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ESG減碳大作戰!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做永續,不用犧牲獲利

段詩潔
user

段詩潔

2025-07-10

瀏覽數 650+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金融業要從Best in the World轉向Best for the World。」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於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上發表專題演講,強調:「做永續,不需犧牲獲利。」

「我把石化股換成金融股,帳面上碳排就下降了,但是這樣做有真的帶來影響嗎?」程淑芬指出,許多減碳只是paper decarbonization,氣候變遷影響的其實更廣,包括水、糧食、健康與自然環境。

統計指出,過去十年重大災害造成的每年平均經濟損失已達2400億,七、八年前還是1300億美元,去年飆升到3300億美元,其中九成與水有關。而台灣水庫有限,需每年蓄水1.5至2倍容量才足夠用水,顯見氣候議題對台灣高度相關。

2050年,全球將有20億人面臨水資源高度壓力;2020年與1970年相比,全球野生物種數量已減少70%。程淑芬指出,「目前人類使用的自然資源是地球負荷量的1.75倍。我們不是寅吃卯糧,我們是在吃下一代的糧。」

2025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於7月9日登場。

2025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於7月9日登場。

金融業實質轉型的責任

「大家都說需要六兆、八兆、十兆美元的投資,但這些錢從哪裡來?」她直言,若無有效的風險分攤與創新機制,資金難以落地。國泰參與包括IFRS S2、TCFD、TNFD等框架,強調金融業須具備促進實質轉型的能力與責任。

她以「犀牛債券」為例,將債券報酬與犀牛復育成效掛鉤,創造生物多樣性與投資報酬雙贏。Columbia 也推出首檔「 Biodiversity Bond」,為生物多樣性創造市場化價值,所以不是只有 Green Bond、永續 Bond,現在生物多樣性的債券也有了。國泰與台大實驗林合作開發Biodiversity Credit方法學,期望台灣在亞洲生物多樣性金融領域能佔一席之地。

她也提到,有關混合型融資(Blended Finance),早期民間的資本會覺得這樣的案子風險太高,所以會有開發基金、開發銀行、基金會、政府單位讓利,根據 Convergence 的研究,現在一塊錢的公部門資金,事實上已經可以驅動四塊錢的民間資金的參與了。」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我們常常說 No ESG, No Business,而且當這個企業想要長大的時候,如果它不重視ESG的話,No ESG, No Money,它就長不大。」同時,這麼積極地做氣候行動轉型之下,有沒有人因為這些事情而受到影響?只有共好才會是好的。

能源轉型應尊重在地文化

程淑芬以實際的故事為例,在墨西哥有一個地方蓋了很多離岸風電,但是並沒有尊敬當地原住民的需求,是缺乏對話的,就產生了衝突。強調能源轉型應尊重在地文化與社群。

若沒有前期支持與資金陪跑,許多優質案子不是倒閉,就是被國外資金併購。因此國泰不僅支持女性創業者,也透過影響力投資進入大學校園巡迴,與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合作推動青年教育。此外,國泰近年也深耕在地NGO,例如與黑潮基金會合作保護東部鯨豚棲地、與新山永續合作自然農法茶園,甚至協助坪林茶農擺脫灌溉與化肥依賴。

自2011年設立永續委員會以來,國泰逐步建構完整的永續金融路徑圖,涵蓋責任投資、碳揭露、水資源倡議、自然資本估值與影響力投資。目前國泰在投融資項目上,氣候與自然資本相關投資已累計近4000億台幣。

「做Best in the World不夠酷,我們要做Best for the World。」程淑芬以這句話為全場劃下句點。

她強調,金融機構不只是資金提供者,更是轉型過程的陪跑者與橋接者。面對氣候與自然資本危機,唯有超越本位主義,擁抱共好共生,才能讓永續之路走得長遠、走得踏實。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