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癱瘓世界,一群商人及科學家群起而戰,與死神賽跑,在最短時間內催生救命疫苗。《華爾街日報》調查記者祖克曼把這段驚心動魄的過程寫成故事,藉此解構全球「疫苗商戰」背後的重大意義!「你的第三劑打了沒?」「我該選擇AZ、BNT、還是莫德納?」Omicron變異株持續糾纏,讓疫苗接種站「打」氣不墜。但你
2020年11月8日,當全球苦盼新冠救命疫苗之際,BNT與輝瑞合作製造的疫苗,在第三期試驗中獲得破九成的效力。它們如何在短短九個月內,拚出史上研發最快速又安全的疫苗?一株凶猛病毒,竟然促成大西洋兩端、企業老少配的一段「姻緣」!主角之一,是14年前誕生於德國美茵茲的BNT(BioNTech),多年來掌
兩年多前,一場瘟疫顛覆世界局勢,也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台灣史上最悠久、規格最高的華人國際型年會——遠見高峰會,2021年仍突破疫情與國界限制,邀集各領域精英齊聚台北。為期兩天的大會中,眾人打造出26場知識饗宴,共商後疫情時代的永續之道。歷經兩年多的疫情紛擾,全球力圖恢復正軌,Delta變種病毒餘孽未消
歷經兩年多的疫情紛擾,正當全球力圖恢復正軌之際,更棘手的Omicron變種病毒竟來勢洶洶、衝破各國防線。值此同時,挺過重重難關的台灣,該如何迎戰新變局?2021第19屆遠見高峰會,今(12月6日)在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隆重揭幕。本次大會同樣突破疫情與國界的限制,邀請上百位政經學界領袖、全球精英及貴賓,
在男性主導的世界政壇,德國總理梅克爾低調、內斂的行事作風,備受好評,16年來,寫下堪稱經典的「梅式領袖互動學」,值得世人學習。她如何善用自身優勢,與各國政要周旋,贏得尊重與肯定?隨著德國大選結束,長達16年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時代也將謝幕!雖然未來由社民黨黨魁蕭茲(Olaf Sch
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在9月26日大選後卸任,結束長達16年的執政。這位樸實無華的「鐵娘子」不僅擄獲德國人的心,在國際社會也有正面評價。《遠見》帶你深入了解梅克爾的人生,一探她如何領導德國、改變歐盟、影響世界?被德國人暱稱為「國民媽媽」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將於9月底卸下總理職務。16
「我們常滿手數據,卻做出差勁的選擇!」全球大數據權威、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從疫情、教育,乃至於商業模式,通盤解析「思考框架」對人類的重大意義。新冠肺炎持續肆虐全球,各國抗疫手法大不同,但你知道嗎?成敗關鍵往往就在於「思考框架」的認知差距!以紐西蘭與英國為例,疫情爆發之初,紐西蘭將新
台美關係逐漸升溫,看似迎來榮景,台灣卻被評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出書,點出台灣正面臨的艱難抉擇,讓許多長期被忽略的困境,逐一浮現……世界秩序解構重組,地緣政治成為熱門議題,台灣也從世界的邊陲地帶,一舉躍為亞太核心要角。從後川普時代的衛生部長、國務次卿相繼訪台,到拜登政府派遣
成就一家好公司,需要縝密的領導策略,以及能與之相呼應的團隊。然而,一個不當決策,往往是衰敗的開端,行為經濟學大師席波尼出書,揭開許多企業決策盲點。你一定沒想到,一個擁有近萬家分店的影視出租帝國、美國零售業巨頭,以及攝影器材領導品牌,之所以一步步走向衰敗,都是因為深陷決策盲點!3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
國際情勢劇變,讓2025年將踏出校園的學子們不免憂心忡忡,紛紛困惑自身在校所學,能否順利接軌未來?當傳統金融業逐步轉型為金融服務業,更朝金融科技業發展之際,業者也在苦思如何培育出實力堅強的金融專才? 過去長期負責台灣金融人員的教育及訓練,並主導玉山金控人力甄選、培訓,擬定人力策略發展規
台灣的半導體實力穩居世界領先地位,國際知名電資學者、臺大副校長陳銘憲認為,新冠疫情使人類數位化進程推進30年,原居優勢的電資人因此更添利多。但由於資通訊產業持續火熱,競爭相對激烈,陳銘憲鼓勵想要投入的同學,必須努力讓自己出類拔萃,培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主動學習並汲取新知,才能在人才濟濟的
從台北商專到台北商業大學,創校超過百年以來,始終是台灣商管人才的重要搖籃。校長張瑞雄畢業於台大電機系,資訊科學的專業背景,讓他在治校時不僅著重商學訓練,也關心學生數位力的養成。2021年入學的同學,畢業時將面臨不同以往的商業運作模式,張瑞雄巧妙地以「ABCDEFGHI」九個英文字母,分別闡述九大數位
你也是這波台股漲潮下的獲利者嗎?在盆滿缽滿之際,如何預見危機、守住財富?美國知名財經作家摩根.豪瑟,挖掘人性弱點、解構致富心態,值得投資人省思。你知道嗎?投資理財不一定要研究繁複的數據報表,卻不能不了解「人性」!2021年,台股依舊漲勢如虹,在「護國神山」台積電領軍下,不僅接連突破「萬五」「萬六」大
國際大門閉鎖,國旅雖迎來利多,但衍生諸多亂象,把一度打算「封麥」的嚴長壽逼了出來!由於擔憂旅遊業可能的「墜崖式崩毀」,他再次提出建言、針砭時局,盼台灣走向更文明的生活。一株病毒,無情地封鎖各國大門,過去如候鳥一般,頻繁追逐白雪、紅葉、世界絕景的國人,因為走不出去的窒悶壓力,一瞬間全往國內各大景點跑,
歲末年終,若要國人票選2020年最火紅關鍵字,「超前部署」想必會入選。而這四個字,竟與國際危機管理大師邱強研發的「零錯誤」思惟緊緊扣合;而從美國大選爭議、新冠疫情防治的背後,邱強又看出哪些「零錯誤」的關鍵學問?美國大選歹戲拖棚,由於川普迄今仍未公開認輸,也讓跨過當選門檻的拜登,在尚未入主白宮,就先迎
一場世紀瘟疫刮起巨浪,迫使世界面臨未知變局。台灣史上最悠久、規格最高的華人國際型年會——遠見高峰會,今年突破疫情與國界的限制,邀集各領域精英齊聚台北,為期兩天的大會中,眾人打造出33場知識饗宴,一同探討後疫情時代,解封重啟、轉型求生、再創巔峰之道。困頓難安的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疫後的新世界,將
在國際政經局勢紛擾下,中國與日本問題專家、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呼籲,各國領導人要良性互動,聆聽對方的聲音,透過了解彼此、友善交流,進而化解歧見,攜手維繫世界和平。「拜登若當選,美中關係『會硬不會亂』;若川普連任,將持續『又硬又亂』!」高齡90歲,舉世公認的中國與日本研究權威、現居美國的哈
全球最大CRM供應商Salesforce,近來獲利節節高升,還多了「道瓊科技股王」的新頭銜。創辦人貝尼奧夫如何善用四大成功基因,打造獨特企業文化,創造人生巔峰?今年8月底,美國科技新聞版面不約而同聚焦在同一標題:「蘋果公司(Apple)分割股票生效,道瓊科技股王換人做!」這家新科「科技股王」,就是全
研究所的訓練如何接軌職場?畢業如何快速適應產業?《遠見》直擊各產業,邀請各領域畢業的學長姐分享經驗,讓你未來對接職場更容易,更快上手。《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選擇輔仁大學大傳所?鄭迺答(以下簡稱答):我從小喜歡繪畫跟書法。填大學志願時,單純想讓興趣與學業接軌,順利考進美術系。在大學,從探索藝
傳統媒體逐漸式微,數位轉型成為必然。舊工作消失,新工作應運而生,例如擅長大數據分析的資料科學家,透過多媒材擁抱群眾的YouTuber和網紅,「社群小編」風潮也吹進企業、政府部門和政治圈。大學新聞傳播教育也積極調整課程方向,聚焦數位思考力與技術力。「數位教學與實用性,已成為傳播教育的重心,」銘傳大學傳
臺灣師範大學副校長印永翔,專精國際金融、全球政經趨勢的解讀。他認為,不管有沒有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這兩大「黑天鵝」來攪局,現在都是攻讀研究所的好時機,而商管更是值得投資的跨域學群。近年來,全球景氣大洗三溫暖,商貿大環境挑戰嚴峻。以國內研究所來說,商管學群仍是第二大宗(第一為資工),這代表很多人對此領
臺灣大學副校長陳銘憲是世界級電資學者,榮膺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主持人,為美國電腦學會會士(ACM Fellow),電資學院院長任內設立「資料科學學程」,整合資訊科學、統計、數學等核心知識,為產業界培育炙手可熱的資料科學人才。常有學生問我,電腦科技進步至此,技術還能再突破嗎?電資人的未來會不會面臨瓶頸?
「科技無法擄獲人心,科技之所以迷人,是因為背後蘊含豐沛的人文社會元素!」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一語道出人文社會科學的不敗優勢。他鼓勵同學,與其追逐「通才」,不如善用「專才」,學習組織一支好團隊,複雜的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一株世紀病毒,打亂全球復甦腳步,許多畢業生忐忑地問我,現在景氣不好,要先讀書還是先工作
台灣食安意識抬頭,帶動小農經濟崛起,愈來愈多消費者願意掏錢,購買高單價、好品質的農產品,但如何挑對作物、種出好東西、賣到好價錢,仍是台灣小農苦苦追尋的一門課。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地方創生、鼓勵青年返鄉務農,並推出新農業政策與補助方案,讓各地小農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衝出一波波的「小農經濟」潮。台灣被譽為
高雄市長補選落幕,此次補選過程中,意外爆出比選舉本身更受爭議的「李眉蓁論文抄襲案」,不只連日登上媒體頭版,捲入事件的中山大學,在網路上遭受各種嘲諷,讓校友、學生、老師因為校譽受辱,紛紛氣到不行。面對此一危機,中山大學在第一時間宣布徹查,將以最快速度做出審查。昨天傍晚,中山大學正式公布調查結果,經委由
2020總統大選頗具戲劇性,「小英2.0」的升級進化,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其背後的政治品牌學,是所有政黨都可參考的一堂課。民主時代,我們都自認是總統的老闆,如果有一天,自己工作上的老闆是總統呢?隨著選戰手法推陳出新,過去給人傳統、老派印象的政黨,開始納入一群充滿創新思惟、熟悉品牌操作、善用社群工具的年
你對銘傳的印象還是「嚴管勤教」嗎?近年來,它已邁向「勤管勤教」新時代。從女子商專蛻變為綜合大學,銘傳正重新定義人才培育方向,由過往「聽話好用的員工」進階為「懂思考、有應變實務的人才」,一步步帶領師生迎接未來挑戰。順著士林福山而建的銘傳大學,兩年多前終於有了「攻頂」電梯,但若是上下課尖峰期,仍必須乖乖
108課綱才上路,新冠疫情偏在此時帶來衝擊,當學生自主學習態勢更明確,遠距若成為教學新王道,學生眾多的淡江大學將面臨什麼困境,如何保有優勢、接軌未來?數月之前,當疫情在國內延燒,似乎看不到停損點時,某些大學就因為傳出境外生確診,部分課程被迫停課或改為遠距教學。學生人數高達2萬3000多人,又有大批國
在全台步入防疫新生活之際,英國管理學大師韓第,十多年前的預言成真!疫後的人們,更重視「斜槓職涯」與「第二曲線」的經營。新書《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進一步告訴世人,預做準備,就能坦然面對疫後新世界。許多名人喜歡用跑馬拉松來引喻人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便說過:「不管人生或事業,都是像跑馬拉松,成功
英國管理學大師韓第,十多年前的預言成真!疫後的人們,更重視「斜槓職涯」與「第二曲線」的經營。新書《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進一步告訴世人,預做準備,就能坦然面對疫後新世界。一株病毒,攪亂世界200多天,迄今仍深受其苦。雖然台灣許多防疫禁令,已在6月7日鬆綁,但對多數人而言,解封即便換來自由,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