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賈伯斯與他的火花!庫克:到蘋果工作是我做過的最佳決定

心智的交流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5-15

瀏覽數 33,600+

提姆.庫克。取自flickr-iphonedigital
提姆.庫克。取自flickr-iphonedigital

編按:
2011年,史上最具象徵地位的創新者暨創業家逝世,不僅引發全球的哀嘆痛惜,人人更是懷疑:像庫克一般乏味的營運人,怎能取代像賈伯斯這種帶來Mac、iPod、iPhone等夢幻逸品的天才?

庫克原先是在康柏工作,而賈伯斯決定拉攏他來蘋果工作,兩人又有什麼樣的火花?(本文摘自《提姆.庫克:從「不同凡想」到「兆元企業」,帶領蘋果再創新高峰》一書,以下為摘文。)

庫克已經多次拒絕蘋果的招聘人員,但是他們的堅持獲得回報,最終庫克決定至少該見賈伯斯一面。「史帝夫創建了我身處的一整個產業,」庫克在2014年向查理.羅斯透露,「我很樂意見見他。」雖然庫克很滿意在康柏的工作,但是賈伯斯給了他一個新的振奮前景。賈伯斯「在做的事完全不同」,庫克憶述。

兩人初次見面時,當他安坐聆聽賈伯斯訴說蘋果的策略和願景,他被說動了,認同自己能對賈伯斯的使命做出珍貴貢獻。賈伯斯描述他認為能撼動電腦界的一項產品,設計概念完全不同於市面上的任何電腦。結果這項產品就是無比成功的iMac G3,外型渾圓、多彩的麥金塔電腦於1998年上市,讓設計師強納生.艾夫躍上檯面。庫克心動了。「他向我透露一些設計細節,足以引起我的高度興趣。他是在描述日後的iMac。」庫克結束這次會面時深信,能跟像賈伯斯這般的矽谷傳奇人物一起工作,將是「畢生的榮幸」 。

儘管內心深處有些疑慮,卻不足以勸退庫克拒絕這份工作。「純就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來看,其結果都是康柏勝出,最熟悉我的人也建議我留在康柏。」庫克在2010年奧本大學畢業典禮致詞時透露。「我諮詢的一位執行長反應極其激烈,他告訴我,離開康柏去蘋果的是傻子。」接受羅斯訪談時,庫克再度承認「(我)身邊幾乎沒有一個人贊成這麼做。」

但是賈伯斯已經說動庫克,而他也知道,拒絕蘋果的工作意味著把成為特殊事蹟一分子的機會拒之門外。「我總覺得隨波逐流不是一件好事,那麼做很可怕。」庫克敘述。「他說話的方式以及房裡的化學反應,流動在他跟我之間。我感覺得出來,我可以跟他工作。我思索蘋果面臨的問題,我心想,你知道嗎,我能在這裡有所貢獻……於是突然間我心想,我要去做……當時我還年輕……或許不合乎情理,可是我的內心說放手去吧,於是我聽從心裡的聲音。」

賈柏斯。取自維基百科

賈柏斯。取自維基百科

庫克也許擅於分析,可是他從一開始就崇敬史帝夫的熱忱和光環。「初見史帝夫不過5分鐘,我就想把審慎和邏輯思考拋諸腦後,加入蘋果。」庫克說。「我的直覺告訴我,加入蘋果是跟創意天才一起工作的千載難逢機會。」他的直覺再正確不過。2010年在奧本大學畢業典禮演說時,他說:「到蘋果工作不曾出現在我替自己規劃的任何藍圖裡,卻無疑是我做過的最佳決定。」

擁有採購背景的庫克正適合蘋果,更是賈伯斯所需要的人才。一見到庫克,賈伯斯立刻明白兩人對製造持有相同觀點。「(庫克)跟我有同樣的願景,我們能針對高的策略層級交流。」他說。賈伯斯找到一位值得信任的夥伴,讓他得以「忘懷許多事,除非(庫克)寄電子郵件給我。」兩人就此組成絕佳拍檔。

新任營運領袖

1998年3月,賈伯斯聘請37歲的庫克擔任全球營運資深副總裁,基本年薪40萬美元,外加50萬美元的簽約紅利。庫克身負重任,掌管蘋果的製造和配銷。他是賈伯斯僱用過的最佳人選之一。

庫克在營運方面的長才從一開始就彰顯無遺,甚至在他獲聘之前就已表露出來,在蘋果服務30年的資深職員喬許維亞克表示。「我記得史帝夫面試提姆的事,因為他回來時告訴我們關於營運的驚人想法,而那顯然是跟提姆面談時得知的。」喬許維亞克在Apple Park園區接受訪談時告訴我。「所以在他獲聘前,他就已經對我們產生實際影響,帶進某部分的營運思考。」

喬許維亞克說明,蘋果當時「在破產邊緣」,庫克面對的是一團亂局。喬許維亞克坦承營運是蘋果最弱的環節之一:「我們在這方面的能力很差勁。成本管理得很差,存貨管理得很差,工時管理得很差。」回顧初接手時的荒謬體制,庫克表示:「如你所想像,成本不太好看,生產週期時間也不太好看。」但是不久後情況就改變了,喬許維亞克說:「來了這個很瞭營運的傢伙,而且……依照史帝夫的典型作風,他找來最佳好手。即使蘋果處於困境,他就是有辦法做到。」

喬許維亞克也稱讚「提姆超級聰明」,他不只是一個「注重細節」和「把事辦妥」 的營運人,而是擁有「商業腦袋」的人,那是賈伯斯對所有蘋果領導者的要求。「你必須有商業頭腦,提姆就有。」從一開始,庫克似乎就是該職位的最佳人選。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直至今日我都還記得初見提姆那時。」另一位在蘋果服務30年的資深員工迪爾芮.歐布萊恩(Deirdre O’Brien)說,她在庫克加入時帶領蘋果的供需管理團隊。「顯而易見地,他非常專注。他極度興奮能夠加入蘋果……他肩負重責大任,你看得出來他明白自己的使命。」

迪爾芮.歐布萊恩(Deirdre O’Brien)。取自apple官網

迪爾芮.歐布萊恩(Deirdre O’Brien)。取自apple官網

在初代麥金塔電腦發表的4年後,歐布萊恩於1980年代晚期獲蘋果僱用,她負責加州佛利蒙(Fremont)廠的生產計畫,當時製造的是Macintosh SE。在漫長的職涯裡,她在營運部門逐步晉升,為庫克及接替他的營運長傑夫.威廉斯(Jeff Williams)工作。歐布萊恩歷經5任不同的執行長:約翰.史顧利(John Sculley)、麥可.史賓德勒、吉伯特.艾米利歐、賈伯斯和庫克。如今她是蘋果的人事主管,即俗稱的「窺探副手」(Veep of Peeps),她說這個職稱是庫克的主意。

歐布萊恩說她在一次「認識你」環節中初見庫克,當時會議室裡有幾位蘋果的營運人員。集會很簡短,庫克自我介紹,並且讓員工知道前方的挑戰重重。庫克說將會發生許多改變,而那包括裁減員工人數。

不過這些潛在的負面觀點並未使歐布萊恩沮喪,她接收到的是正面訊息。在她看來,庫克帶來的改變顯然將使蘋果重回正軌,最終會導向成長而非裁員。「我覺得任何會接下那份工作的人,內心都明白這職位將會是扭轉乾坤的關鍵。我想,對提姆而言那也許是真正值得振奮的原因。」她在蘋果新的太空船總部接受訪談時說。「來了一位營運領袖我們全都樂極了。我們的領導階層有許多變化……實際上有段時間相當混亂……當時難以吸引好人才到蘋果,我們又聽過關於提姆的好話……從一開始我就心知肚明,你能從提姆身上學到很多。」

在最初的會面後,庫克跟團隊成員單獨見面,評估他們的強項和弱點。「他進入評估模式,」歐布萊恩說,他要分清楚「我在這裡有哪些人手?我要怎麼找到一個方法,確保我們能夠成功?」

歐布萊恩表示,當時許多人自願從蘋果離職。矽谷的工作滿坑滿谷,而且大批公司樂於接收前蘋果人。她提到離職潮中有些人「選擇離開,而其他人……提姆覺得不是他最終組建團隊的最佳人選」。

庫克竭力組成對的團隊,以解決蘋果的營運問題。歐布萊恩成為核心營運團隊一分子,管理需求預測。有幾位待過IBM的同事加入她的行列,包括日後成為庫克左右手、現任營運長的威廉斯;運籌專家比爾.菲德利克(Bill Frederick)主管客戶支援;薩比.漢(Sabih Khan)則管理筆記型電腦營運。距離他精心打造的團隊開始扭轉局面,只是時間問題。

首圖/取自flickr-iphonedigital

《提姆.庫克:從「不同凡想」到「兆元企業」,帶領蘋果再創新高峰》一書,利安德.凱尼(Leander Kahney )著,楊芩雯譯,寶鼎出版。

《提姆.庫克:從「不同凡想」到「兆元企業」,帶領蘋果再創新高峰》一書,利安德.凱尼(Leander Kahney )著,楊芩雯譯,寶鼎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