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金融併購案「錢從哪來」讓金管會有疑慮,為併購案增添不確定性。金管會指出,台新金併保德信人壽案卡在台新提出的資金來源仍不明確、不符期待;國票金想同時擁有樂天純網銀與安泰銀行,對國票金的財務能力能否支撐有所疑慮。
曾是外商投信位階最高的台灣人之一,張凌雲卻在2020年,離開待了近30年的金融圈,人生曾經三次歸零,如今又再大膽創業,他到底在想什麼?
2020年因全球疫情、美國選舉等因素……,導致投資市場震盪,不僅改變許多投資人的理財行為,也催生了數位化理財服務的發展。
LINE Bank(連線商業銀行)在2/4搶到第二張純網銀營業執照!三家純網銀只剩「將來銀行」還等在起跑線。而搶頭香的「樂天國際銀行」已開跑一個多月,台灣金融界戰雲密布!
疫情持續升溫,全球經濟與投資市場波動,凱基銀行建議,在後疫情時代下,理財首重「財富守護」,手上有資金的民眾可把握銀行推出的限時限量臺幣高利定存活動,穩紮穩打增值資產。針對中高資產族群,善加利用銀行所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檢視家庭及個人的理財規劃與資產配置,還可透過會員加值服務獲得額外回饋,並且隨時掌握市場現況。
「極端天氣」、「氣候行動失敗」、「天然災害」、「喪失生物多樣性」、「人類造成的環境災害」這被「世界經濟論壇」預測為未來10年的5大可能風險,將嚴重影響你我的生活。遠見雜誌特舉辦「2021遠見ESG永續金融論壇」,解碼永續金融,找出未來發展關鍵。
面對疫情的黑天鵝效應,以「永續共好」為經濟發展指標,成為全球共識。王道銀行長期致力於結合金融本業與公益,發揮金融中介者的力量來幫助資源較匱乏的族群,正是將永續發展融入企業營運的示範。
一間宮廟也能躍居文創景點,這裡是雲林北港武德宮,讓你在祈福求財之餘,還有商務級香客大樓可住宿、吸睛又新潮的創意伴手禮可挑選,讓造訪者心靈豐收、滿載而歸!
你可能不知道,當前全台有登記的寺廟、教堂,密度比便利商店還高! 以往,銀行的角色,主要是協助宗教團體收款,但在金融科技蔚為風潮之際,兩者開始緊密連結。有的宮廟開始規劃ATM進駐,可機上點光明燈、安太歲,你也可嗶悠遊卡、一卡通捐香油錢、買周邊商品,甚至辦張宗教聯名卡,隨身攜帶保平安。農曆春節將至,拜廟、祈福更是熱門行程。《遠見》獨家專訪南投竹山紫南宮、雲林北港武德宮主委及團隊,為你解構「神明金流學」的奧妙!
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下全球更聚焦社會與環境、企業的永續發展,而金融業更是永續發展的引領指標,為讓更多人了解永續金融的價值與核心,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 Taiwan)特於2021開年舉辦「2020台灣永續金融論壇」,並宣布成立台灣永續金融推動平台,協同金融業者、金管會及相關周邊單位共同為台灣打造健全的永續金融生態圈。
為協助推動台灣金融數位轉型無痛升級,政治大學國際產學聯盟、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財金資訊公司與遠見雜誌,於2020年12月中旬共同舉辦「台灣金融服務前瞻研討會」,聚焦包含數位金融、開放銀行及金融科技三大焦點進行深入探討並發表研究成果亮點。
台灣推動開放銀行(Open Banking)邁入第二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現在,記帳App上,一鍵就能查看自己所有帳戶、信用卡資訊。不只有科技新創,還有隱身證券市場後台的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甚至連電信三雄之一的遠傳電信也搶進,究竟開放銀行有何創新與商機?
「開放銀行」時代來臨,面對這波金融「數位轉型」浪潮,銀行業該如何迎戰未來金融挑戰?來聽四位銀行資深長官,也是第一線的數位金融戰將怎麼說?
近年來,永豐金控深耕ESG領域,女董座陳思寬上任後首度正式受訪,矢言以世界標準為標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邁向永續成長。
歐洲國家向來是「環境永續」意識先驅,具有ESG傳統的法銀巴黎投顧,更是永續投資的佼佼者,它如何在疫情紛擾下大放異彩,並用行動開創三贏?
身為全球最大綠色、社會和永續債券承銷商,滙豐銀行跟上國際浪潮,並搭建四大方針,將永續理念融入策略和服務,引領世界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金管會接連發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及「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兩大政策,其實不僅是金融業,「永續金融」從每人生活、企業商機到危機,與我們息息相關,更成全球經營策略新顯學。而全台首份永續金融大調查,又點出什麼發現?《遠見》帶你一探究竟!
中國金融創新指標企業螞蟻集團,26日被金融管理部門第二次聯合約談。監管當局直指螞蟻集團存在「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藐視監管合規要求」等問題,並提出五大整改要求。
儘管全球疫情持續延燒、美國大選爭議尚未落幕,但有些國家的數位貨幣政策仍不受影響,持續進行中。反觀台灣仍陷在萊豬等政治紛擾中,無形中錯失許多搶占FinTech與數位金融先機的機會點......以下是前立法委員、「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副理事長許毓仁對台灣FinTech發展的現況解析。
今年美股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卻也伴隨震盪,加上美國大選後政局與新冠疫情等尚未明朗的不確定因素下,如何正確跟上經濟走向和長期趨勢,面對未來美股投資策略,投資人應掌握市場方向的變與不變。
金管會公布,明年起有11項金融變革將陸續實施,其中包含為鼓勵民眾檢舉金融違法行為,檢舉獎金上限擬提高至新台幣40萬元以上,預計明年上半年實施。
金管會2018年開放金融市場整併,昨出現啟動首宗「金金併」。富邦金控昨晚宣布以每股13元、溢價率逾24%,公開收購日盛金股權,全案採「非合意併購」,計畫一次拿過半股權,「否則一股都不買」,最終將斥資490億元拿下100%股權。
數位金融科技百家爭鳴,究竟台灣業者做了哪些努力?消費者們又最埋單哪些服務?《遠見》年度考核, 檢視業者對FinTech的自我評價,並窺見金融科技未來挑戰與機會。
僅誕生年餘,沒有上線記者會,沒有大力宣傳,永豐「大戶DAWHO」自2019年6月上線後,用戶數已累積超過58萬,擠下王道銀行,攻上市場前三大數位帳戶。
在這個行動支付普及率快速成長的當下,推出數位子品牌,以相對年輕、活潑的步伐,大搶市占和心占率,已是台灣金控圈的顯學。
數位金融服務已是銀行趨勢,但推出生活金融生態圈的台新銀行,是全台首家「生活金融無界限」的生態圈銀行,今年仍然獲得首獎肯定。台新如何做到?
過去,「數位金融」(以下簡稱數金)這個名詞,總讓人摸不著邊際,有些遙遠,疫情,卻意外地將彼此的距離拉近了。
2020年,堪稱數位金融轉捩點!新冠疫情讓行動支付使用率大增、純網銀即將開業、開放銀行(Open Banking)陸續上路,創新服務正帶來嶄新的金融樣貌。 「2020年是數位經濟深入生活的一年!」專家異口同聲地指出,FinTech金融科技已滲透到日常生活各場景。《遠見》2020年FinTech大調查,及「數位金融服務最佳銀行大賞」,追蹤金融科技發展,共同推動台灣金融產業起飛,與世界接軌零時差!
沒錢、沒時間理財,再也不是藉口。現在有個新服務,每次刷卡消費,就會幫你把消費金額的零頭,記入一個虛擬撲滿,當金額滿百元就會自動進行投資,邊消費還能邊理財。當金融遇上科技,消費購物也能變理財投資。 這項被稱為「嵐山豬豬」的做法,是中國信託的新創舉,也企圖打造360度環景金融的新起點。
金融服務,正以意想不到的便利速度、完整面貌向大眾襲來:「生活即金融,金融即生活」這是中國信託建構的360環景金融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