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日方長不是說我知道未來有多長,餘生有多少可以揮霍和嗟惋的時間;人生苦短也不是說我沒有未來,容不下多一刻的虛度。(本文摘自《生活是無以名狀的碎片》一書,作者為不朽,以下為摘文。)
常常聽到人們兩種極端的說法:
「來日方長,以後還有很多時間和機會,慢慢來。」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有機會做了。」
其實我常常覺得明天很漫長,特別是空洞的時候,我只是覺得一片荒涼。不是特別悲傷,也不特別快樂,不跌宕、不曲折、不劇烈,就像是凌晨三點的梅雨,世界睡著了,我靜靜地醒著,旁觀這場夜雨,沒有人知道,當時我覺得這場雨可能就這麼下一輩子,等不到它停的時候。
時間就是突然扭曲的軌道,我在裡面蜿蜒前行,很久很久都走不到盡頭,然後天就亮了。
天就亮了,雨停了,夜晚消失了,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那樣。然後慢慢發現,很多個晚上都這樣過去了,無聲無息,永遠有明天的夜晚,永遠有明天的日出。我其實知道的,漫長只是心的感知,是我在主宰時光的長短,而無法填滿任何時光的我,無法安放這些漫長的日子。
來日方長是個很美好的詞,許願很多明天,像是一個不服輸的人,努力對抗著時間造物主。
短暫是對過往的總結,所有日日夜夜被濃縮進一個名為「過去」的載體裡,再好的或再壞的都可以輕談一句「都過去了」,那些時間有多漫長、有多難熬,只有自己知道。
它們出於完全不同的基準和定義,所以我才會覺得人生又漫長又短暫,它們並不衝突。
結果來日方長和人生苦短可能是同一件事,皆是要我們正視此時此刻。
來日方長不是說我知道未來有多長,餘生有多少可以揮霍和嗟惋的時間,而是希望自己能夠往前看一點,別糾結眼前的短嘆,正視現在的難關和難忘,好好渡過今天,才能砥礪前進。這是實現的力量,放開眼前一刻,時間的累積實現來日可期。
人生苦短也不是說我沒有未來,容不下多一刻的虛度,而是看清楚眼前的路途和無助,而是學會把握和知足,免去過多的未決和混亂,專注於目光所及之處,跨步走過糊塗和錯誤。這是現實的力量,看開自身的匱乏,享受義無反顧的勇敢。
現實和實現,既是人生苦短,又是來日方長。
無常無常,就是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