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職場必學的閒聊技能,面試關鍵之一!你該如何打開友善的話題?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9-30

瀏覽數 28,70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編按:
本文作者凱倫.維克爾(Karen Wickre)曾任Twitter編輯主任和 Google 的高級媒體關係總監,在此之前,她是矽谷的溝通及資訊專家。本文摘自《越內向,越成功》一書,以下為摘文。

即使我不喜歡沒頭沒腦的喋喋不休,簡短交流還是令我感受到共享人性的豐富時刻。我要說的是與遛狗同伴、轉角商店的店員、旁邊等電梯的人、辦公室裡的清潔人員或是警衛,和這些人簡單幾句的交談。

說起可愛的狗、惡劣的天氣或糟糕的交通、運動賽事或是即將到來的假期,都能提供一種革命情誼和連結關係的感覺,我認為連內向人都渴望這種感覺。(假使閒聊以一則動人的故事或你不知道的新聞來開場,很可能加分)。

在一篇於2006年發表在Slate網站上的文章,作家露絲.葛拉漢(Ruth Graham)很推崇閒聊,稱之為「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潤滑劑」,預測閒聊「永遠不會離開我們,因為這是共享文化的扎實基礎。人們愈多元不同—文化、政治、經濟上—我們所能共享的話題就愈少。對生產力太執迷,就沒時間享受當下的樂趣。這表示閒聊一點都不是小事。」

安全、友善的閒聊話題

以下是大多數關於閒聊的好消息:所需時間不長。即便是沒頭沒腦的閒扯,也會不知不覺就過去。有個特質可以幫助你度過這些交談時刻:大多是觀察、大家都有的,而不是調查或個人私事。通常,話題以你們都看過或很可能都經驗過的事為依據,像是:

• 等待太久(電梯、排隊隊伍)。

• 與天氣相關(太冷、太熱、下雨、下雪、潮濕)。

• 交通路況(惡劣、出乎意料順暢、車流固定)。

• 當地運動(勝利、失敗、慶祝、交通)。

• 週末和假日(期待即將到來的活動、對將要結束的假期感到惋惜)。

工作上的閒聊

工作認識的人占去我們生活裡絕大部分的時間,因此我們得來看看閒聊在工作上能發揮什麼作用。

就某方面來說,聆聽辦公室裡的閒聊,能使你獲得情報,幫你了解他人。要完成工作、和他人合作、清楚瞭解團體運作關係,這種知識非常重要。假如你在開放式的辦公室工作,就算你不想聽,實際上也避免不了。

我曾和一個做事方法不同的人共事一件案子,聽他在辦公室裡閒聊的內容,我漸漸得知他是個永遠都在負面思考的人。

他的個性就是會從雞毛蒜皮的小事,一路批評到重大要事。我注意到他時不時就會抱怨,於是會不著痕跡地透過非反駁的方式說服他,在他開口抱怨前,同理(但不是同意)他的抱怨。

這樣他就覺得有人聽他說話,這麼一來就清除了障礙,可以真正把事情做完。有技巧地打開話匣子,可以幫助你不認識的同事感覺更為自在。用露絲.葛拉漢的話來說,這是一種社交潤滑劑。聊個天就能幫你建立起你自己的內部人脈網,尤其是拉攏那些你可能沒有直接一起共事的人。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工作面試時閒聊

在工作面試時的閒聊是很有意義的,以下是幾點建議。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對求職者的建議

篩選和面試過程會令求職者緊張,這是可以理解的。參加面試時,關於你要會見的對象,你不是每次都能獲得很多資訊或聽出弦外之音。

你很想一次吸收很多資訊,可能在一天之內,要忍受四到六次馬不停蹄的面試(或者更慘,參加集體面試)。

贏得大多數所見過的人的支持,是你在充滿壓力的面試過程中最重要的目標,這項工作艱鉅。所以,身為求職者,你要盡力去從招募人員那裡,或是在一次次會面之間,透過閒聊去打聽更多消息。

聊天也可以加強你對該公司、角色、團隊(「我是多年用戶/顧客了,我一直都有注意貴公司的廣告,貴公司這次的收購,我替你們感到無比興奮。」)的興趣面試加入閒聊時,內容應包含你對該公司的了解:向面試官恭喜該公司獲得肯定;熟門熟路地提起最新的產品消息、聊聊該公司的慈善捐贈及社區活動、提到該公司的社群媒體策略。

當然,你在面試時會深入更多細節,但這些離題的內容在在表現出你的熱誠,以及該公司與你有一致的興趣和價值。

至於私人閒聊,身為求職者,你想要表現你頭腦精明—這不是過度分享的時候。假如你對運動或動物的熱情,與整段面試對談有某種關聯,你可以稍微提一下。但是,工作面試更攸關你的專業能力。

對面試官的建議

科技公司的招募小組通常由各種人員組成,很可能是未來要一起共事的新進同事。每個見過求職者的人提出回覆意見和評分,其標準由公司制定,相加起來就是做出的聘僱決定。

在過去20年來,我以這種流程面試過許多應徵各種職位的求職者。我或許是個內向人,但我有同理心,也很勤快。我的部分工作就是好好代表公司,讓訪客感到自在。

在前往面試室的路上,我永遠都在閒話家常:交通指示清楚嗎?你從很遠的地方來嗎?你這週很忙嗎?我可能會拋出一些對辦公室的觀察—吵雜或安靜、混亂或整齊的理由;我會指出牆上任何有趣的東西、主動提供飲品、帶他們欣賞景色。除了使人放鬆之外—如我們所見,可以靠閒聊做到—這些簡短(通常說過就忘)的交談提供我有關求職者的線索:

• 他們的回答是否有跳脫框架的個人見解?

• 他們是否長篇大論、不知道在高興些什麼、太過緊張或頻頻道歉、非常尖銳、太過自以為是?

• 他們的樣子看起來是好奇而且專心,還是漫不經心?

這些解讀,讓我能夠開始判斷他們是否靈活有彈性、聰明、還是冷漠之類的,你懂我的意思。

任何行為,都顯示出他們跟未來要加入的團隊能否融合、還有他們的工作方式。採用這種方法時,所有你在簡短會面所得到的資訊,都可以幫你好好了解對方;假如你完全專心在求職者在題目清單上的「表現」,你就無法得到這類的資訊。閒聊會提供一個好機會,讓人去展現好奇心、熱情、批判和創意思考的技能、廣泛的生命經歷。我認為,我們大多數人在招募新人時,這些都是我們想在應徵者身上看到的特質。

到了面試尾聲,我當然沒有對他們的未來做出任何承諾,我說了一、兩句保險的結語:「你一定很期待週末,我希望路況不會太糟,很高興我們今天能花了點時間見面。」我可能稱讚對方打扮的風格,這是要讓身上有刺青、穿了粉紅皮麂皮靴,或把前面一撮頭髮染成藍色的人知道,我們公司重視個人的獨特性。

《越內向越成功》一書, 凱倫•維克爾著,沈曉鈺譯,商周出版。

《越內向越成功》一書, 凱倫•維克爾著,沈曉鈺譯,商周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