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誰還需要技術門檻?

創業跟你想的不一樣

林之晨
user

林之晨

2012-01-01

瀏覽數 5,750+

誰還需要技術門檻?
 

因為工作關係,我常參加所謂的「創投媒合會」─若說「投資」是一場創業者和創業投資人間的婚姻,那這些媒合會就是「相親大會」。這種活動往往從新創團隊輪番上台介紹創業計畫開始,接著台下的創投會針對計畫提出疑問,最後彼此交換聯絡資料,下次約個時間再喝杯咖啡進一步交流。

有趣的是,每當一個網路新創團隊介紹完他們的產品,有幾個問題總會一再出現。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請問,你這個東西的技術門檻在哪裡?不是很容易被抄襲嗎?」

以速度讓對手追無可追

其實,會問這樣的問題,是出自於對「網路業」的不理解。傳統科技產業,產品的先期研發時間長、成本高,例如開發一顆晶片,大概要花新台幣5,000 萬到1 億元,再加上9 到18 個月的研發時間,才有可能成形。如果你沒有建立足夠的技術、專利門檻,一旦產品上市後熱賣,對手一定會抄襲,搞得你連研發投資都還沒回收,產品售價就已經被市場競爭打爛。

問題是,網路業根本不是傳統科技產業。現在的網路創業講求「精實」,產品的先期研發時間短、成本低,往往運用大量的免費開源工具,再加上2 至4 個星期的「揉合」,便能做出雛形。接著,我們會把這個雛形推上火線,再透過市場的回饋,不斷修正產品,優化使用率、轉換/變現率,從那邊建立起競爭優勢。

因此,網路業的競爭優勢不在技術門檻,而是在速度門檻。以Google 為例,即使已經是網路搜尋的強勢領導者,它進步的速度也從來沒減緩下來。事實上,Google 上隨時都有200 個實驗正在進行,用3 天一小改、5 天一大改來讓對手追無可追。

通路革命,而非科技革命

除了速度,網路產品更重要的競爭優勢來自「網路效應」,也就是讓使用者之間建立連結,用使用者來綁架使用者。facebook 就是最好的例子。當人們進入這個網站,他們其實並不是要去用facebook,而是要找朋友聊天。這非常容易證明,試想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都不用facebook 了,那即便這個網站進步再快、技術門檻再高,對你還有任何意義嗎?

最後,網路產品的競爭優勢還必須來自於「行銷通路」,也就是搜尋、社群媒體和行動平台。搜尋指的是SEO(搜尋引擎最佳化),也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在Google 搜尋結果的排名。排名高的網站,就容易從Google 吸引到大量的搜尋使用者。社群媒體指的是消費者主動在facebook 等網路社群上推薦你的頻率和強度,也就是所謂「贏來的媒體」。最後,行動平台指的是你在消費者的智慧手機、平板裝置上是否占有一席地位。

所以說穿了,網路的背後雖然是科技,但實際帶來的卻是消費行業的通路革命。這一點,有心透過網路創業的人,都必須要認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