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培養出孩子愛人的能力:父母如何相愛,影響孩子未來的「這件事」

「被愛」的孩子更會愛人!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7-03

瀏覽數 50+

《覺察叛逆,看懂孩子的內在需求》/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覺察叛逆,看懂孩子的內在需求》/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孩子剛出生時,是百分之百在接受被父母愛,還不懂得付出愛。隨著慢慢長大,在「被愛」的感受與「相愛」的體驗中浸潤之後,漸漸明白到「愛」的真諦,才懂得什麼是愛,以及有能力去愛人。「被愛」是爸媽對待孩子的方式,「相愛」是孩子眼中的爸媽是如何對待彼此,這兩個來源建立了孩子對於愛的認知基礎。(本文節錄自《覺察叛逆,看懂孩子的內在需求》一書,作者:澤爸(魏瑋志),如何出版,以下為摘文。)

如何與青少年說愛呢?說穿了,好好的愛孩子、愛伴侶,是身體力行的最佳實踐。

在家裡傳達愛 

我們對孩子的愛,是讓他體驗,進而擁有;夫妻之間的愛,是給孩子的示範,進而模仿。爸媽想把愛傳遞給孩子,物質的提供屬於淺層的感受,較為深層且能回味一輩子的還是要回到內在。

能進入孩子內心深處的愛,無論是對孩子或是對伴侶,皆能傳遞「重視與在乎」「平等與尊重」「無條件的包容與接納」這3種的互動姿態。

我們對孩子的重視與在乎,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重要的人,是值得被愛的。我們對伴侶的重視與在乎,讓孩子知道不能把伴侶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而是要用心對待。

我們對孩子的平等與尊重,讓他懂得對他人一視同仁,成為不會貶低與歧視別人的人。我們對伴侶的平等與尊重,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兩性平權,對待伴侶不會有階級觀念。

我們對孩子有著無條件的包容與接納,讓他明白無論外在行為表現如何,自己依然是個有價值的人。我們對伴侶有著無條件的包容與接納,讓孩子看到夫妻之間應該有的相互扶持、成為一體的感覺。

簡而言之,我們如何愛他,孩子會用相同的方式來愛自己與愛他人;我們如何愛伴侶,孩子會用類似的方式來與未來的另一半相處。

雖然在青少年的心中排序,朋友或許比爸媽重要,可是,這份渴望被爸媽所愛的心,是不會變的。

我在網路上看過一個影片,講述的是街訪青少年曾聽爸媽說過哪些很傷人的話,沒想到被孩子深深烙印在心中的傷痕語句,是「真是後悔生下了你」,這句話完全否定了孩子整個人的存在,超傷的。所以,再怎麼生氣,也不要說氣話,還是要試著對孩子好好說話。

(延伸閱讀│上菜後先生把麵移到自己面前:1舉動看出「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教導孩子學習尊重他人 

希望孩子能尊重他人的前提,當然是我們要先尊重孩子,過程中他將體會到「什麼是尊重」,待同理心的能力逐漸健全之後,就能把他所體會到的感受展現出來對他人了。

我們在尊重孩子的同時,也需要教導他懂得尊重爸媽,因為爸媽是孩子學習應對他人的第一個對象,而教導的方式,就是讓孩子練習「換位思考」,方式是「多說爸媽的感受」,有必要時,適時表達拒絕。如此,才能讓孩子明白,不是他想怎麼樣別人就需要配合的。

比方,學齡前的孩子在哭鬧,揮手打到媽媽,媽媽就必須嚴厲的說:「我知道你很生氣,可是,你的手打到了我,我會很痛的。你可以生氣,但不能打人。」

小學的孩子想找爸爸玩,爸爸剛下班回家有些累,可以說:「你想找爸爸玩啊,好開心喔,只是我現在有些累,想要休息一下,我的拒絕可能會讓你失望,不然,你等爸爸休息30分鐘,時間到了,我就可以陪你囉。」

青少年很衝,頂撞了爸媽,講了不好聽的話,爸媽可以說:「我們約束你,你當然會不高興,可是你因為不高興而說了這些話,我們聽了也很難過。孩子,你是可以生氣的,請你試著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你的生氣,好嗎?」

我們尊重孩子,是在塑造孩子自己的界線,而表達父母的感受,是在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界限的存在。我不能冒犯你,你當然也不能冒犯他人。

所以,我都會提醒兒子和女兒,「伴侶之間,當我們向對方說『不要』的時候,就是在驗證對方有多尊重我們的時刻。」特別是女生,需要多加留意,絕對不能為了愛而違背自己的意願,讓對方強行跨越到自己的界線裡來。

(延伸閱讀│給女兒:說愛妳的人如果不尊重妳的選擇,那就不是愛妳

《覺察叛逆,看懂孩子的內在需求》,作者:澤爸(魏瑋志),如何出版

《覺察叛逆,看懂孩子的內在需求》,作者:澤爸(魏瑋志),如何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