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會預估2025年,台灣每五人將有一位是老人!老人照護相關產業,已確定是未來新顯學。因應高齡社會崛起的各種銀髮族生活服務和醫療照顧需求,國內各大學也觀察到專業人力需求將大增,開始培育相關人才。
除了外界較為熟知的護理和醫學科系外,年長者其實也很需要生活面的照顧,使得老人照顧系、老人福利與事業系、老人服務事業管理學系等,紛紛成為潛力科系。
長照科系學生 6年變3倍
根據102學年度統計,長期照顧相關科系現況,全台共有29所大專校院、35個相關科系、5個研究所,學生人數達5432人。和96學年度的1621人相比,現在是6年前學生數的3.35倍。「一般人會把長期照顧和醫療混淆,但長照關懷的是長者的日常生活,」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系主任張佳琪說明,舉凡生活中的食衣住行,長者都有被服務的需要,凸顯出老年照顧的人力需求比想像中還要大。
以前很多系上學生會雙主修護理系,畢業後出路多一個機會,但隨著政府對老人相關照顧的政策陸續出爐,高齡產業發展愈來愈多,「學生知道把系上課程修好,就業機會不用愁,很多單位都搶著要!」她說。現在幾乎每年張佳琪都會接到老人養護機構的電話,每家都希望她能帶學生去實習,或是直接找畢業生面試,可見缺人孔急。
北醫大〉健康管理為主軸
觀察高齡相關科系的濫觴與改變,台北醫學大學是指標之一。2007年,北醫首創高教體系之先,成立老人護理暨管理學系。102學年起更名為「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將定位重新調整為服務健康長者、強調健康促進及老人產業發展的目標。
課程有基本的老人學、護理學、疾病營養學等,還包含老人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高齡者諮商與生涯規劃、高齡者事業經營與開發等,十分全面。在大二、大三的服務學習課程,會安排學生分組探訪社區獨居老人,讓學生實際接觸長者,親身觀察、了解他們的需要。張佳琪說,年輕學生從尊重長輩開始,體認長輩身體上的不方便以及渴望陪伴的心理。
課程也會和校內進修推廣部辦理的樂齡大學結合,讓大學生和樂齡的阿公阿嬤一起上課,由大學生教長輩使用電腦。配合高齡產業趨勢,北醫大103學年度還要成立長期照顧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強調老人服務產業的高階管理人才養成。
實踐大學〉重視全面生活照料
同樣在北部,前身為家政專科學校的實踐大學,同樣以民生為出發點,環繞在老年的生活照料。設有老人學學分學程、樂齡幸福保障學分學程、銀髮族全人照顧就業學程、高齡家庭服務事業碩士在職專班和老人生活保健研究中心。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舉例,99學年度,實踐就開辦銀髮族全人照顧就業學程,旨在培育老人照顧專業人力,協助學生了解國內外銀髮產業趨勢。職涯發展分三大領域,可走老人社工、老人家庭和老人營養。畢業後可進入老人福利機構、長期照顧機構、社區服務組織、老人相關NGO組織、政府單位、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等單位,路徑多樣。
技職專科〉強調實習經驗
至於技職和專科院校,相關科系發展更是蓬勃。設有老人照護類科的學校就不少。例如台中科大、明新科大、嘉南藥理科大、育英醫護管理專科、崇仁醫護管理專科的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科系、中華醫事科大的長期照顧系、育達科大和台北海洋技術學院的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 不論是高教或技職,這類科系均重視實習。輔英科技大學老人長期照顧學位學程主任李昭螢就說,實習前後,學生的敬業態度有明顯進步,「連上課表情都不一樣。」
6月30日這天,多數大學生已開始享受暑假,一群輔英科大高齡健康管理系的學生正準備到老人福利機構實習。學生們一早就到信義醫療財團法人高雄基督教醫院報到,從認識環境開始,熟悉每層住房的設施、居住老人的身體狀況。要學會量血壓血糖、換藥、餵食照顧、鼻胃管和導尿管等管類照顧,偶爾也帶長輩做簡單的律動。
高雄基督教醫院的護理長朱雪峰觀察,除了護理性的照顧,多數老年人更喜歡的是年輕學生的陪伴,因此多讓實習的學生和長輩接觸,雙方都能受益。
弘光科大〉畢業前考取照服員證照
位於台中的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事業系成立於2006年,教學跨足社工領域和老人事業經營,提供學生雙重就業方向。弘光科大老人福利與事業系副教授林佳靜透露,近年很多科系招不滿新生,但他們系上招收日間部兩班、進修部一班,招生報到率幾乎都是100%,顯示科系具競爭力。104學年還要設立研究所,是台灣技職系統第一個老人相關研究所。
學生背景自於高職幼保、護理、家政、餐旅、及商業類科等,不同專業正好符合長者全面生活照料的需要。與其他學校相似科系最大的不同,弘光科大老人福利與事業系的畢業門檻,需考取行政院勞動部的照顧服務員單一級證照,連英文和資訊能力都設有畢業門檻。
為加深學生的職場競爭力,以往學生只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到校外機構實習兩個月,103學年度起將實習延長為一學期,還特別選在大四下學期。「學生實習完,表現好就有機會直接留下就業,」林佳靜說。
課程也重視讓學生認識老人身心輔導與融入社會特質。系上的團體工作教室,長達3~4公尺投影幕,方便從事情境教學。走上頂樓,還有一整片綠色空間,種滿花草與盆栽,提供園藝治療與悲傷輔導的實作場域。高齡者體驗教室讓學生體會老人階段身體器官與生理發展逐漸衰退之老化現象,環境更布置成長者的生活空間。模擬居家場景,病床、輔具、浴室等,一應俱全。
弘光科大老人福利與事業系系主任黃玟娟更預測,由於政府正積極規劃長期照顧保險制度,可望2016年正式實施,預料將使得相關領域的服務需求與服務模式更往上攀升。科系教學將朝多樣化而發展,創造全方位服務。
隨著時代演變,未來的高齡相關科系將結合護理、營養、健康管理、運動休閒系,銀髮產業管理、銀髮觀光休閒、美容福祉學程等,涵蓋食、衣、住、行、醫、樂(休閒)、美(心靈),有機會成為學校教育中的新顯學。
畢業出路廣 社工、服務督導員都是選項
不過,儘管學校端已開始培育高齡照護人才,但多年下來,長照產業始終人力嚴重短缺。依照教育部統計,101學年度有1262名長照科系畢業生,但只有38.2%從事長照相關工作,61.8%轉進入其他領域。分析原因,職場條件不佳、社會觀感和來自家人壓力,都是阻礙。
弘光科大老人福利與事業系林佳靜坦言,不少家長聽到孩子讀完大學四年,卻要去當照顧服務員,都以為是要去做「把屎把尿」的看護工而反對。
其實這是對老人服務科系的誤解。如今,人才的出路不只局限照顧服務員,還可從事老人社工、老人生活輔導人員、老人活動企劃人員、居家照顧服務督導、甚至是老人福利機構管理者等。
「照服員只是選項之一,不是唯一出路,」林佳靜說,他自己帶過的學生,51位進職場後,僅2位在當照服員。其餘五成從事包含社工、銀髮族輔具銷售等。職場勞動條件不佳是另一阻力。市場上缺乏穩定薪酬,有些是以時薪計算,加上工時高,部分派遣照顧服務員12小時薪資約1000~1200元,也造成年輕一代投入意願低。
輔英科大老人長期照顧學位學程主任李昭螢建議,現有的照服員證照只有單一級,應增設進階證照。未來更應該思考加設照顧管理師或其他證照,拉高專業地位。以後聽到學生就讀老人服務和長照科系,別以為只是「看護工」,而是涵蓋「食衣住行醫樂美」各層面。有他們的專業,能讓長者活得更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