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管理(如何管理你的上司),最近成為顯學,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向上管理真如此容易嗎?
首先,你不能讓上司看出你在管理他,不管在外商或本地公司裡,不管上司說他自己多民主,企業本身就是專制體系,領導人必須負成敗責任,因此鴻海工程師問郭董:「為什麼爆肝的是我,首富卻是你!」郭台銘說:「我和你的不同點是我24小時都在思考如何創造利潤,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數萬個家庭的生計與數十萬股民的權益。而你只要想什麼時候下班跟照顧好你的家庭。」
有些公司表面很民主,公司內部不管階級高低,都一律以名字稱呼,例如惠普,但是部屬仍然提到最多的是「要問○○」,所以也不是如此民主。
投上司所好 使溝通效果加乘
我訪問過很多總裁,我歸納出,大人物(包括老闆或上司)和你的距離是他定的,而不是你定的。年輕時,我不知天高地厚,也跟他們開玩笑,有的老闆馬上板起臉來,我還心裡嘟噥一陣,但後來年歲漸長,審己度人,自己也不喜歡別人沒大沒小,我教書時,有些學生叫我「Alice」,我告訴他們,我比較喜歡學生叫我「楊老師」或「艾俐姐」。因此上司給你空間時,不但不要得寸進尺,還要退後點,讓自己有轉圜的餘地。
管理上司其實就是了解上司,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包括:
(1) 了解他的個性,是伴君如伴虎;還是納百川於江海;甚至是宰相肚大能撐船。是光明或黑暗;是暴衝或慎思;是積極或消極。
(2) 了解他的目標:主管有公司給的目標,總裁有對股東、客戶的目標,競爭激烈下,每人都背負無窮壓力,你必須了解並幫助上司達到他的目標。曾有位創業者對跟隨他20餘年的老將說:「我不管你跟我多久,我只管你是不是跟我一起前進。」
(3) 了解他的溝通模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資訊接受方式」,以及溝通的習慣,比方說,有人喜歡用聽的,例如口頭討論、開會。有人喜歡紙本溝通:正式簡報、email、或是其他書面資料。
在鴻海,書面報告很重要,有求於郭台銘的人都知道,要寫成書面報告,郭台銘才會看,連自己太太與他約事情,都得寫成公文模樣,郭台銘還會一本正經在上面批可與不可。了解主管的溝通模式,能讓你提出的建議及想法,更快速進入他的腦中,也更容易被他認同。
(4) 你自己是問題的最終解決者,很多屬下遇到問題,雙手一攤,把問題推回給主管,這是我最怕的部屬。需知主管日理萬機,壓力沉重,你應是他壓力的分攤者,而非製造者。遇到問題,你可以和主管談,但最重要的是帶去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可以有幾種,你分析各種利弊,以及需要的資源,主管也容易做決策。
(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