覺,那段時間我選擇用料理和烘焙來填滿日子。

在廚房裡,心無旁騖地專心切菜、燉煮、揉麵團、煮果醬,撲鼻的香味、手部的動作、烹煮的聲響刺激著我的五感,讓我不自覺就放鬆了起來,而努力過後的成品,受到家人和帥哥的讚賞,充滿了成就感。

這些練習讓我體會到一點:錯過消息一點都不礙事,錯失自己的時間才可惜。我生出了更多的時間,把心力從別人的生活、成就,放回自己身上,我不再那麼容易感到焦慮和不安,專心做著有意義的事,讓自己發光發熱。

每日離線練習

一下子實踐數位極簡,需要經歷難熬的戒斷期,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此必要,以下提供3個每日離線練習,只有短短的一兩個小時,先體驗數位排毒的威力,再挑戰更困難的任務。

用餐時光:我們很容易就會在餐桌上滑手機,但是要明白餐桌或聚會最重要的就是身邊的人和桌上的食物,建議把手機收到包包裡,尊重現場的彼此,讓自己專心在眼前的事物上,盡可能讓難得的交流有好的品質。

睡前1小時:很多人都有失眠、睡不好的困擾,其實只要簡單的一個行動──睡前減少手機的使用,就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這是因為許多研究發現螢幕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多巴胺會讓我們處在亢奮的情緒下,手機裡的內容也會讓我們腦子動個不停,無法靜下來,都會促使我們延後睡眠時間或導致失眠。

你可以設計屬於自己不碰螢幕的睡前儀式,閱讀、寫日記、伸展、冥想都是很棒的習慣,可以試試看。

起床後的1小時:這段時間是一天當中精力最好、狀態最佳的黃金時間,睡醒立馬滑手機,等於是在消耗我們每天有限的專注力,一旦啟動了尋找刺激的開關,隨著精力的耗盡,會愈來愈無法克制滑手機的慾望,一整天就這樣在分心狀態下度過了。

推薦放慢早晨的節奏,慢慢地刷牙、悠閒地吃個早餐、路上散散步曬曬日光浴等等,你會發現接下來的一天增添了幾分餘裕。

《理想生活的關鍵字:練習輕巧地過日子,找回金錢、時間與心靈的餘裕》,作者:Kasin,遠流出版

《理想生活的關鍵字:練習輕巧地過日子,找回金錢、時間與心靈的餘裕》,作者:Kasin,遠流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