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重新定義你的工作與人生

Flip the world!

方正儀
user

方正儀

2016-05-16

瀏覽數 12,350+

重新定義你的工作與人生
 

還在跟電腦或是機器人搶工作,那,你就死定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認為全球經濟已進入「新平庸(New Mediocre)」時代,這意謂所得很難增加,新工作機會也寥寥無幾。

3M 趨勢席捲世界,平庸已被「終結」!經濟學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說,在市場(Market)、大自然(Mother Nature) 和摩爾定律(Moore’s Law)這3M 巨大力量都爆炸性成長的情況下,世界變動之快前所未見,反映在社會經濟現實面就是:「平庸」再也行不通了(Average is over)。

聽這些描述,你嚇出一身冷汗?壞消息還沒完。

我們即將面臨的是一個「就算你自動減薪,別人也不要你」的時代,這是經濟學大師、喬治梅森大學經濟系主任柯文(Tyler Cowen)的預測,因為很多工作都能以電腦或機器人取代,未來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只會愈來愈少。他警告,如果你的技術還能跟電腦互補,你的薪資與就業前景可能比較樂觀;但如果不是,恐怕就死定了。

如果你以為進入大企業工作,就能遠離這些威脅,那麼來看看企業的近況。三星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率低迷,市占率下滑,霸主神話破滅。油價跌至6 年低點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石油業為因應收入大減紛紛裁員和刪減資本支出。曾經的藍海,成了未來的紅海陷阱,從低毛利、過度競爭的台灣電子科技業身上看得最明顯。

大企業神話破滅的速度與力道,堪比彗星撞地球,而過去大家爭捧的金飯碗工作,褪色的程度也令人心驚。

長久以來優良職業象徵的「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近年不僅收入下降,社會形象也不如以往。少子化使得流浪教師破萬,高達近4 成的律師未執業,都陷入僧多粥少競爭激烈的窘態。

那,未來,工作在哪裡?

工作新趨勢成形,找你未來的位置

世界變化的速度,遠遠超過大多數人所意識,過往成功經驗全被翻盤,新的機會在哪裡?

長期研究趨勢、被譽為「最懂年輕人」的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金蘭都,在走訪歐美亞10 國後發現,各地年輕人都開始思考:什麼才是所謂的「好工作」?如何才能過由自己主導的人生?從學習傳統工藝的年輕人、拿鐵錘做工的流汗女孩、在咖啡館工作的上班族、教編織的毛線小鋪老闆等人身上,他於《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未來》一書中歸納出未來最值得關注的全球工作6 大新價值:

價值1:Locavore「在地青年」時代來臨

「最在地,就是最全球」的思考模式也適用於工作職場,年輕人開始選擇在都市以外的地方擁有生活舞台,或回鄉發展自己的事業,以「在地生產、在地銷售」的模式,既減少廢氣排放與能源消耗,也能創造工作機會,同時帶動地方經濟復甦。

義大利美酒之鄉羅埃羅地區,年輕的葡萄園主喬凡尼為了延續搖搖欲墜的家業,毅然回鄉繼承父母的葡萄園,一方面保留當地傳統,一方面發展創新技術。他在介紹葡萄時,彷彿炫耀自己的兒女般,言談間盡是自信風采與得意神情,他的夢想是釀造出最能代表羅埃羅地區的葡萄酒。

價值2:Brown-Collar「棕領階級」抬頭

過去人們嚮往白領階級的條件,如安定、輕鬆、高薪已不復見,愈來愈多年輕人願意將需要體力勞動的藍領階級技術當成新挑戰,他們打破白領和藍領的二分法,賦予勞動的藍領專業性和附加價值,甚至凌駕白領,被稱為新「棕領階級」,創造出工作新藍海。

例如在英國,長期經濟不景氣且工作難求,但管家卻一枝獨秀成了新興藍海職業,管家服務產業一年就成長200%以上,年輕人不以為苦,甚至樂在其中,愈做愈有成就感,讓管家這個職業從過去「負責打掃和做雜事的下人」,轉變為「世界少數菁英身邊最親近的輔佐專家」,年薪最高可達24 萬美元。

價值3:Nomad-Workers「 游牧上班族」風行

不論是在咖啡館或家裡,「游牧上班族」善用行動裝置,不再需要關在擁擠的辦公室裡,也讓工作不受時間限制。他們將時間從「量」轉化為以「質」為中心,不再強迫自己配合工作,而是讓工作配合自己的生理時鐘。

日本青年Ren 的生活,就是遊走在東京澀谷的大小咖啡廳,工作的同時也在享受自由。有時他一早先去速食店,邊吃早餐邊擬定一天計畫,並透過email 討論工作,下午則換到咖啡館,或是位於原宿的「共同工作空間」The Terminal,這裡是游牧上班族的聚集地,大家使用公用的電腦、影印機等設備,也互相交流資訊。

價值4:Social Good經營你的「社會企業」

比起追求眼前的成長或當下的利潤,愈來愈多人更願意把心思放在找尋如何過好日子,「做善事」普遍被認為是改變社會的泉源,也是創造工作機會的新動力。他們願意為改善社會的矛盾,自發性站出來解決問題,期待世界變得更美好。

位於韓國首爾廣津區華陽洞的「開放衣櫥」,正是一個以「共享」為出發點的社會企業,它接受人們捐贈的正式服裝,然後用低價出租給經濟拮据的求職青年。創辦人韓萬日說,「開放衣櫥」不單純是出租衣服,而是以衣服為媒介,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創造出新的社會價值,這個事業不只是讓自己有工作,同時也讓他人的生活變幸福。

價值5:Power of Fun新雇用型態「天數工作制」

公司需要的是樂在工作的人,而不是工作機器,因此以逗號(彈性工作制)與驚嘆號(創意活動)取代硬邦邦的打卡制度與各種束縛,透過更多休息時間、讓人樂在其中的工作環境,帶來更高生產力的良性循環。

在法國雪鐵龍擔任馬達工程師的年輕人雅克,跟公司簽訂的是「天數工作制」的彈性勞動合約,一年之中,他可以彈性選擇想要上班的日子,工作時間也是自由選擇。這種新雇用型態,反映出法國企業開始鼓勵員工「工作少一點,休息多一點」,因為休息並非單純停止工作,而是透過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讓員工的幸福與公司的成長成正比。

價值6:Micro-Startups「微型創業」興起

創業是找到自己天職的確實方法,以創意和熱情打造的微型創業漸受矚目。不需高科技,透過雲端運算等低成本架構,以社群網路做行銷,加上與眾不同的創意,找出有別於他人的利基點,創造了「第二波創業風潮」。

美國矽谷正流行一句話:「一台筆記型電腦和一杯拿鐵,就可以創業。」矽谷年輕人正引領全球創業生態圈朝小規模、速度快的微型創業前進。記錄微型創業故事的創業家兼作家古利博(Chris Guillebeau)就說,微型創業家有強烈好奇心,不會捨近求遠,而是在當地積極找尋自己喜歡做的事,然後快速的落實,100 美元就可以擁有更多自由和自主性。

重新定義工作,讓天賦帶給你自主人生

從21 歲出社會到65 歲退休,如果以一週工作40 小時計算,一生的總工作時數約9 萬3600 小時,但用「沒工作很痛苦,有工作卻很辛苦」來形容,對很多人來說卻是再恰當不過了。怎麼會這樣?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想像尼采去畫畫、畢卡索去從商,還能有令人讚嘆的成就嗎?賈伯斯、宮崎駿等人,都是因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成功,能充分發揮天賦的人,才是未來炙手可熱的人才。從前述全球工作6 大新價值可以看出,多年來一直視為理所當然的工作方式,例如為一家公司工作、朝九晚五、週間與同事一起工作、週末放假陪伴家人,這一切很快就會消失。是的,工作的定義正隨著時代在改變,也該是改變我們自己的時候了。

對個人來說,「穩定」、「安全」、「論資排輩」、「直線」、「終生」等關於工作的形容詞開始慢慢遠離,取代的是「自主權」、「個人目標」、「自我實現」、「隨時變動」、「創業精神」等新的形容詞。

「現在是職業大過於職場的時代,」韓國THE LAB h 危機管理和諮商專家金浩指出,隨時可能消失的「職場」不能給予任何保障,但是「職業」可以,他建議年輕人:「該找的不是可以工作20 年、30 年的職場,而是可以支配自己生活的職業。」

什麼是可以支配自己生活的職業?關鍵問題在於:我為什麼要工作?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永遠是最重要的,至於做什麼工作,則是我們朝著想要成為的樣子努力後產生的結果。既然無法依賴企業提供終生職,可以支配自己生活的職業應該從天賦及熱情出發,經營一個值得擁有的生命。

金蘭都也認為,所謂「好工作」,並不是針對特定職業,而是能否在某個工作中找出隱藏價值,進而實現自我。「好工作的重點不在於『什麼』,而是『如何』,我們應該如何投入工作,而且義無反顧的努力。」不再是有工作就好,沒工作就不好,而是勇敢選擇「自己的工作」,與薪水相較,更在乎生活是否幸福、能否擁有自主人生。

看看那些跟隨自己天賦的人,當別人走在安穩路上時,他們選擇走一條冒險的路,儘管不免仍抱怨,但蘊藏話語間的熱情、自負、意義,讓他們一談起工作就眉飛色舞,因為他們知道創造自己的舞台,不再只是個奢望。

看見工作的未來面貌,並找出能讓自己快樂且具意義的工作,將是你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開創你的自主人生,每天早晨睜開眼睛時,你會因為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欣喜不已。

13 個趨勢改變未來工作

從社會、經濟環境到科技發展的現況,英國職業委員會指出,以下13個趨勢將對未來的工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 社會跟個體

工作環境的改變

愈來愈多樣性

人口組成轉變

收入的不確定性

人們渴望平衡工作與生活

● 科技與創新

科技匯流

資通訊產業與大數據

生產的數位化

● 商業與經濟

有別以往的經濟觀點

新經濟生態系

向亞洲移轉

● 資源與環境

資源日漸匱乏

● 法律跟政策

政治行動縮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