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職場媽媽會給公司添麻煩?研究顯示:養孩子的人工作效率反而更高

妳也是兼顧工作和育兒的「超人媽媽」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2-12-09

瀏覽數 15,800+

《媽媽的高敏感情緒自救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媽媽的高敏感情緒自救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究竟工作和育兒能否並行呢?這個社會賜予兼顧兩者的職場媽媽一個看似光榮的稱號,將她們包裝成「超人媽媽」,但這反而成了她們在工作和家庭裡的枷鎖。(本文摘自《媽媽的高敏感情緒自救書》一書,作者為鄭宇烈,以下為摘文。)

「超人媽媽」一詞,也許是社會暗地裡期待女性可以成為這樣的人,是一種男性思考模式下產生的假象。在現實世界中,工作和育兒光是能做好一項都不容易了,可是這個社會卻要求職場媽媽必須完美地兼顧兩者。

如果媽媽在不知不覺間認同這種觀念,要求自己達到所謂超人媽媽的超高標準,很可能就會因為無法兼顧兩者而遭受失敗和挫折。這種經歷會影響媽媽的情緒和行為,導致工作與育兒不斷顧此失彼的惡性循環。

工作真的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嗎?

很多媽媽擔心自己身處職場,母親角色的空缺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因而感到內疚不安。不過,最近的媽媽們不只是經濟上的考量,一部分也為了滿足自我實現等個人需求而選擇留在職場。

從媽媽的自我肯定面來看,這件事值得鼓勵,但與此同時,因為工作而產生罪惡感的狀況也與日俱增。從一項韓國研究的結果來看,職場媽媽遭遇的最大難題正是育兒問題。孩子年紀愈小,託付給別人的罪惡感就愈大,導致媽媽的育兒壓力跟著增加。

但話說回來,媽媽就業真的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嗎?

將相關研究做個歸類,大致可分為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對孩子有負面影響」,另一種則主張「如果有人可以代替母親接續照顧孩子,那就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媽媽就業反而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自律性和獨立性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因此,比起媽媽就業這個問題本身,由誰來代替媽媽照顧孩子、能否讓孩子產生歸屬感和安定感更重要,媽媽沒必要因為自己是職場婦女而感到內疚。更何況心懷愧疚會引發過度的不安,進而對照顧孩子的人產生太多顧慮,這樣反而會製造出新問題。

比起沒養育孩子的上班族,養育孩子的人在生產效率上反而高出許多。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比起沒養育孩子的上班族,養育孩子的人在生產效率上反而高出許多。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還有一些職場媽媽因為怕給公司添麻煩,與其他職員相處時會越來越退縮,其實不需要這樣。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研究團隊,以一萬名職場男女為對象做了一份研究報告,根據研究成果來看,比起沒養育孩子的上班族,養育孩子的人在生產效率上反而高出許多。

令人感到有趣的是,這項調查一開始是以生孩子會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假設為前提,沒想到結果卻出乎預料。

女性在「育兒」與「工作生產力」之間的關聯性比男性更顯著,而擁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女性又比只有一個孩子的女性,工作效率來得更高。當然,孩子處於嬰幼兒階段,媽媽的工作效率會比同齡員工下降15%至17%,但過了這段時期,反而會出現逆轉。

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因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讓母親產生責任感、歸屬感及心理安全感的關係。也許孩子還小的時候,的確會給工作帶來暫時的影響,但就長遠的眼光來看,反而能給公司帶來好處。

所以,妳沒必要因為是職場媽媽就畏縮不前,而是要以這個身分為榮,變得更加理直氣壯。

身為職場媽媽的最大優點

職場媽媽確實有一項好處,就是可以固定一段時間與孩子分開。如果整天跟孩子待在一起,媽媽可能會罹患育兒憂鬱症,心理上變得難以面對分離。

就算孩子正在獨自玩耍,或是託付給丈夫與父母,也會一直掛念孩子,使得很多媽媽覺得獨處時間非常難熬。這種心理上的分離是很難單靠意志力去克服的。

相反地,職場媽媽去上班,就等於從育兒的世界裡下班。孩子和媽媽在面臨第一次分離時肯定會遇到困難,但適應後就可以接受這種規律的分離。

如此一來,即使和孩子在一起,也能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這麼做對母親的心理安定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提供孩子更優良的養育品質。

《媽媽的高敏感情緒自救書:26則減輕教養憂慮的處方,找回育兒與自我的平衡》,作者:鄭宇烈,大好書屋出版

《媽媽的高敏感情緒自救書:26則減輕教養憂慮的處方,找回育兒與自我的平衡》,作者:鄭宇烈,大好書屋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