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衰老可以逆轉嗎?「返老還童術」是怎麼回事?

健康老化應該是最可行的解方

張玉櫻
user

張玉櫻

2022-01-16

瀏覽數 60,650+

知名老年醫學專家、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根據新近的研究指出,對於逆轉衰老比較有可行性的做法,需要在科學上找到更上游的決定因子。照片提供/陳亮恭
知名老年醫學專家、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根據新近的研究指出,對於逆轉衰老比較有可行性的做法,需要在科學上找到更上游的決定因子。照片提供/陳亮恭

伴隨著衰老而產生的一些基因活性的改變,是有可能被逆轉的,曾獲得諾貝爾生醫獎的「山中因子」,更被視為「返老還童術」的可行手段。但這一切,科學家還在研究試驗中,當下比較可行的是「健康老化」。

基因修飾與幹細胞的大未來

有沒有什麼科技,讓人類有機會逆轉衰老、重返青春呢?

「有的!但目前還沒完成。」知名的老年醫學專家,同時也是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高齡醫學科特聘教授的陳亮恭醫師表示,基因修飾(又稱基因編輯)和幹細胞,便是其中代表。

只是,暫且不論安全性如何,基因修飾有一個麻煩的問題,那就是衰老的過程、疾病的發生,大概都不是由單一個基因決定的,而是取決於許多基因。

陳亮恭指出,因此修飾一個基因對於延緩衰老的幫助不大,但是只要哪一天人們對決定健康或老化因素的基因了解更多,就愈有可能修飾得更完整。

小辭典:基因修飾
原文是基因編輯(gene editing),就是以生物技術修改人體DNA,從源頭徹底根治基因缺陷所引發的疾病。

再看幹細胞,目前醫學已經走到幹細胞可分化成某些器官細胞的應用,例如把幹細胞誘導變成心肌細胞,並做成貼片,還有針對黃斑部病變,把幹細胞分化變成視網膜細胞,這是可行的,國外已經在進行人體試驗。

不過幹細胞用於防老也有其難題,由於老化是全身性的過程,但目前運用幹細胞的再生醫學,比較難針對全身性來進行,大多是針對單一器官。

陳亮恭表示,想做出一整顆器官比單純誘導幹細胞分化成某些細胞還要複雜,例如心臟裡面還有很多其他複雜的結構,需要搭配組織工程,但這部分的發展目前還不夠完整。

山中因子,再生醫學大躍進

對於再生醫學,陳亮恭舉出一項著名的研究來說明。

2006年,日本幹細胞研究者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發現了一組基因:Oct3/4、Sox2、c-Myc和Klf4,能夠誘導成人已發育完成的體細胞變成多功能幹細胞,山中伸彌將這個基因組合命名為「山中因子」(Yamanaka Factors)。

因緣際會,陳亮恭和山中伸彌有幾次當面請益的機會。

他指出,山中因子最大的特色是,把體細胞例如皮膚細胞,放進山中因子這四個基因,皮膚細胞可以培養回到最原始的胚胎幹細胞狀態,再誘導胚胎幹細胞往下分化成各種器官的細胞,山中伸彌還因此於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醫獎。

雖然原意是這樣,但後來在應用上出現些麻煩。

山中因子當中,部分是潛在的致癌基因。所以後來有其他科學家修正山中因子,發現可以用其中部分基因就能達成目的,否則如果導入致癌基因,回到人體衍生的問題更為複雜。

陳亮恭表示,山中團隊的主要發展目標是把它誘導變成某一個器官的方向。

例如心肌梗塞若範圍很大,怕救不回來的時候,可將事前透過幹細胞培養好的心肌細胞做成一個貼片,貼在病人的心上,那麼就可以避免大範圍的心肌損傷造成心因性休克。

從上游因子阻斷衰老

陳亮恭根據新近的研究指出,對於逆轉衰老比較有可行性的做法,可能要在科學上找到更上游的決定因子。例如,強化骨骼肌可以影響許多器官,這就是比較上游的因子。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小辭典:骨骼肌 
人體肌肉組織包含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體內共有600多條骨骼肌,約佔全身重量的40%,它的特色是可以受意識支配而做出各式動作,所以又稱為隨意肌;心肌、平滑肌則屬於不隨意肌,不受意識支配。

因此有一些藥物的發展方向,是強化骨骼肌健康,那麼下游的新陳代謝、心血管、肌少症、衰弱症、骨質疏鬆,甚至失智症等問題,可能就不會出現。

所以如果可以找到更上游的決定因子進行調控,就比較容易一次針對多個目標。否則,現在的做法幾乎都是一次針對一個器官,恐怕會做不完。

類似的研究也發現,當骨骼肌強化之後,甚至也可以增加腦細胞的再生。

這直接導致醫學觀念的改變,以前認為骨骼肌是運動器官,現在則認為骨骼肌其實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肌肉的活動影響許多器官的狀態,如果可以讓肌肉往好的方向進行,自然會產生後續的效果。

事實上,也已經有藥廠進入這類藥物臨床試驗的第二期、第三期,到了這個階段,通常代表很可能5~10年內有新藥上市,或許是看得到的未來!

逆轉衰老不如「健康老化」

陳亮恭致力於傳達「健康老化」應重視整體性的理念。照片提供/陳亮恭

陳亮恭致力於傳達「健康老化」應重視整體性的理念。照片提供/陳亮恭

對於逆轉老化,宏觀而言,近200年人類的平均壽命可以從40歲延長到80歲,其實是整體社會的進步,經濟、公共衛生、營養各方面條件變好,個人生活與健康行為也愈來愈往正向調整的緣故。

既然這是可期待也做得到的,陳亮恭建議,還不如現在就把「健康老化」這件事情做好。

和重視外觀或身體器官的功能比起來,健康老化重視的是整體性。世界衛生組織為健康老化訂定了明確的目標:可以獨立生活、不失能、不失智、不需要他人照顧,這是基本款,至少要達到這程度,才算是一個健康的老化過程。

陳亮恭指出,健康老化的原則不能僅靠單一介入的做法,而是多元的模式,至少要包括以下五種因素同時進行。

第一是運動,同時要兼顧肌力的強化和心肺功能與複雜度,一併訓練腦部,所以不能只有單純的運動。

第二是營養,最需關注的是蛋白質攝取,確保營養與避免骨骼肌流失。第三是社會支持、人際網絡、心理健康。

第四是預防保健,包括施打疫苗、健康檢查。第五則是慢性病管理。這些綜整起來的策略也是促進健康的最有效行動。

全球不同國家都因此進行了很高規格的研究設計,只要這五件事同時進行,體能和認知的衰退都可以減緩,這起碼是目前有強力實證的知識。

千人大實驗,科學方法應對衰老

陳亮恭所主導的台灣研究團隊,發表了非常高規格的健康老化論文,從2014、2015年開始收案,有國健署的經費支持,執行的單位包括台北榮總、台中榮總、高雄榮總、台北榮總員山分院,以及金門醫院,也就是全台灣北、中、南、東加離島在進行,共有1000多位平均年齡75歲的參與實驗者。

經過團隊督促他們做前面五件事,一年過後,他們的走路、肌力、認知功能都有改善,情緒和營養都會變好。從這個角度來看,那就是健康老化與預防衰老的不二法門。

2021年,陳亮恭開始在關渡醫院服務範圍的關渡、北投地區,系統性導入健康老化的作法,主要是希望能全面推動其他區域也用同樣高規格研究的驗證項目。陳亮恭期望,在做完北投、關渡這一帶,可以有效延長「健康餘命」。

人們可能會老,但不是衰老,這是比較合理可行的普遍性目標。至於大家所想要的「魔術子彈」(magic bullet):一招就能治癒疾病又不會傷害人體的「返老還童術」,基本上目前還沒有。

延伸閱讀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