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7日的周末夜,發生震驚全台的八仙樂園塵爆事件。「碰」的驚天一響,竄出的黃色火舌有如張牙舞爪的猛獸,吞噬15名年輕生命。而倖免於難的484位傷者,在他們的身軀、臉龐、心靈,烙印一道道難以撫平的疤痕。
當時傷者之一的陳寧,芳齡24歲,清秀的臉龐,白皙的皮膚,是航空公司空服員。原本還夢想在天空翱翔幾年的她,生命遇此劫難,一夕之間跌落至人間煉獄。就醫後她的全身仍有58%面積的傷燙傷,被包成像木乃伊一樣,頂著爆炸頭,飄著燒焦味,連父母都幾乎認不出來。
4年後,眼前的陳寧,留回長髮了,臉部因為護目鏡保護倖免於難,穿著長袖長裙的她,若不是瞄到肉色的壓力衣從袖口竄出延伸到手指頭,很難想像這位白淨的女生,曾遭火炙。
燒燙傷治療、復健是一條漫漫長路。住院初期,陳寧最怕早晚一次的清創,等於是將傷口「ㄘㄨㄚ、」起來,組織液與鮮血齊流,「啊、啊」的慘叫聲不斷。「為什麼是我?」陳寧不斷自問與自責,歷經傷口感染導致敗血症,她甚至一度期待傷勢嚴重惡化,「如果生命不再繼續,死掉了,我就可以解脫了!」
幸而,爸媽、妹妹犧牲休息時間全力照顧,讓她重拾好好活下去的動力。
好不容易熬過71天住院的日子,回家是另一個苦難的開始。她形容,燒燙傷者像燙熟的蝦子一樣蜷曲起來,如果沒有穿防止疤痕增生的壓力衣,疤痕會一路長,長到手指像青蛙的蹼一樣,身體就會像電影《魔戒》的咕嚕一樣駝起來。
一向敢衝的陳寧不甘於身體被魔鬼控制住,忍著痛認真復健。每天她都要與肌肉孿縮抵抗,早上花一小時將孿縮的肌肉推軟,才能下得了床;半夜則每小時要醒來拗手腳。有時剛開始復健完,一個小時後又被打回原形,例如原本黏在一起的手指有一點扳開了,練完左手再看右手時,又變回鳥爪形。
「想要跟它(指魔鬼)對抗是讓自己好起來的力量。」陳寧緩緩訴說自己心境,出院後的幾年時間,都靠著一種不甘心的情緒而支撐下來。
「再不回去工作,妳人生的一半都睡掉了!」原想以傷者的擋箭牌暫緩回職場,陳媽媽卻試圖將陳寧逼出去工作,以轉移她對傷疤的專注力。因此,陳寧在意外發生一年後即重返職場。未料,原本服務的航空公司竟在她復職上班後的幾個月宣布倒閉。
所幸在新北市政府的媒合下,陳寧進入宏碁旗下的寵物新創事業工作。每天上班前她都要早起進行雙手的指節復健。雖然主管跟同事都很善待她,但好強的陳寧會痛、會累也不想示弱,盡可能全職,盡量不造成大家的困擾,撕掉別人視她為「弱者」的標籤。
好強心使然,塵爆後頭痛的困擾愈益嚴重。她尋求心理諮商師協助,原來這幾年因自以為不足,除了對疤痕是唯一讓步,其他事力求完美,卻造成身心不堪負荷,自律神經失調。
接下來她要面對的人生課題是:放棄、放鬆、放下。
寫書是陳寧的50件人生清單之一。去年,她提起筆,將這段心路歷程訴諸文字,出版《十五度的勇敢》一書,細數塵爆後900天,自我療癒與覺醒的過程。
她解釋,十五度的勇敢指的是比別人多了「一點點的勇敢」。另一層意思則是,前85%過程嚴格對待自己,最後15%的生活,也就是復原的最後一哩路,除了身體外,心靈的復原也很漫長,希望能與自己和解,把「完美」這兩個字移除。
以前的陳寧凡事衝、衝、衝,就像手機電池要耗盡至0%才拿去充電,幾次下來,電力再也無法充飽至100%。
現在的陳寧學會折衷,放慢腳步,讓有如萬馬奔騰的腦中思緒,藉由靜坐、冥想、放鬆,希望這股力量可以由內而外,而不是裝成自己很好的樣子。
再過一年卸下壓力衣,疤痕赤裸裸呈現,將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喜歡各地旅遊的陳寧,雖然無法再飛上天空當空姐,但她訂下目標,希望未來暫時放下工作,飛到國外進修外語,也當作是「好好放鬆一下自己的身心靈。」
一場意外激起陳寧原本不知道的韌性,她也期待遇見未來那個身心靈更為開闊寬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