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4個「暗示的力量」!人際智商專家:想表現出支持,就做「這動作」
即使是微小的信號,透過身體語言、面部表情、用字選擇等暗示,都將大大地影響你與他人的相處和互動方式。寫給每位想在工作中受到注目、贏得晉升或是爭取更多客戶、交易的你。無論是在推銷投資、協商工作還是與同事進行艱難的對話,能傳達熱情和能力的暗示都可以幫助你改善人際關係,並建立具有持久影響力的聯繫。(本文節錄
世界首富的成功哲學:一件事「最少嘗試10次」!習慣失敗的2個獲得
最近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段讓我深有共鳴的文字,據說原始概念來自伊隆.馬斯克。他的核心觀點是:「你要習慣一個嘗試做10次。做了若失敗,就請調整一下再試;一路這麼試驗與調整,最少嘗試10次。」為何要如此?馬斯克的理念是,當你逐漸習慣失敗,不再將得失看得過重時,反倒會在這些反覆嘗試的後期,真正開始學習。(本
你的生活型態,決定你會不會生病:「這5種疾病」與日常習慣有關
從生活習慣的改善著手,才能真正由源頭預防並減緩病情惡化;透過調整飲食、運動、壓力管理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病況,甚至降低未來發病風險。以下針對幾種常見疾病,從生活型態醫學的角度探討如何讓健康回歸日常。(本文節錄自《每一天的健康革命》一書,作者:邱文達/林宏榮,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1.心血管疾病
「找不到出路才繼續念」文科碩博生人數沒衰退,為何教授有擔憂?
相對於理工科碩博生占比較早年變少,被視為較冷門的人社科領域碩博生始終有一定的量。不過不少大學教授憂心,對部分人文科系來說這不見得可喜,因為有些學生不盡然適合念碩博班,有時是因找不到出路才繼續念,有些情況甚至會因個人基礎不佳影響整體教學品質,系所卻因考量招生率不得不收。一位文科教授指出,過去讀碩博班者
「一句話」澆熄孩子的積極性?高情商父母不對孩子說「這3個字」
今天你對孩子說了幾次「快去做!」呢?「不命令教養」正是要教大家實現這個理想場景。不必催促、不必吼罵,孩子主動行動,對自己充滿信心,還能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培養出自主學習、正向思考、自我管理等,學業以外的「非認知能力」,而這些,才是在瞬息萬變的未來中,真正需要的核心特質。(本文節錄自《不命令,讓
Google創意教皇揭露成功關鍵,教你挖掘自己的「X特質」!
編按:人生的每一次選擇與經歷,都是塑造未來的里程碑,而每個人的「X特質」,正是推動這些里程碑的內在引擎。《原力心態》提醒我們,回顧過去並非為了糾結錯誤,而是辨識出那些真正影響成長的關鍵時刻。你的X特質,是你面對未知、抓住機會、持續行動的超能力,也是你在挑戰中保持勇氣與好奇心的動力源泉。認識並善用它,
親子教養不該只有母親扛!「工作媽媽」至少要有三種神隊友
編按:在快速變動的時代,許多父母同時要面對職場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常常感到孤軍奮戰。知名作家丘美珍在新書《工作媽媽學會的事》中提醒:教養從來不是單打獨鬥,而是一場需要團隊協作的長跑。她以自身經驗證明,家人的陪伴與支持,能讓父母在疲憊中獲得喘息,也讓孩子在多元大人的身影中學會不同價值。教養的力量,不只是
說話聽得懂,做事信得過:真正的一流人才,都是「思考解析度」夠高的人
提案模糊、溝通失焦、決策猶豫不決……這些困境,其實都源自於思考的「解析度」不夠高。解析度愈低,腦中畫面愈模糊;愈模糊,就愈無法講出重點、找到對策或說服他人。真正能在職場中脫穎而出的人,不見得比你更努力、更聰明,但他們擁有一項關鍵能力——高解析度的思考力。(本文節錄自《高解析思考術》一書,作者:權藤悠
40歲才找到理想還有機會實現?先做「這件事」累積出「隱形本錢」
先找出擅長的事,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我價值感,才能在職場上產生價值,進而得到相應的職位與報酬,或許因而能讓你產生熱情。我觀察身邊那些在一個領域裡深耕10年、20年,而成為佼佼者、大師級的人物,他們也曾有過撞牆期,但最終都走向更高的成就,就是靠著:擅長>熱情>情懷>理念的思維。(本文節錄自《跳級思維》一
成功人士必學:設立目標時的9大關鍵做法與5大禁忌
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團隊也都有願景,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到底?又有多少團隊可以達成目標?在一項1000人的研究調查中發現,只有6%的人能夠完成計畫,其餘94%的人則會放棄挑戰。成功的人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注意力在哪裡,成就就在那裡!投入的程度與行動的速度,就決定了你將成為6%人還是94%人!(本文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