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洗手作羹湯的不一定是女性。男性下廚做飯,也已成新潮流。
家住台北永春捷運站附近的陳洲任,從2014年初走入廚房,邁向「煮夫」生活,經常做晚飯給家人吃。愈煮愈有心得,5月份起更有規律、幾乎天天開伙,還為讀國中的兒子帶便當,用廚藝展現父愛。
打開陳洲任的手機相簿,記錄許多他掌廚的菜色,相簿名稱就打上「大叔便當」。
除了一般家常菜,紅燒牛肉、芹菜炒豆乾、滷豆腐、香菇炒高麗菜,還有不少菜餚頗具餐廳賣相。包括歐風咖哩牛肉、烤馬鈴薯、杏鮑菇炒青花菜……,光看照片就讓人想流口水。
每天他將料理照片分享到臉書,總會吸引許多朋友按讚,大家很驚訝他這麼會做飯,紛紛索取食譜,還有人想預約品嘗。半個月前,朋友辦喬遷派對,陳洲任就在朋友新居煮了一桌菜和好友共享。
食安風暴後重新下廚
陳洲任畢業於台大農業化學系農產製造組,食品生化、微生物相關知識的背景,讓他在食材、料理研究打下基礎。加上媽媽有著能做辦桌菜的好手藝,令他從小對料理略懂一二。
到耶魯大學攻讀環境研究所時,學校宿舍共用廚房常看到室友動手做飯,有次看學弟做起士蛋糕,發現沒有想像困難,從沒下廚經驗的他,開始嘗試自煮。
從台灣帶滷包去滷肉、煮牛肉麵、做炸醬,有次想吃炒米粉,打電話回台灣問媽媽怎麼做,甚至為了煮燒酒雞,開兩小時車去紐約買台灣製的紅標米酒。等到踏入職場、結婚、有了小孩,受工作影響,2011~2013年還曾單身赴任香港兩、三年,幾乎很少下廚。
2013年底回到台北,目前擔任陽光樂活全球公司總經理,每天平均6點多可下班。碰上食安風暴接連不斷,擔心小孩外食危機,多種因素下,讓他恢復了煮夫身分。
陳洲任的個性是要做就要做好。以前廚房很小,年初時重新改裝廚房,花10多萬元找師傅重設系統櫃,增加實用空間和便利性,也添購烤箱。太太賴慈芸形容,從此廚房宛如陳洲任的小天地,「變成爸爸在管的。」
從一週煮1、2天到挑戰5天、天天幫小孩帶便當。而且料理不重複。
週一牛肉咖哩、週二帕馬森起司檸檬胡椒烤雞腿排、週三可樂肋排、週四藥燉牛肉、週五青醬烤鮭魚排。兒子有天回家後,轉述同學的問話:「你爸是廚師嗎?」讓陳洲任超有成就感。
不用料理包 每道菜都從頭做起
陳洲任還添購不少工具,被他暱稱為「神器」。像是磨薑蒜、剝玉米粒、刮檸檬皮各有道具,油炸溫度計、烤箱裡也有專屬溫度計。他說料理本來就很科學,像在實驗室,講求精準,「食譜教你薑要用磨的,你若用切的,效果就不一樣,煮出來味道就不到位。」
例如近來很夯的鑄鐵鍋,2014年6月夫妻倆到法國時,也扛了一個回來。家裡還有PIZZA專用烤盤。賴慈芸透露,最近幾趟出國幾乎都在買食材和廚具,正在計畫一趟日本行,兩人已開始做功課要考察廚具購買清單。
陳洲任更重視食材的新鮮度,不怕花錢買好材料。過去習慣到賣場,一次買很多蔬果肉類,但現在夫妻倆開始走入住家附近的傳統市場,購買少量、多變化、又是當季的食材。
上班族會煩惱每天下班回家沒時間煮菜。他的方法就是在假日處理較費時的菜餚,例如要燉三小時的紅酒牛肉。有些假日先煮好冰起來,週間就能當成便當菜色。
他也排斥使用罐頭、現成的料理包,強調從原料開始就自己煮。例如不用咖哩塊煮牛肉咖哩,而是從炒半小時洋蔥開始,牛肉煎過,用自己熬的高湯加蘋果泥,燉煮兩小時。
這段時間自己做飯的額外好處是,陳洲任近半年瘦5、6公斤。因為食材、調味、份量是自己掌控,減少外食太過油膩、來路不明的添加物,吃得比以前健康,自然讓體重下降了。
但壞處是現在去外面吃飯,很容易踩到地雷。上週去台灣大學附近吃咖哩飯,夫妻倆誇張形容難吃到差點想跳樓,沒吃幾口就結帳走人。對食材新鮮真滋味的要求,已經「回不去了」。
外食不安全的年代,自己晚餐自己煮,不僅安心美味,更能嘗到家人愛心下廚的溫暖。爸媽下班回家做晚飯值得好好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