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友情條件】我們真的是很要好的朋友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3-14

瀏覽數 46,600+

圖片來源:flickr
圖片來源:flickr

「你有多少朋友?」

我們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有多少人能夠毫不猶豫、自信地回答出來?我不禁想起有些雖然一度很要好,但是不知何時開始,就突然失去聯繫的朋友;有些曾經焦孟不離,但是由於誤會及爭吵而疏遠的朋友;有些我認為彼此很親密,但是不確定對方是否也這麼想的朋友。如果曾經相約要做一輩子朋友的人,現在連一個月打一通電話問候,都變得很困難的話,那麼不得不讓人懷疑:「我們真的是很要好的朋友嗎?」

然而,歷經所有這些過程才會建立的,正是友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友誼並沒有任何義務,而是出於自願來為對方著想的心態。大多數的碰面都是為了某些目的,唯有朋友之間只是因為開心而聚會。我們真心希望朋友過得很好,並且透過朋友互為借鏡而共同成長。所以,所謂好朋友就是即便我現在毫不起眼,而且默默無聞,但是他卻能夠了解我的潛力,並且鼓勵我的人;他是陪在我身邊,引導我變得更好的人。一如電影《逆轉人生》的男主角菲利普所言,我也認為友誼是能夠讓人感到最快樂的事情。

然而,友誼並非恆久不變。通常,兒時的鄰居友人或學校同學,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而然地疏遠。或許是搬家,或許是從學校畢業,各自從事不同的工作,尤其是結婚生子之後,真的很難得碰個面。這是因為隨著工作的日益繁重,以及必須費心照料孩子們和父母親,所以很難能夠與朋友持續保持情感的聯繫。因此,只留下過去在人生的某一段過程中,曾經共度和互助的成長歲月而已,對於彼此現況的了解,遠比想像中少得多。即便如此,如果曾經是深刻地分享彼此人生一部分的朋友,那也是很幸運的。若是能夠擁有一起回憶往日時光的朋友,那更是相當值得祝福的事。

事實上,從開始踏入社會生活,乃至於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前,除了因為忙碌而導致朋友之間彼此疏遠外,更容易威脅到友誼的是嫉妒心。嫉妒心是指看到別人的表現比自己傑出,或是更成功時,覺得委屈或生氣的心態,也就是見不得別人好。隨著嫉妒心的增長,我們會開始討厭那個讓自己相形見絀的人,於是想盡辦法希望把對方拖下水。當朋友遇到高興的事情時,別說是給予祝福,甚至還想把他整得很慘,才覺得稱心如意,也是嫉妒心作祟所致。因此,在某一瞬間,曾經最親密的朋友,可能就成為最大的敵人。因為我們曾經向密友所吐露的內心話,可能都成為對方用來傷害我們的利器。

每個人都有嫉妒心,只是程度差異而已。有一天,某個患者對我說:「醫師,我聽說朋友生病住院的消息,卻覺得他活該。因為他一直都是一副很跩的樣子,所以我覺得這樣反而好。當然,在他面前,我還是假裝很擔心他。我真的很害怕這樣的自己。」所以電影《三個傻瓜》才會有一句對白說:「如果你的朋友考最後一名,你會流下眼淚;如果你的朋友考第一名,你則會流下血淚。」令人驚訝的是,表面上假裝情深義重,私底下卻希望朋友遭遇不幸的人為數不少。所以我們不必因為產生一些嫉妒心而過於自責。然而,那些深知朋友重要性的人,明白嫉妒心不僅傷人也傷己,所以他們會努力不讓嫉妒心氾濫。如此看來,當朋友遇到一些喜事時,真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真心地表達祝賀之意。

某一天,我因為痛到無法忍受,一整天都臥病在床。由於太過疼痛,讓我無法打起精神,當時有人默默地握住了我的手。我緊緊地抓住那隻手,並且祈禱著能夠停止疼痛。後來,當我重振精神抬頭一看,原來她是我的高中好友。在痛不欲生的日子裡,我特別想念我的朋友。而且朋友們好像與我心靈相通似的,在百忙之中特別跑來找我。她們告訴我說:「惠男呀!無論妳變得如何,只要像這樣持續待在我們身邊就好。」因為有她們的陪伴,才讓我得以承受多年來的苦難。對那些朋友感到抱歉的是,我直到生病之後,才真正懂得對她們表達感激之情。

由此看來,朋友的數量多寡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是否擁有一些願意在我疲憊的時候跑來找我,是否有一些朋友始終長伴左右。我在世界上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生兒育女,並且把他們撫養長大;其次就是可以自豪地說我的朋友們是「我朋友」。人生的成功算得了什麼?我能夠做好這兩件事,就已經算是成功了。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和我的朋友們讚歎著彼此的容貌,也互相尊重,一起學習如何樂活到老的方法,這真是令人感謝的事。

【友情條件】我們真的是很要好的朋友嗎?_img_1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本文摘自:《你和我之間:找到遠不孤單,近不受傷,剛剛好的距離》,金惠男著,何汲譯,大田出版。

圖片來源:flickr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