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生產者和傳播者,傳播學門的劃分也開始重新改寫。
傳統上,大眾傳播學群的學術領域界線清楚,有廣播電視、電影或圖文傳播系等。但在數位匯流下,傳播內容在不同資訊平台轉載,傳播科系間已難區分,唯有擁有全方位的傳播能力,才能順應潮流。
愈來愈多傳播學系體認到學門轉移,開始調整科系走向。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便從103學年開始大一、大二不分系,打破知識疆界。
世新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則在大一推行必修課程「傳播技能」,學習各種傳播工具知識。義守大學的傳播與設計學院也規劃「傳播及管理」和「跨媒體製作」課程,培養學生擁有整合性思惟。
臉書等社群媒體崛起,使得新聞科系正面臨挑戰。政大傳播學院院長林元輝說,現在每人都可透過網路傳送消息,並快速擴散,甚至成為大眾媒體的消息來源,以往大眾媒體的傳播威力趨緩。
「傳播方式完全顛倒過來,媒體和公民間的合作更能帶動影響力,」他舉例,2014年的318學運,台大新聞所主辦的「新聞e論壇」就是靠著臉書發送即時新聞,短短時間內吸引好幾十萬名讀者。
發展優勢
勇於表達、擅長互動,出路不局限媒體
對新聞科系的教育來說,傳播方法變化萬千,學生在校就要學到最新的傳播能力。林元輝表示,行動裝置普及,新聞也必須改變呈現方式,包含標題、導言、圖片等版面配置等都要符合手機特性,「互動是未來傳播趨勢,」他說,新聞內文也要適時加入網頁連結,補充資訊的不足。
另外在影像傳播上,一張好圖表勝過千言萬語,許多傳播系開始加開資料視覺化課程,訓練學生的資訊圖表製作能力。聲音傳播方面,世新大學的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則推行「專業編曲人才計畫」,由業界老師授課,培養寫歌和配樂等人才。
這幾年國片興起,電影科系受矚目,電影學系重新探索美學教育,課程融入藝術元素,企圖透過基礎打底,讓學生思索藝術之美。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就規定學生畢業前,必須看完100部國外和華語的經典電影,「電影是傳播人的精神食糧,也是美學的不同展現,」台藝大傳播學院院長朱全斌解釋。
而隨著微電影當道,學生如果使用網路上俯拾即是的影音素材自製短片,一不小心就可能侵權。對此台藝大特別開設「微電影」和「數位智慧財產權」課程,增進學生對法律知識的了解。
對傳播業者來說,傳播系學生敢秀、敢表達,源源不絕的創意讓業者趨之若鶩,產學合作案例相當多。例如政大傳播學院近年與中華電信、中央社產學合作,不僅舉辦工作坊、提供實習機會,也共同研發數位內容等。
2014年,日本Pyxis公司和台灣藝術大學合拍電影,由《七夜怪談》《咒怨》等電影的製片人一瀨隆重親自上陣,雙方共同創作和製作恐怖片,讓學生擁有難忘的實務經驗。
傳播學門的就業市場相當多元,林元輝觀察,這幾年傳播學院畢業生留在主流媒體的比例正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網路公司、行銷公司和遊戲公司等,像是撰寫企畫案、設計手機鈴聲,開發App等,都是傳播人才的新職務選擇。
學長姐領路
世新大學廣電系四年級 陳怡君
練好基本功才能培養實力
Q1:為何選擇這個科系?
A1:從小我就很喜歡說話,記得每次家族旅遊,當大家都累癱時,我依舊可以繼續滔滔不絕,分享我的想法,覺得很有趣。從小我參加許多比賽,像是說故事、演講、相聲等,每次都拿到不錯名次,因此開始產生自信。
高中參加政大舉辦的廣電營隊,有許多收穫,也立定志向未來要考上廣電科系,成為專業的傳播人,之後順利進了世新大學,完成小時候的願望。
課程循序漸進 每堂都有意義
Q2: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什麼?收穫是?
A2:大一到大四是循序漸進的課程,對我來說,每堂課都有很深的意義。大一時有基礎課程,如傳播理論等,許多同學會覺得很枯燥,但我認為這是建立基礎,若是沒有好好打底,便無法繼續向上延伸。
到了大二,實務課程變多,系上的重頭戲課程是「廣播企劃與寫作」和「廣播理論與實務」,這兩堂課連在一起上,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課堂上老師教導我們製作廣播節目、廣播劇和廣告的技巧,也要求繳交成品。
為了讓我們學習前輩經驗,老師要求我們要評聽廣播節目的內容,一個人分配好幾小時,將整場節目的內容完整打出,包含主持人的每句話,並且試著自己分析。許多人都為此叫苦連天,但我想這是很重要的工作,唯有先了解業界做法,才能增進自己實力。
大三、大四則是更高階的廣播製作,例如人物專題採訪或是Live秀,期末作業就是直接在世新電台上主持,這是相當難忘的經驗,要自己採訪和寫作,也要擁有臨危不亂的精神,才能面對現場意想不到的狀況。
開闊的心胸也不可或缺
Q3:此系給你的專業訓練是什麼?
A3:對我來說,這些課程累積我的說話功力,還沒讀大學之前,我的口才還不錯,但是經過大學的歷練,我說話的內容更有深度,也能拿捏情感表達,還能獨自撰寫節目企畫。
我認為這很重要的能力,對未來職場很有幫助,像是舞台劇演員、配音員和行銷人員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口條,才能打動人心。
上個月我代表台灣到大陸參加比賽,在第六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裡,幸運獲得一等獎的成績,這是台灣史無前例的榮耀,我自己也感到欣喜若狂。我想是因為在世新大學的訓練,許多知識涵養皆已內化,因此面對大型比賽,我也能展現出自己最好一面。
Q4:你的同學大多具有那些特質?
A4:我的同學們大多對聲音很敏感,不同的聲調或是音樂,一下子就能辨識不同。除了聽覺之外,口語表達能力也很重要,不僅要會講話,也要敢講話,對自己的說話有自信。
傳播學院有許多動手做的機會,同學們都相當有創意,隨時迸發新想法,甚至有點古靈精怪,而為了讓每個作品更趨近完美,傳播人的心胸必須要開闊,懂得接納不同意見,並樂於接受新資訊,以此提高作品水準。
【快速了解大眾傳播學群】
學生特質:
對事物抱有好奇心,喜歡探索世界,關心公共事務,擁有利他的心,希望能靠己之力改變社會。對人文科學有興趣,喜歡閱讀不同學門的書籍,如文學和歷史等。有勇氣挑戰自己,喜歡與人相處。
畢業出路:
記者、編輯、攝影、廣告企劃、廣播電視製作人、表演工作者、公關、行銷企劃人員、導演。
相關領域代表企業(組織):
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壹傳媒有限公司、中央廣播電台、世紀奧美公關顧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