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打造智慧城市!便民「台北通」、高效「TaipeiON」,讓北市府內外兼顧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1-11-23

瀏覽數 115,850+

圖 / 台北市推動智慧城市有成,一舉拿下2021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兩項大獎。
圖 / 台北市推動智慧城市有成,一舉拿下2021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兩項大獎。

智慧城市已是大勢所趨,全球最進步、繁榮的城市無不朝此目標邁進。台北市做為首善之都,也持續往智慧城市的方向挺進,致力讓市府、交通、建築、教育等城市的方方面面變得更聰明、更數位。自2016年成立專案辦公室(TPMO)以「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深耕智慧城市,多年來深獲國際肯定,今年更是2021 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的最大贏家,斬獲「公共參與」和「公共衛生與社會服務」兩項大獎。上週全球知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21全球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台北市在118座城市中脫穎而出,躍進全球第4名、亞洲第2名。比去年躍進4名之多,超前赫爾辛基、哥本哈根、日內瓦、奧克蘭等知名國際知名城市。

推動智慧城市 台北市以系統和架構驅動

台北在推動智慧城市的策略上,運用living lab方法去實踐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s),同時在政府數位轉型方面,較過往公務機關常採用問題導向的解決方法,更強調系統化和架構工法,因為每個系統都環環相扣,「傳統資訊發展策略的做法,偏重問題解決模式,台北市則採用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的方法,要用架構和願景驅動數位轉型,」台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呂新科解釋,在建構「智慧政府」的框架下,所有既存的系統和新業務需求,必須進行結構重整,必要時會有如都市規劃與更新般,衍生板塊重建的改造,而這種以架構為中心的發展策略,能加速驅動台北市的數位轉型。因此,整體發展藍圖向上緊扣政策,向下引導專案開發,例如扮演民眾生活必備的入口和平台角色的台北通(TaipeiPASS),以及提升員工處理政務效率的行動公務雲(TaipeiON),就是根據整體發展藍圖在架構重整後的專案,不僅滿足現行業務需求,也兼顧未來發展需要的架構,這都是架構驅動的最佳體現。

以台北通來說,目前有卡證、服務、帳單和優惠等四大功能,但台北通其實是逐步演進而來。從最初將圖書館、冰宮等各大場所核發的實體卡整合進悠遊卡,到核發一卡多用的台北卡,再轉型到將虛實卡證整合進手機裡的台北卡APP,接著在去年9月,市府正式推出台北通,除了有各種卡證,還加入繳費、陳情等服務,等於將Hello Taipei、愛台北等功能型APP,逐步收斂進整合型APP台北通裡,「重點是卡證合一和市政服務整合,這是因應未來市政服務行動入口的架構,以解決過多的單一功能APP,不僅改善資料保護、資安及維運成本外,最重要也是能建立便民的服務型生態。」呂新科解釋。

台北通市政服務整合生態系,含括卡證合一、市政服務、規費查繳、特約優惠等功能。

台北通市政服務整合生態系,含括卡證合一、市政服務、規費查繳、特約優惠等功能。

但他強調,市府也沒忽略較少使用智慧型手機的65歲以上長者和18歲以下的青少年,仍然針對這些族群發放實體卡(悠遊卡),做為台北市各種應用場景的身分核實載具,以達到線上線下整合,「我們是做多元覆蓋,然後在此數位基礎下,才能更完善地支援各種市政服務的應用。」

資安與個資保護 是台北通最核心的基礎

台北通做為市政服務的行動入口(Mobile Portal),本身除記錄民眾實名註冊的資料外,其它市政服務的業務資料均留存在服務機關的系統資料庫中,各機關須依其行政業務法規,蒐集、處理、貯存、應用及保管資料,而台北通系統並不持有這些資料。市府依循中央政府的「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台北市政府單一識別服務作業要點」,台北通實名資料均必須取得民眾同意,也必須依法在「必要範圍內」應用。

另外,呂新科特別提到「資安」問題,他認為,資安就是國安,是國家整體層次的聯合防護體系的一環,台北通在資安的架構上分為三面向。在資料安全方面,台北通建立在公開金鑰認證基礎建設之上,輔以加密通道及資料庫欄位加密技術,同時為了保全資料完整與安全,異地備援備份系統也同步建立。 在系統安全面向,台北通上線前除完成壓力測試外,亦包含源碼檢測、弱點掃描、滲透測試及APP資安檢測,並經紅隊演練驗證資安防護之有效性。同時台北通系統與本府資訊機房均通過ISO27001認證,同時透過網路防火牆、應用程式防火牆(WAF)、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防禦設備(DDos)、入侵偵測防護系統(IDS/IPS)、網域名稱安全過濾服務(DNS filter)、端點防護偵測服務(EDR)等強化多層次防護縱深。

因台北通採實名註冊,身分核實及認證均建立在公開金鑰基礎建設,以提升數位生態系中的資料保護與安全,「這對公共事務的身分核實很有幫助!」像是中央政府在口罩實名制的配額管控、三倍券或五倍券的發放作業,全都建立在自然人憑證及健保卡的身分核實。而在台北生活圈中,則可運用台北通進行身分核實的資格查驗,所以支援大稻埕煙火秀、熊好券等活動的登記抽籤,才能符合公平、公開及民眾權益等多面向的考量。

因應疫情推新服務 台北通會員快速激升

如今走在台北街頭,只見民眾進入超商、百貨等各大場所前,都會拿出台北通,快速完成實聯制。事實上,台北通即時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的實聯制、疫苗預約服務,讓會員大幅增加,截至今年10月止,會員人數已達165萬,相較去年10月的20萬,整整多了145萬。

至於對內的高效政務系統TaipeiON,呂新科直接點出關鍵作用,「你不能說台北通對民眾的服務很快,讓市民一秒鐘遞件、陳情,市府內部運作卻很慢、沒效率,可能過幾周才回覆,」他提到,過往市府常遇到的情況是,只要員工不在位置上,政務就會卡住,尤其疫情後,更凸顯延伸行動力提升政務效能的重要。

他進一步解釋,居家辦公考驗的不只是系統是否雲端化,還有行動工作能力的提升,雖然公務系統正朝E化發展,但仍侷限在辦公室,沒辦法滿足更彈性的工作模式。因此,開發「TaipeiON」系統,將辦公場域做數位延伸,藉由VPN的安全通道、電子化公文及政務,讓員工在行動裝置上也能作業,並納入個人通訊(IM)和數位分機,建立可協作辦公的新平台,提供員工分區和居家辦公的全面支援。

點開TaipeiON的APP,只見介面清楚、明亮,公文、郵件、行事曆、市府公告等訊息在首頁就一覽無遺,「我們UI、UX磨很久,才磨成現在這個樣子,」呂新科笑稱,TaipeiON仿造台北通開發策略採用政府數位服務(GDS)方法,將以使用者中心的體驗設計導入。目前TaipeiON已在資訊局內部測試一段時間,預計今年底上線,但他早已上手,不論是等公車、搭捷運,只要有一點空檔,常常就能決掉幾個公文。

台北市預計今年底上線自行開發的高效政務系統TaipeiON。

台北市預計今年底上線自行開發的高效政務系統TaipeiON。

兼顧資安與便利 TaipeiON開發即時通訊系統

在開發TaipeiON的過程中,資安一樣是重要考量。所有員工使用TaipeiON時,必須先經過二階段身分驗證,綁定的手機也要經過認證,連線則透過VPN虛擬通道,才能連接到市府系統。儘管國人最常用的通訊軟體是LINE,但外部軟體難免有資安疑慮,尤其公務員使用的政務系統,牽涉公共事務,因此,為了兼顧資安與便利性,TaipeiON直接內嵌即時通訊系統,並採封閉式管理,非市府員工無法加入,傳送的文件、照片都還能加上浮水印。

未來,對於擘劃智慧政府的藍圖,台北通、TaipeiON將持續扮演關鍵角色。「不管是台北通、TaipeiON,我們都不會只讓它們做一把驗證身分的『鑰匙』,背後還會有數位化、公務雲的多元功能,然後整合進手機,讓所有人透過APP,就能完成許多公共事務,」呂新科期待,智慧政府的部分目標,能透過台北通和TaipeiON,逐步實現。

搭上振興券議題,民眾只要開啟台北通APP就可以抽限時限量的台北「熊好券」。

搭上振興券議題,民眾只要開啟台北通APP就可以抽限時限量的台北「熊好券」。

你可能也喜歡

AI與永續 迎向2030安居樂業新北城
數位專題

AI與永續 迎向2030安居樂業新北城

新北市,一座追求永續與智慧發展的城市,是全球首座完整認證智慧城市。 生活在這裡,安居樂業不只是生活體驗,更是正在實現的事實。迎接AI時代,新北超前部署打造韌性永續、安居樂業的智慧宜居城。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