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階級差距從小內建!Z世代窮孩子難翻身,原因未必是錢?
近期聯卡中心指出,台灣去年信用卡年度累計消費金額居前1%的持卡人,裡面竟也有Z世代30歲以下的「超級刷手」,這群人一年刷卡消費金額就超過200萬台幣!只能說在年輕一代,反而更能看出階級差距。這讓我也想起一對家庭背景一富一窮的情侶故事,常常為小事起衝突,卻不一定都跟錢有關。顯然窮的一方要靠愛情打破階級
不只醫學系擴招引議!藥學系名額續增,基層憂淪「流浪藥師」
教育部擬擴增醫學系員額1300人上限,引發爭議,在行政院長卓榮泰協調下暫時落幕,然藥學系也爆發擴招疑雲。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表示,近12年來,國防醫學院藥學系招生名額暴增三倍,藥學系學生員額總數已超政府1148人上限承諾。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所有醫事類科招生名額均由教育部審查,邀
培養CEO的搖籃!等了30年的一棟樓,大同大學讓一群產業巨擘都回母校了
7月4日,大同大學校園洋溢著久別重逢的溫度。中美晶集團榮譽董事長盧明光、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增你強總裁周友義、景碩董事長廖賜政等多位產業巨擘回到母校,為一座等待30年的教學大樓動土。他們身價總和破兆,卻有一段共通的青春記憶——在前校長林挺生的課堂上成長。這棟命名為「挺生大樓」的新建築,不僅是為學生
決定你是否成功的不是做事方法、不是個人才幹,而是「這2字」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決定成功的,不是做事方法,不是個人才幹,而是你的思維體系。哪些機會要等,哪些機會要追?哪些風險可控,哪些風險別碰?你需要「系統思維」幫助你提升決策力。養成系統思維,可以讓我們抓住機遇、規避風險、科學決策,增強我們處變不驚、運籌帷幄的能力。(本文節錄自《佛畏系統》一書,
領導不要只想著抓緊,更要知道何時鬆手
編按:創業者常認為,領導就是緊抓一切、親力親為,但真正高效的管理,在於「知道何時放手」。本文作者從18年創業歷程中學到,讓團隊獨立思考、承擔責任,才是領導力成熟的展現。究竟,該如何在抓與放之間取得平衡?今年是我創業的第18年,過去我共同創立了四家公司。曾經,我覺得領導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緊緊抓住公司,
培養出孩子愛人的能力:父母如何相愛,影響孩子未來的「這件事」
孩子剛出生時,是百分之百在接受被父母愛,還不懂得付出愛。隨著慢慢長大,在「被愛」的感受與「相愛」的體驗中浸潤之後,漸漸明白到「愛」的真諦,才懂得什麼是愛,以及有能力去愛人。「被愛」是爸媽對待孩子的方式,「相愛」是孩子眼中的爸媽是如何對待彼此,這兩個來源建立了孩子對於愛的認知基礎。(本文節錄自《覺察叛
退休後怎麼繼續創造收入?開「1人公司」賺錢,「這時間」就要開始準備
許多人創業時以為之前的客戶一定會委託自己,實際上「離開公司就是路人甲」他們不會把你當一回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早一點開始經營副業,事先累積更多經驗才是最穩當的做法。副業如果可以月入數十萬日圓,退休後馬上可以當成本業。因此,即使目前沒有辭職打算,建議可以早點經營副業做準備,終有一天,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
144位參與,16校23名學生獲表揚!看見大學生的「遠見」 展現社會關懷、培育未來競爭力
《遠見》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不僅關注國際趨勢、著眼在地發展,也相當重視人才培育。2024年第二屆「校園領袖‧人才培育計畫」共144位全台各大學校園領袖參與,自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每月在社群公開發表閱讀《遠見雜誌》的心得。經過《遠見》評選,於2025年7月1日公布年度獲獎名單,分為「特優
大學醫學系擴招「自費生逾1400人」反彈大!行政院急煞車
教育部六月核准清華等三校學士後醫學系增加招生名額,引發醫界不滿,醫師公會全聯會等29個醫界團體預計昨下午舉行記者會,批評「招生黑箱灌水」,不料,行政院搶先一步,一早緊急召開跨部會會議,決議醫學系學生招生總額仍維持每年1300人。衛福部自民國87年起規範每年醫學系自費生招生人數為1300名,而清華、中
40多歲被公司轉調下放:如何接受不盡人意的安排?要有「3種心態」
過往的教育方式,使我們慣於或執著於尋找「正確答案」。但實際上不見得每一件事都有「正確答案」。尤其,面對人生中的煩惱,人人的狀況不盡相同,更需要靠自己的頭腦判斷,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方。(本文摘自《內在提問》一書,作者為佐佐木常夫,以下為摘文。)接到人事異動的命令已經很不安了,若又被調到自己不想去的單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