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具操控性格的人,將生活中的每個面向幾乎都視為一種零和遊戲,對他們來說,生活是由權力、控制權和優越感組成,他們相信生活中不是贏家,就是輸家。(本文摘自《看穿無形的心理操控》一書,作者為海芮葉.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以下為摘文。)
操控者的幾個說法
操控者經常隱藏他們的真正動機,甚至自欺欺人,而且他們很善於讓公開指責他們的人,因質疑他們而感到愧疚:
出於愛和關懷
這麼做是出於對你的關心和愛。
以專家身分給建議
我之所以這樣跟你說,是因為我對這些事情經驗老道,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利他主義和熱心慷慨
這麼做全是為你好,對我一點好處也沒有。
職責所在
我會告訴你怎麼做,因為這是我的職責╱責任。
具操控性格的人,將生活中的每個面向幾乎都視為一種零和遊戲,對他們來說,生活是由權力、控制權和優越感組成,他們相信生活中不是贏家,就是輸家。這樣的觀點當然會產生競爭、敵對和妒嫉。遇上要在信任互助或猜忌自利中,做出選擇時,他會很本能地選擇後者。
他們認為,生命是場你爭我奪的賽局,每個人都該竭力促成自己的個人需要,即使是以犧牲他人的權益為代價,也在所不惜。他們相信,這個行為是正當的。
你必須了解世上至少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打從心裡信任他人,另一種人是獨善其身的競爭者。
當遇到值得信任的人時,要好好經營你們的關係,與他們建立互信、互助,及彼此珍惜的長久關係。若不幸遇上競爭心態的操控者,則必須調整行為來因應,千萬不要屈服於對方的行為或控制策略,讓自己的日子難過。
如何應對被操控者質疑的不安與焦慮?
有名前來求診的病人,他是一家公司的高階主管,領有高薪,但工作環境讓他很不快樂,壓力源來自他的老闆。有天早晨,當他正要從地下停車場搭電梯上樓時,一名警衛看著他說,「我從未見過像你這麼不快樂的人」。一個陌生人居然對他說中他的內心,他才驚覺並正視這個問題:他每天都要應對的環境與人,正日復一日的腐蝕他的心志。
我們身邊存在各式各樣具操控性格的人,包括馬基維利帝王型、自戀型、邊緣型、依賴型、戲劇型、被動攻擊型、A型憤怒型、成癮型人格等等,他們採取的控制策略或許不同,但他們有個共通點,那就是很容易挑起你的焦慮、恐懼或愧疚感。
焦慮是種毫無目的的恐懼經驗,不像恐懼,焦慮並沒有針對一個特定的結果或後果。當你感到焦慮時,你可能擔心許多事。一個接一個,最後氾濫成災。焦慮使你感到緊張、受壓迫,以及無法聚焦。負面回饋或批評,或拿你跟某個人做比較,有技巧地引起你的反感,都可能增加你的焦慮。
恐懼則和特定的結果或後果有關,像是被否定、遭背棄、引起憤怒、對立衝突、遭拒絕、被排擠等。
學習「鈍化」你的焦慮、不安與愧疚
愧疚更是人類獨特的情緒,肇因於對其他人有過度的責任感。
你生活中那些讓你感到痛苦與壓力的人,不論是引發你的焦慮、恐懼或愧疚,你對自己的不安所做出的回應往往是錯的、有害身心的。
你察覺到負面感覺,認定它難以忍受,就像某樣你負荷不了的東西一樣,所以你覺得必須消除它,或趕緊減低那種不舒服的強度。
當你感到焦慮、恐懼或愧疚,你的反應機制被推進緊急模式,像是三個火警警報一發不可收拾。而對方交給你滅火的水管,引你走向屈服、順從他的心意。然而,你的急迫感肇因於這些具操控性格的人給你的壓力,以及你對你感覺到的不安反應過度,而非真的存在緊急狀況。
你必須改變對自己負面情緒的反應。
如果你不急著去平息焦慮、恐懼或愧疚感,就算這些具操控性格的人再怎麼善於操弄人心,你都不會被自己的負面感覺傷害。
要改變你對恐懼、焦慮和愧疚的反應,無須全憑意志力。你只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鈍化技巧。
反覆做情緒鈍化的訓練,一旦習慣這些負面感覺,就能快速降低情緒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