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震旦集團藉上海世博,翻新企業形象

《遠見》「台灣企業創新力」網路最佳人氣獎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2-02-01

瀏覽數 17,250+

震旦集團藉上海世博,翻新企業形象
 

本文出自 2012 / 2月號雜誌 72萬人減重奇蹟

由《遠見》雜誌舉辦的第一屆「台灣企業創新力」選拔,2011年12月起開放各界上網(www.gvm.com.tw/event/2011_innovation)瀏覽28家入圍企業的創新故事,並經由社群網站Facebook,票選最佳創新企業。

經過半個月的激烈角逐,最後由囊括1016票的「震旦集團」,榮獲本屆「最佳人氣獎」。

成立近半世紀的震旦,從代理日本打卡鐘、打字機起家,旗下事業涵蓋辦公自動化設備(OA)、家具、電子通訊等領域,產品外銷全球50多國,在國內OA市場享有逾四成市占率,目前還是大陸唯一的華人OA品牌。

能脫穎而出,除了網友支持外,內部同仁的支持也很重要。在網友一人只有一票的投票期間,震旦行銷組總監王玉治熱情邀請同仁上網參與,參考別家企業的創新方案,也支持自家企業。

事實上,這幾年正是震旦積極創新的轉型時刻,讓外界感受到這家老牌企業的轉變。 過去,它的形象非常低調、老成,甚至被以為是日商公司。現在,創新卻成為震旦充實品牌內涵、並提升軟實力的推動引擎。

逆勢做品牌 進世博打知名度

2009年,是台灣受金融海嘯影響最大的一年,許多企業都在那時跌落谷底,震旦也不例外。

由於景氣驟降,許多客戶對事務機、家具等辦公設備的購置相對保守,不但不更新機具,對影印、紙張等庶務費的控管也更嚴格,連最穩定的公家採購市場,也掀起一股低價競爭風。那年,震旦兩岸合計營收減少5%,創下近幾年的低點。

目前擔任行銷組資深總監的蔡坤明,已是23年的老震旦人,坐在位於信義路口的辦公室回想,比起其他同業的巨幅衰退,震旦那時受傷還算小,因為有60%~70%是簽長約的老客戶,不會輕易替換廠商,就算不換機,還是有耗材跟維修的需求。

在景氣差時,震旦竟還大膽投資,不斷強化品牌行銷與設計,更砸下重金,成為世博會160年歷史裡首家建館參展的台灣企業!

2010年5月,上海世博會盛大開幕,震旦便以「中華玉文化」為題參展,成為18家僅有的企業館之一,期間共吸引逾220萬參觀人潮,無論對企業形象或品牌知名度,都有極大加分。

如何擠下許多更具規模或資金的企業,拿下世博參展權?蔡坤明分析,除長年耕耘大陸、並在上海經營許久之外,「跟展出的主題也有關,」因為玉器文化正好符合大陸政府亟欲宣揚的傳統文化,而非只一味地宣傳產品,或僅強調科技硬體。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合體做通路 藉文化添軟實力

參展世博之餘,震旦也不斷強化設計與服務,並以中華文化作為涵養品牌的養分。

這幾年,震旦產品屢獲肯定,接連斬獲iF設計中國獎、創新設計紅星獎、上海名牌等獎項,在市調機構J.D.POWER的「大陸市場複合機顧客滿意度」調查,也拿下第一。

為加速開拓對岸市場,震旦還在景氣低迷時加速拓點,除既有的沿海城市,還不斷拓展安徽、河南、四川、重慶等內陸版圖,目前在大陸各地布建了超過500個經銷通路。

有了世博光環加持,員工到各地出差時,只要秀出名片上的世博logo,對方就會留下深刻印象。對人力需求孔急的通路事業,更有吸引人才的效果。

至於產品方面,除了硬體,震旦還自行開發一系列的文件管理、圖文整合、ERP(企業資源規畫)等系統軟體,提供更客製化、軟硬兼施的完整服務,藉此增加客戶的黏著度與經營利潤。

接連不斷的創新,果然讓震旦營運回穩,2010年營收立刻反彈回升12%,EPS(每股盈餘)更從2008年的1.8元,拉高至2010年的2.4元。縱使近來景氣趨緩,但2011年營收依舊成長3%,預計全年EPS有3.6元的水準。

事實上,辦公設備市場未來勢必得面臨傳統印刷需求下降、無紙化作業、科技工具演變、甚至是工作形態的轉變等各種挑戰,震旦的確有加速跨界創新、提升品牌識別度的必要。

最近,震旦便將換上新的企業識別符號,並推出企業公仔「旦寶」,取代以往只有紅底、漢字的刻板logo。過去各事業體分流的客服中心,也將整合為一,要對外界營造一致的品牌形象,主管團隊還組成「經營策略組」,負責規劃長期的創新策略。

蔡坤明解釋,雖然震旦賣的是硬梆梆的辦公產品,但從開發軟體、強化服務與設計、到以文化充實品牌等一系列動作,都是為了增加「軟實力」,讓消費大眾記得這個品牌。

的確,在創新制勝的產業競爭洪流中,任何公司都要有震旦這種改頭換面的決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