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藥廠生達固守台灣、放眼國際,14日甫上任董事長、完成二代接班的范滋庭是關鍵人物。非藥學專業出身的他,如何帶領生達挺過缺藥風波,讓去年公司每股盈餘4.56元?
座落台南新營的本土藥廠生達,萬坪空間裡頭,有一個人戴著粗框眼鏡,髮絲恣意地翹著,穿梭辦公室與會議室之間,時而和員工噓寒問暖,時而談論專業製藥流程。
毫無領導階層的官僚之氣,不羈的外表掛著親切笑容,隨性而隨和,他是14日上任生達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范滋庭,也是生達近年來邁向國際、業績爆發的核心人物。
談起生達,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創立55年來從未虧損,更是國內第一家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查廠標準的本土藥廠,他們生產的學名藥品從體外的皮膚到體內的心臟、肌肉、骨骼,高達上百種藥品在市場流通,已是首屈一指的製藥廠。
學名藥(Generic Drug)是指原廠藥(Brand drug)的專利權到期後,合格藥廠就能以相同成分與製程生產,藥品的用途、劑型、療效都和原廠藥完全相同,這也是生達的強項。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