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台中市不到一小時車程,汽車蜿蜒駛進新社山區,隨處可見搭著黑棚的菇寮,沿山巒綿延而上,這裡是全台最大香菇產地之一,60%的乾香菇來自這座山城。路邊現烤現吃的杏鮑菇、秀珍菇、香菇等各式菇類,成為一大觀光賣點。
然而,國產香菇近年因氣候變遷、菌種弱化。台中市新社區農會總幹事羅文正統計,新社每年約需引進一億個菇包,但一個太空菇包的產能,就下滑1/3、採收次數也比去年銳減一半。還要力抗來自大陸、越南及韓國等進口菇削價競爭,導致菇價如坐雲霄飛車般起起伏伏。
但再不景氣,各行各業仍會有贏家。當地菇農呂健旭,以新社白冷圳的溪水灌溉,栽種出顆顆飽滿、香氣醇厚的無毒香菇,是台灣少數6%的有機香菇農場。前年底,他與妻子黃閔陵創全台菇農先例,經營自有品牌「鄉菇香」。一小盒要價500元起跳的頂級黑早冬菇,擄獲香港饕客的味蕾,擺脫任人宰割的命運。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