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作者關鍵字:
機場:城市的第一印象
香港赤臘角新機場一啟用,把原來高效率的香港一下拖累成不堪入目的狀態。有了一個新門戶,卻沒有新氣象,可見門戶扮演的角色往往與國家形象密不可分,既是象徵也是門面。那我們就來看看門戶建築吧!香港啟德機場原是世界各國的門戶中最貼近市中心的,充分發揮便利性,並將香港的特質展露無遺,例如填海造陸而成的機場跑道、
空間層次決定生活
朋友從宜蘭來。下班時分,我們的車子塞在一條巷子中,他問了一個令我啼笑皆非的問題:「這條路以前是不是一條小溪,或是留公圳的支流,後來才加蓋成為馬路?」他的觀察不禁讓我認真地思考:生活空間的層次對人究竟有何影響?朋友說:「這條馬路彎彎曲曲的幅度像河川,而不是都市計畫的幾何線條,它很像宜蘭到處可見的小圳。
城市「新」意象
讓我們來做個遊戲吧。打開車上的地圖冊,翻到你所知道的重劃區或副都心,認認那些路名,諸如台北的松德路、松仁路、松…,台中的惠中一街、市政北二路、朝富一街……,以及台南湖美那些發音相近的路名。然後開車到當地走一趟,回來之後有沒有辦法對那個區域說出個所以然來?我想,答案可能是很「混亂」的;混亂的意思包括形
休憩為了體驗什麼?
週休二日已掀起台灣都會子民生活一種極富浪漫的念頭,即使在金融危機中,旅遊、美食、購物仍不斷挑逗著無止休的輕鬆慾望。然而,旅行所要壯遊的都會山川與人文美景,和我們的生活態度卻是背道而馳的。這既不是工程問題、也無關政策的正確性與否,而是我們的群性使然。所以,號稱民主政治的中產階級社會,卻有著豬圈般的公共
城鄉失衡的「利」與「美」
台中縣的拜耳投資案與台南縣的濱南案等衝突意見躍上選舉後的新聞頭條,城鄉發展的課題在地方選舉綠化效應之際將更為人所關注。關注的重心在於,城鄉的發展不再只是政治人物就能決定,但民粹手段(如公投)能主宰其分際嗎?也許我們該先探討一下城鄉發展的分際吧!台灣的現代化論者皆以劉銘傳建設台灣做為起點,日據時期的都
教堂也瘋狂
年末,街頭的聖誕裝飾又出籠了,「平安夜、聖善夜」的旋律也多了起來。在我們這個非基督教國度,近年來由於商業的促成,平添了幾許宗教的氛圍,平安夜更將吸引許多一年上一次教堂的一日教徒。然而除了平安夜,平日散落在各個社區的教堂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到歐洲旅行,大城市的主教座堂一定是觀光的焦點,不論是圓拱
另一種選擇擂台
「冬風吹,戰鼓擂」,每到年末就動員的選舉,已像候鳥般成為台灣行事曆的一環。我們這些扮演選舉人角色的,除了挑藍選綠揀黃或看上無色彩的人選、聽聽兩造放話及助陣隊伍開罵之外,好像能介入的事也不多。也許看看他們在政見上經營「美麗新故鄉」的藍圖,或到他們的競選總部逛逛,體會其營造的「臨時空間」是怎樣的格局與格
大學一定要『大』嗎﹖
九0年代台灣的新設大學就像圍棋手急切地落子一般,散布於各窮鄉僻壤,也宛若晨星撤布於微曦的天幕。但校園的增多除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升學率以外,新大學似乎不再是杜會最耀眼的場所;因為這些新大學大多只是一塊不毛之地加上幾座房子,透過聯招制度就人來人往。但量的增多也令人質疑,台灣要把有限的資源投資在這麼多的「甘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