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風潮愈演愈烈,教育領域的應用也難置身事外,當國內大專院校還在思索如何應對之際,美國哈佛大學從理工到非理工科系的師生,已將AI技術廣泛應用各個層面,他們如何做到?產學專家又怎麼看待台灣學術圈的AI應用?
「哈佛大學不分科系幾乎人人都在做AI,如果路上的招牌不小心掉下來,可能就會砸到一堆做AI的人。」在哈佛大學經濟學系擔任梅利莎.戴爾(Melissa Dell)教授的博士前研究員(Predocs)鄭紹鈺如此形容。
2022年底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大幅改變各個領域的科技應用場景。其中,教育現場更遭受衝擊,國內除了部分學校正研究該如何禁止或妥善利用外,普遍來說,將AI融入研究領域已是各個研究領域的尖端風潮。
哈佛大學教授梅利莎.戴爾是美國經濟學界聲譽卓著的學者,曾經獲頒約翰.貝茨.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俗稱小諾貝爾經濟學獎)。鄭紹鈺參與的研究,是協助戴爾教授研究東亞經濟奇蹟的原因。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