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台大醫院百年大搬遷

林志恆
user

林志恆

1991-10-15

瀏覽數 19,200+

台大醫院百年大搬遷
 

本文出自 1991 / 11月號雜誌 第065期遠見雜誌

站在中山南路,一邊是文藝復興式的古樸細膩;一邊是現代式的雄偉粗獷。揮別九十六年的傲人歲月,台大醫院將有新家。

十二年前,蔣經國總統一句「整建台大醫院為一所足以代表國家的最好醫院」,促成這項「僅止於想法」的計畫付諸實現。

耗資九十一億元,歷時七年,建築執照規費一百九十七萬元,創下台北市有史以來最高紀錄。「房間門鑰匙須用卡車載」,負責規畫搬遷作業的台大副院長洪伯廷點出了接下來將面臨的浩大搬遷工程。

從三年前的一年三次,到最近幾乎天天開,搬遷會議已逾五十次;為了病人生命安全,每一項細節都須詳盡周延。

院方特地成立了搬遷小組,所有員工納入有組織的指揮系統。在院長會議室裡,洪伯廷得意地指著一張指揮系統圖,「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醫院不比一般搬家,台大投了三百個標,依不同的性質雇了三個搬家公司。最重要的儀器、病人都「一切得自己來」,護理科主任周照芳雖因連日搬遷而顯得有點疲倦,但為求盡善盡美,仍然全力坐鎮指揮,「可以說全院總動員了。」

避開鬼月搬家

即使最先進的現代醫學殿堂,仍免不了從俗。早在進入農曆「鬼月」前,已選定國曆八月四日黃道吉日,將院長室的一套桌椅搬至新大樓,象徵性地表示醫院已經遷移。

鬼月一過,急診部當先鋒。九月十六日凌晨一時,開啟了長達一個月的搬遷作業。

為了使整個搬遷過程納入掌握,台大特地租了電話線,聯繫新舊院區,同時以電腦監控,確定舊院區的一切人、物都依計畫進入了新大樓。

原先設計連接新舊院區的地下十五公尺地下道,因湧入大量流砂被迫停工後,一切搬遷作業只好移至地面 中山南路。雖僅一路之隔,都險象環生,得從城中分局調動交通警察,管制交通,時間也只能選擇凌晨或半夜。

儀器是醫院的命脈,由「醫工室」專門人才全權負責。各種儀器因「試車」需要的時間不同,遷移時間便有前後。以精密的放射線儀器為例,拆要一個月,裝要二、三個月,萬一零件掉了、壞了,國內沒有,又得空運或海運來台。任何步驟絲毫不能有疏失,否則恐怕得拖一年才能搬完。

「幸好多數儀器都是採用新添舊留原則,大型精密儀器搬的並不多,」洪伯廷表示。

遷移病人亦步亦趨

病人是整個搬遷作業的主角。

護理科上下一千三百位護理人員,掌握了所有病人的安危。搬遷前已不斷地溝通,依病情程度分別以步行、輪椅、救護車三種方式遷移。每位病人都得確定再三,在安全限度內簽下同意書,表示願意搬至新大樓。

依病情輕重,五人一組、或三人一組或一對一醫護人員隨行,以防任何意外。

國外曾有因病人搬遷而走失的例子,台大院方特地設計了手環,上面標明病人姓名、性別及新舊病房號碼,以便醫護人員、家屬及病人自己指認。「醫護人員跟得很緊,都沒有走失,」周照芳對於內科系病人的搬遷表示滿意。

來到「新家」,一位肝癌病患四處鍍步張望,興奮之餘臉上並沒有喜色,他感慨地表示:「非常豪華,但還是不要住到這裡才好。」

縱使事先計畫周詳,仍有一些疏失。

內科病房搬遷當天,病患凌晨四時即起床,但是營養部沒能即時在新大樓啟動。早上八時許,一位女病患仍四處問醫護人員,「我的早餐呢!」

在微風細雨中勉強搬家,一位病患家屬怕她父觀受風寒,特地為他戴上毛線帽、口罩、再披上毛毯,雖認為醫護人員都很辛苦,但仍不免有怨言:「院方應考慮更周到些。」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新舊交替的尷尬

隨著病人陸續移至新址,種種弊端也浮現。

一位住在十二樓病房的老先生抱怨:「飲水機不能用,沒熱水可洗澡。」勉強冒著微涼天氣洗冷水澡,現在感冒了。

開刀房因馬達問題,儀器移至新大樓後,被迫再度遷回舊址。

供電系統不全,因連續跳電,醫護人員只得以手擠壓呼吸器,以維持呼吸系統的運作。家屬不滿,醫護人員更不滿:「簡直草菅人命。」

原本舊急診部被評為「難民營」、「違章建築內擺地攤」,卻也因搬遷過渡期,新急診部無法消化大量擁入的病患,舊景觀再現,只是「違章建築」換成了「豪華大廈」。

隨著年代久遠,多數古老建築都將面臨功成身退的命運,愈來愈多的搬遷亦將逐漸上演,台大醫院搬家足供借鏡。

急診部搬家記

九月十六日,零時整,冷鋒過境,霪雨霏霏。台北的夜空顯得孤寂,台大醫院新舊急診部卻燈火通明,不時傳來陣陣嘈雜聲。有兩位醫生護士正在對話:

「如果這時送來急診病患怎麼辦?」

「可以請他轉到別的醫院。」

「如果病患的病歷在這裡,堅持一定要在這裡急診呢?」

「藥局和檢驗室都遷走,太危險了!」

「可是昨天記者會才說醫療行為不會因為搬家而拒收。」

「不過電視也呼籲民眾這段期間不要來啊!」

正在爭論中,零時四十分送來一位肝癌病患,生命垂危。與病人家屬經過一番溝通,決定先實施急救,然後轉送馬偕醫院。

凌晨一時整,急診部主任王世名一聲令下,首批病床推上車,運往新急診部。

一時四十分,因交通管制不當,院方與城中分局警員發生爭執,最後決定紅綠燈箱鑰匙交由院方自行控制,爭端方息。

二時十分,一葡計程車送來一位發高燒幼童,經一番勸導,轉送他院。

搬遷頗利進行著。

六時許,天微明,搬遷作業大致完成。

八時正,在院長林國信率領下,一炷清香,急診新廈開張大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